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可欣
截至2016年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7.31億,其中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6.95億,占比達95.1%。截至2016年底,微博月活躍用戶全年凈增長7700萬,增至3.13億[1]。由于及時性、分享性、公開性等優(yōu)勢,微博已成為了網絡輿論和信息的重要平臺,也是引發(fā)和加強網絡輿論群體極化現象的重要載體。
《網絡共和國》一書中,凱斯?桑斯坦給出了 “群體極化”的解釋:團隊成員一開始即有某種偏向,在商議之后,人們朝著偏向的方向繼續(xù)移動,最后形成極端的觀點。[2]
如今新媒體環(huán)境下,有各種各樣的網絡載體,而在W明星事件中,微博發(fā)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微博是一種可發(fā)布即時信息的系統,它為人們提供了發(fā)布、共享、討論、評論信息的公共平臺。微博的基本功能如轉發(fā)、評論能將每個參與者的聲音放大到整個社會空間,個人行為匯集成為一種有力度的社會性行為。而這次被推向風尖浪口的“W明星事件”輿情的艱難聳動因素就源于微博。
此次網絡群體極化事件的開端,網民紛紛微博留言來力挺W明星,更有網民對W明星妻子與經紀人進行“人肉搜索”。更有甚者,在網上進行有目的性的造謠。網絡一向是個法律的邊緣區(qū),“鍵盤俠”便躲在網絡的遮掩下大肆進行沒有考證過的“潑臟水”。利用吸引人眼球的標題和“有料”的資料引得大眾進行關注,點擊率得以持續(xù)攀升。
那么W明星離婚事件的群體極化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1.接近性
從新聞價值的角度來說,W明星離婚事件滿足了新聞價值的顯著性、接近性、趣味性、及時性等新聞價值中的接近性。W明星的一直一來憨厚的人設,讓網民們從心理上對他多了幾分接近性。
2.刻板成見
刻板成見是指“人們對特定的事物所素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點和印象,它通常伴隨著對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的感情”。 刻板成見使得人們本就根深蒂固的社會成見更是一邊倒的偏向W明星,這不光帶來了對W明星離婚事件簡單粗暴的認知,還帶來了公眾在類似事件中所累積的負面情感,疊加到W明星離婚的群體討論中。在W明星離婚事件的傳播初始,便被加入由刻板成見所帶來的強烈負面情緒中,導致W明星離婚事件傳播過程中有著濃重的道德審判色彩,輿論嚴重偏向W明星,促成群體極化現象的發(fā)生。
1.主體事實不清
時間的主角W明星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尤其是網民中具有很強號召力。在事件發(fā)生后,W明星單方面主動發(fā)布離婚聲明,悲情經歷獲得了網民的極大同情,進而獲得了一邊倒的支持和聲援。而另一方,W明星的妻子及出軌對象遭受輿論壓力后,始終躲避,未能對事件進行正面回應。這次出軌離婚事件的事實和細節(jié)未能充分揭露,這給了許多先入為主的網友很大的發(fā)揮空間。這期間網友對W明星同情支持,對另一方進行了謾罵侮辱,群體情緒宣泄過程中,滋生出許多謠言,并獲得了迅速的傳播,加劇了群體極化的程度 。
2.沉默的螺旋
所謂沉默的螺旋理論,即假定某人贊同某一觀點,若該觀點被大多數人所認同,則他會更加主動地表達和傳播該觀點;若該觀點僅被少數人所認同,則他表達和傳播該觀點的意愿將大大降低。這導致了在輿論傳播過程中,強勢觀點一方更強,弱勢一方更弱。W明星離婚事件中,也驗證了這一理論。在出軌和離婚的諸多細節(jié)并不明確時,站隊的支持W明星的聲音更大,合理質疑的聲音越發(fā)低微,事件最終發(fā)展成為一種非理性的群體化現象。
3.客觀條件:新媒體把關人缺失與即時互動性
傳統媒體中存在對信息的審核和把關的角色,而新媒體藉由互聯網技術,信息的產生、傳播和接受幾乎同步。新媒體中對信息審核把關的環(huán)節(jié)缺失,海量信息泥沙俱下,這助長了虛假信息傳播的危害。W明星離婚事件在微博等網絡平臺傳播迅速,眾多網民因為獵奇和窺探欲望參與其中,一些不理性的言論肆意蔓延,是造成此次群體極化現象的客觀條件。
由于以上種種因素,導致的網絡群體極化現象,在大多數時候對于當事人,對于社會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由于微博的匿名性,隱秘性等特征,在發(fā)生W明星離婚這樣的事件時,網民們發(fā)表言論起來相比在現實生活中,會更加大膽和偏激,一時間紛紛成為了“鍵盤俠”,站在道德高地,對當事人W明星妻子和W明星經紀人進行言語上的謾罵和攻擊??谒苎退廊耍Z言暴力對于人的傷害不可忽視。
