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霞
溫度對蔬菜栽培的影響
吳紅霞
溫度是反季節(jié)蔬菜管理中既簡單而又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蔬菜能夠正常生長,在遭遇溫度逆境時(高溫、低溫),蔬菜表現(xiàn)異常。然而,有時為了提高蔬菜的抗性,須人為創(chuàng)造一定的短時的逆境,這是為了培育壯棵而采取的一定的措施。在蔬菜管理中,氣溫、地溫、水溫等溫度對其影響較大。
在所有環(huán)境條件中,蔬菜生長發(fā)育對溫度的反應最為敏感。每種蔬菜生長發(fā)育對溫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都有各自的溫度“三基點”,即最低、最適及最高溫度。在最適溫度范圍內(nèi),蔬菜植株的同化作用旺盛,生長良好,能獲得較高的產(chǎn)量。超出了最高或最低溫的范圍,生命活動就會停止,甚至全株死亡。
1、保持適宜的氣溫
一般來說,15-32℃是大多數(shù)蔬菜正常生長的溫度,低于13℃或者高于35℃則會引起蔬菜異常生長,對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不利。其中,茄果類蔬菜及黃瓜等生長的適溫為20-28℃,低于13℃會引起落花,高于35℃則會導致生長失衡和結實不良。有些瓜類蔬菜比較耐熱,如甜瓜、西瓜、苦瓜等在30℃時生長良好,有時達到35-40℃時仍能正常生長。而葉菜類耐低溫,在17-20℃時生長良好,能耐短期零下1-3℃低溫。
了解不同蔬菜生長的適宜溫度,在保護地栽培時就要始終保持其溫度為最佳狀態(tài),夏季高溫強光,棚室內(nèi)的溫度通常會達到32℃以上,因此要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遮光降溫,將白天的溫度控制在32℃左右,如果太高則會引起徒長、花芽分化不良等,從而不利于培育壯棵和開花坐果。冬季低溫弱光,棚內(nèi)夜溫通常難以保持,因此在冬季要做好保溫取暖工作,將設施內(nèi)的夜溫保持在15℃左右。
2、保持一定的溫差
在蔬菜栽培上,保持適宜的溫度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有一定的溫差。即白天保持適宜的光合溫度有利于養(yǎng)分的制造和積累,夜間保持適宜的溫度利于養(yǎng)分的分解和運輸,一般晝夜溫差保持在10-12℃左右即可。然而這樣的晝夜溫差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jù)天氣情況進行靈活的調(diào)整,一般白天的溫度比較好控制,而夜溫有時難控,有的菜農(nóng)不是控制的太高,就是控制地太低。相對而言,在光照充足時,晝夜溫差要拉大一些,即夜溫要控制地低一些,在陰天時,晝夜溫差要小一些,但夜溫不能太高。保持一定的溫差,不僅有利于培育壯苗,更利于開花結實和果實膨大。
3、減少溫度逆境脅迫
蔬菜生產(chǎn)中的溫度脅迫主要有低溫和高溫逆境。寒害和凍害分別是冰點以上和冰點以下低溫逆境對蔬菜植株的危害,輕則引起植株生長遲緩或停止,重則致其死亡。蔬菜的種類不同,細胞液的濃度也不同。如有的葉菜類蔬菜的細胞液濃度很高,結冰的溫度很低,因此非常耐寒。甚至同一種蔬菜在不同的生長季節(jié)及栽培條件下,細胞液的濃度也不同,因而抗寒性也不同。低溫鍛煉、減少水分供應等能增加細胞液的濃度,降低冰點,從而提高耐寒性。
高溫障礙是與強光及急劇的蒸騰相結合而引起的。高溫致使細胞膜脂過氧化、酶活性改變、細胞失水和蛋白質(zhì)凝固,從而影響蔬菜的生長。高溫障礙會導致果實“日灼”、落花落果、雄性不育、生長瘦弱等。如番茄在開花初期遇到高溫(40℃以上),若高溫是短期的(1小時以內(nèi)),對產(chǎn)量影響不大,但如果持續(xù)10小時以上,就會大大降低坐果率。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減產(chǎn)的程度就越明顯。
蔬菜生長、光合作用都需要在適宜的溫度范圍之內(nèi)進行,根系的生長也不例外,大多數(shù)蔬菜的根系喜歡的土壤溫度在20℃-22℃左右。土壤溫度過低容易導致根系生長受到抑制,根系短而弱,形不成壯棵,而土壤溫度過高如達到25℃以上,根系的呼吸效率增加,極易出現(xiàn)根系早衰的情況,最終導致植株早衰。所以無論蔬菜處于哪一階段的生長時期,都需要保證土壤溫度在適宜根系生長的范圍內(nèi)。就夏季而言,土壤溫度過高是抑制根系生長的大敵,除了在棚面覆蓋遮陽網(wǎng)避免土壤吸收過多的紅外熱量以外,還可以通過溜小水、降低氣溫等措施來達到降低土壤溫度。而在冬季,提高地溫是保證根系生長的關鍵,一般來說,白天的土壤溫度要比氣溫低2-3℃,而夜間土壤溫度要高于氣溫3-5℃。即在冬季低溫季節(jié)棚室內(nèi)的氣溫最好不要低于13℃,否則土壤會快速彌補氣溫的降低而導致地溫降低的情況。如在低溫季節(jié)定植時,為了創(chuàng)造根系適宜的溫度,應采取先澆水提溫,后定植的方式。即在定植之前澆水,短時間內(nèi)地溫會降低,但受2-3天陽光照射以后,地溫就會提高上來,此時定植最為合適。在生長季節(jié)澆水要縮小土壤溫度與水溫的溫差,否則會因為溫差過大而造成傷根。
總的來說,水溫對保護地蔬菜栽培影響不大,影響最大的主要表現(xiàn)在水溫和地溫的溫差控制上。對于水溫要一分為二來看,一是若采用地下水澆灌,100米左右的水溫一般是15-17℃,冬季溫度低,從地下到達棚內(nèi)水溫會降低1-2℃。比如在夏季或冬季白天正午澆水,土壤溫度往往在25℃左右,有時會更高,此時澆水勢必會損傷根系,不利于培育壯棵。二是若采用地表水澆灌,在夏季溫度一般適宜,而在冬季則水溫往往低于5℃。直接澆灌會導致土壤溫度突然降低,不僅對于根系生長不利,同時對土壤中的各種生物活動都會產(chǎn)生影響。
(作者單位:棗強縣農(nóng)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