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麥家:父子之戰(zhàn)唯有忍耐
作為首位登上《朗讀者》的作家、“中國諜戰(zhàn)小說之父”麥家在節(jié)目中朗讀了一封從未公開發(fā)表過的信件,引得大量網(wǎng)友討論。在節(jié)目播出后,這封《致信兒子》引發(fā)了觀眾和網(wǎng)友的熱烈討論,這封被稱作“2017最美家書”的信件在微博和微信中被廣泛轉發(fā)。
近日,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播出了第三期。在這期以“選擇”作為主題的節(jié)目中,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朗誦了寫給兒子麥恩的家書。節(jié)目播出后,這封信被觀眾和網(wǎng)友稱作“2017最美家書”。曾經(jīng)叛逆的麥家,如今面對叛逆的兒子,選擇了理解和寬容?!昂芏嗳说那啻浩诙加信涯骐y弄的一面,面對這種有問題的青春,父母應該怎么辦?是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忍耐還是放任?”節(jié)目中,麥家以父親的身份,分享了自己與兒子的點滴。
作為中國最有商業(yè)價值的傳統(tǒng)文學作家,麥家曾憑借諜戰(zhàn)小說《暗算》摘得中國傳統(tǒng)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風聲》《解密》等一系列作品創(chuàng)造了一個屬于諜戰(zhàn)小說的輝煌時代?!都~約時報》稱贊麥家脫離了數(shù)十年來“西方看中國作家”的傳統(tǒng)模式,而《泰晤士文學增刊》曾評論麥家稱:“新世紀以來中國文壇崛起的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麥家?!?/p>
因為在文壇收獲了眾多的讀者,“麥家”及其作品,自然也成為了當代文壇炙手可熱的大IP——他的每一部作品均都被改編成影視劇,《風聲》《解密》更是一度掀起中國當代諜戰(zhàn)影視的狂潮。雖然麥家憑借作品在業(yè)界和讀者群中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調(diào)內(nèi)斂,極少在公眾面前講述自己的個人生活。此次,在《朗讀者》節(jié)目中,麥家是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與兒子的父子故事?!皟鹤?,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在我萬里之外,我則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們太小了,但我們不甘于小,我們要超過地球,所以你出發(fā)了。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為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作準備;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遠……”《致信兒子》是一封麥家寫給遠在美國留學的兒子的信件,字里行間,不但有麥家對兒子的叮嚀囑咐,有對生活感悟的分享、對人生的探討,也有不吝表達的切切愛子之心。
麥家說他之所以參加《朗讀者》這個節(jié)目是因為看了第一期以后,聞到了它的氣息,這是一個在泛娛樂時代反時尚的節(jié)目,“我們現(xiàn)在就是缺少這樣的節(jié)目。大家一窩蜂地去做娛樂節(jié)目,而且是一種非常簡單的逗你笑,讓人變得越來越簡單,這個不應該成為我們那么多導演、那么多編劇的一種追求?!独首x者》這個節(jié)目你可以感覺到它在向經(jīng)典致敬,有種莊重性,我們需要這些東西?!丙溂艺J為《朗讀者》的特點就是反娛樂反時尚,這個是需要勇氣也是需要責任心的,“不管是觀眾還是朗讀者,他們的胃口都不是天生的,需要去調(diào)教。你要拿出你的一種態(tài)度出來,要相信觀眾是可以被你調(diào)教的。要對公眾有責任心,這份責任就是要愛他們,讓他們內(nèi)心變得更加健康,變得更加完善,而不是讓他們變得越來越膚淺,越來越簡單。”對于如果讓他推薦一位朋友上《朗讀者》,他會推薦誰的問題,麥家說,他會推薦莫言,“他知名度高,可以帶動這個節(jié)目的收視率,關鍵是莫言的普通話比我標準多了?!?/p>
“我兒子青春期可以說是特別的作?!丙溂抑毖?,高中開始,兒子就把自己封閉了起來,3年全部待在家里。對于兒子,麥家無數(shù)次想放棄,但是最后又無可奈何?!拔覀兪冀K不放棄,每天把老師請到家里來,但很多老師上了幾天后就勸我還是算了。”好在,麥家一直未停止對兒子的陪伴,“年輕人,或者說青春期就是一個危險,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鮮花。我們作為長輩,只有一種選擇,幫助他變成一朵花,抹平堅韌的地方。幫助他度過最搖擺不定、定時炸彈的這樣一個階段?!?/p>
不過麥家也感嘆,自己對兒子的守護其實是在還債。麥家曾經(jīng)給去世多年的父親寫過一封信,信中透露年少時期的麥家非常叛逆,因為父親的毒打,導致對父親長達幾十年的憎恨。17歲時離家,也是故意想離開,到離父親更遠的地方,并且從來不給父親寫信。整整十多年,麥家寫信的抬頭只寫母親,不寫父親。在35歲之前,麥家一直把父親當仇人看待。站在《朗讀者》的舞臺上,麥家表示,他之所以愿意陪伴和理解兒子,就是不愿意再重復之前的父與子的矛盾。他回憶,有一次兒子和同學打架,老師把麥家叫到學校,麥家甩手就是一巴掌,兒子的鼻血頓時流了出來。接下來幾天,麥恩都不理麥家。那段時間,麥家突然覺得對不起父親:“兒子才幾天不理我,我就難以忍受。這么多年,父親是怎么過來的?”
好在最終,麥家的守護有了回報。臨近高考,麥恩看到小伙伴們都開始努力讀書,突然意識到和朋友們的差距。當有一天兒子告訴麥家,自己被一所大學錄取了,麥家一度完全不信,經(jīng)過確認才喜出望外。兒子即將遠行,麥家把囑托寫進信里,“從此沒有了免費廚師、采購員、保潔員、鬧鐘、司機、心理醫(yī)生,你的父母變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機、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勞,餓了要自己下廚,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淚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尋醫(yī)生?!?/p>
他把這封信和另外的2000美元生活費一起夾進了筆記本里,放進了兒子的行李箱,覺得可能相隔幾萬里兒子再來看自己的這封信,也許會更加珍惜。后來,覺得兒子應該落地到家了,麥家才忐忑地發(fā)了一條微信問,“有沒有找到錢?”兒子說“有?!备袅嗽S久,他又小心翼翼地問,“還看到別的嗎?”麥家盯著手機,一直沒有等到兒子的回話。過了許久,兒子給他發(fā)了兩個流淚的表情。
麥家把兒子處于叛逆期的那段時間比喻成和孩子之間的一場不公平戰(zhàn)爭,“你永遠處在被動方,這個時候你只有忍耐,拿出自己的耐心。如果你有智慧,拿出你自己的智慧。如果你有朋友能夠教你幾招,可以去學幾招。
接受采訪時,麥家介紹,自己上了《朗讀者》后,收到一大堆短信,“很多人都關心我是怎么幫助孩子走出困境的。說句老實話,我是只能幫助了自己,幫助不了他。因為很長一段時間,我說的話,他都不聽。那么這個問題就變成了,我是怎么去度過這段時間的?我有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就是你當好旁觀者,你看著他在干什么,你看著他,你阻止不了他,但你還是守望著他,你就做一個麥田守望者?!丙溂腋袊@,“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戰(zhàn)爭,其實是一場不公平的戰(zhàn)爭,你永遠是處在被動方。這個時候你只有忍耐。有教育專家跟我說,至少有70%叛逆的孩子只要青春期沒有被人帶壞,最后還是要回頭,因為沒有一個人永遠會造反下去。我的辦法就是把問題交給時間,要有耐心?!?/p>
據(jù)中新網(wǎng)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