亓曉玲
【摘要】關于國家政體的構建與公民權利問題,從古至今的許多哲學家、法學家一直不斷地研究,本文將從亞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的觀點出發(fā),探討不同時期下關于對政制的構想及對公民權利的要求。
【關鍵詞】政制構建 公民權利
一、關于政制的構想
亞里士多德被稱為第一位政治科學家,首先,他關于政制的設計是基于人類共同體的論斷。他理論的出發(fā)點便是人類出于自然的本性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大群體,出于共同的目的為城邦而奮斗,城邦事務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善即最高目的。其次,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三種基本的政制形式,分別是君主制、貴族制與和共和制,以及三種形式的變體僭主制、寡頭制和民主制。那么怎樣區(qū)分好壞政制呢?他認為“如果是面對一個人、少數(shù)人或者是多數(shù)人的私人利益的政體,肯定是壞的政體。他認為考慮公共利益的政體才是好政體,因此亞里士多德認同民主制。
霍布斯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不同的。首先,他反對亞里士多德關于人們自然參與政治生活,根據(jù)直接共同體的意見制定法律來管理群體的觀點?;舨妓箤懙馈叭后w縱使再大,如果群體的行動都根據(jù)個人的判斷和個人的欲望來指導,那就不能期待這種群體能對外抵御共同的敵人和對內制止人們之間的侵害?!逼浯?,他提出基于代議制的主權者理論。主權者可由一人行使,也可由一群人組成的集體行使,因為如果不使主權者來保障人的安全、生命,那么,大家的信約就得不到實現(xiàn)。如霍布斯所言“每個人都承認授權于如此承當本身人格的人在有關公共和平與安全方面所采取的任何行為”。一旦權利把權利交給了主權者,就不能再反悔,主權者也不能違背這個約定。如果這個人開始同意后來違背或者是直接不同意,那么其他的人都可以殺了他。只有這樣的主權者,才能夠結束那種人人都去爭搶所有東西的混亂戰(zhàn)爭狀態(tài)。第三,霍布斯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就是說君權是上帝授予來的。最后,他反亞里士多德那種天生的、自然的追求政治思想,反對自然決定一切的理論,而是認為要通過觀察事物、探究事物后得出的結論。
洛克寫道“通過社會契約所建立的公民社會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并補救自然狀態(tài)下的種種不方便?!钡谝唬煌饣舨妓棺匀粻顟B(tài)是恐懼、暴力的說法。自然狀態(tài)下的人是自由的、平等的,只是需要一個裁判者來裁判人們的生活或是對裁判的結果去執(zhí)行。第二,他提出了同意學說,就是說通過每個人同意使得政府變得合法,然后由政府保護人民權利。而且他覺得政府要多多保護個人的財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是非常必要的。第三,洛克反對霍布斯過分強調主權者權力,他告訴我們專制權力是可怕的,專制權力可以隨意剝奪人的生命,在專制的環(huán)境下,我們更不能得到安全。洛克希望政府的權力有所控制,比如說洛克論述的立法權,不應該是某一個人的獨斷立法,而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政府擁有的這個權力,是人民給他的。最后,洛克也像亞里士多德一樣,把政權的組織形式分為三種,他是支持民主制的,但對政制的形式就沒有具體的論述,大概洛克認為所有對社會好的民主形式都可以拿來用。
關于政制的發(fā)展,我覺得不可能每個人都像亞里士多德一樣,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以此達到共同的目的。霍布斯為人們提供了國家概念,在走向現(xiàn)代化進程前進,但他所認為的戰(zhàn)爭狀態(tài)恐怕我們都很難認同,絕對的主權者權力也會讓人害怕;洛克所構想的契約政府在人民之中,霍布斯主權者是人民之外的人。洛克告訴我們是國家應該是民主的,他把我們從君權神授的思想中拉出來,去建立一個有限的政府。
二、關于公民權利
亞里士多德認為公民是要為城邦服務的。一方面,公民有決定城邦事務的權利,通過公民大會多數(shù)人決定。另一方面,公民也具有立法的權利,亞里士多德是崇尚法律的,他寫道“法律即是摒絕了欲望的理智,法制遠比人治好得多?!背前钸\用法律來統(tǒng)治,公民自然有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也有參與法律制定的權利。而且,亞里士多德承認奴隸制,認為奴隸制就是自然的,奴隸是主人的,人是可以有奴隸的。這種不平等條件下,奴隸絕對不會擁有公民權利。
再看霍布斯,他批判古人像亞里士多德那種把城邦的自由說成是個人的自由。第一,他認為,這個自由在于我們讓渡給主權者的權利,我們有一部分的權力授予給了主權者,對這部分權力內容,我們必須服從主權者的命令,主權者的權力是不容置疑的,人們沒有這個權利。其次,主權者要根據(jù)法律來治理,制定法律的權利者是主權者,公民沒有這個權利;最后,我們還有一些不能轉讓的權利,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在主權者、在法律的控制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屬于自己的權利,比如說主權者毫無緣由命令你去自殺,那我們就有權利去拒絕。
洛克眼下的公民權利更進一步發(fā)展了,第一,洛克認為勞動是最有價值的,人的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這突破了古代的傳統(tǒng),像亞里士多德,他認為只有政治是至高無上的,沒有講到經(jīng)濟的重要,洛克卻非常重視經(jīng)濟層面,而且政府也要保護人們私有財產(chǎn)權利;其次,洛克把國家最高權力歸屬于人民,洛克是民主的代表,如果一些人想要侵害人們安全、生命,法律的規(guī)定使他們不能得逞,侵害行為將會得到控制。因為人民有反抗的權利,有革命的權利。
關于公民權利,亞里士多德美好的設計,展現(xiàn)了古代社會基于自然的權利追求,但現(xiàn)在看來,他所主張的奴隸制肯定不符合時代人群的發(fā)展,奴隸制早已被社會淘汰;霍布斯似乎也主張人民的部分權利,但他主權者權利的過于強大未必能使公民權利會實現(xiàn)。洛克的思想發(fā)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對于自由平等的追求,讓我們看到現(xiàn)代民主國家的雛形。
參考文獻:
[1]霍布斯著,黎思復、黎廷弼譯.利維坦[M].商務印書館,1986.
[2]洛克著,葉啟芳、瞿菊農(nóng)譯.政府論[M].商務印書館,1987.
[3]亞里士多德著,吳壽彭譯.政治學[M].商務印書館,1983.
[4]史蒂芬.斯密什著,賀晴川譯.[M].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