在眾多公共事件中,我們有這樣的感受:網民們強大的搜索能力著實不容忽視?!叭巳馑阉鳌钡冉衣峨[私的現象屢見不鮮。在W明星離婚事件中,W明星妻子和W明星經紀人曾經的生活,與他們相關的人,統統都有網民扒出來,成為了W明星妻子人品有問題,有潛在出軌傾向的證據。甚至W明星妻子和W明星的住宅,房產等信息都有人扒出來。而這些從法律上來講,都是屬于當事人的隱私,應該受到法律保護。
網絡群體極化現象最終帶來的后果不會僅僅只局限于網絡上,它會蔓延到現實生活當中。當事人的現實生活會受到嚴重的影響。背上“出軌當事人”罵名的W明星妻子接下來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這次事件的影響。
網絡群體極化現象對于當事人,對于社會的穩(wěn)定,社會風氣的形成,常常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要對這種現象進行治理,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大致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使用網絡的門檻很低,大多數的網民都沒有新聞傳播專業(yè)背景,不懂網絡傳播的規(guī)律,對信息的辨別力比較弱,更不要說遵守網絡道德與法律。網民這種低媒介素養(yǎng),使得他們在接受網絡信息的過程當中,缺乏自己對問題的獨立思考與判斷,一不小心就加入了網絡極化的洪流中。因此,要想治理網絡極化現象,從受眾的角度來講,應該提升受眾的媒介素養(yǎng),幫助他們在參與網絡事件的過程中,秉承客觀公正和理性的原則,這樣才能在網絡群體極化的萌芽階段,就將其抑制住。
其實很多時候,網絡群體極化現象的形成離不開媒介的推波助瀾。在當下消費主義時代,媒介為了贏得受眾的注意,常常追逐娛樂性、低俗的內容??梢哉f,媒介也在引導著輿論的發(fā)展。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媒體的社會責任感要弱很多。因此,要想治理網絡群體極化,媒介本身要加強自律,一方面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另一方面媒介從業(yè)者也要加強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最后,整個媒體行業(yè)的道德水準也應該得到提高。
意見領袖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往往發(fā)生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受眾的低媒介素養(yǎng),使得他們在認識問題上很片面,容易受到他人影響。如果能夠培養(yǎng)一些優(yōu)質的意見領袖,在事件發(fā)生時,及時地對輿論進行疏導,將會很好地疏導網絡群體極化所產生的憤怒情緒。
一個社會要正常運轉,必須要有秩序。而法律就是維護秩序的終極武器。當前,網絡暴力泛濫,群體極化現象頻發(fā)的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我國法律監(jiān)管體系不完善,當出現相關違法問題時,沒有相關的法律可以進行制裁。因此,加快立法的進程,健全相關的網絡法律法規(guī)是現在迫在眉睫的事情。
總的來說,要緩解我國的網絡群體極化現象,需要受眾,媒介,政府等多方力量通力協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
公眾輿論在整個社會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互聯網時代,信息量極大豐富,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為了讓媒體為社會發(fā)展起到健康、積極的引導作用,盡大可能的傳播正能量,我們應該及時遏制負面信息對輿論導向的誤導。這需要我們的主管部門能夠制定相應的運行規(guī)則,需要網民中有良知有身份有言語權威的人士能及時、正確的出面引導,更需要我們每個網民都能提高自身素養(yǎng)提高自身參與水平,從自我做起為維護網絡與現實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盡自己一份力量。
[1]焦德武.試論網絡傳播中的群體極化現象[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05-108
[2]王曉慧.論網絡時代下的“沉默的螺旋”[J].今傳媒,2010(11):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