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醉酒困擾的方法,中醫(yī)穴位按摩有一定功效。
酒后不適穴位按摩能緩解
解除醉酒困擾的方法,中醫(yī)穴位按摩有一定功效。
1、風池+太陽 風池穴位于頭枕部兩條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有清肝火、平肝熄風的功效。按摩時,以兩手指羅紋面緊按風池穴,用力旋轉按揉,以有酸脹感為宜。太陽穴是常用于各種治療頭痛的“經(jīng)外奇穴”,有清熱、止頭痛的功效,位于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按摩時應稍用力,順時針按揉10~20次,再逆時針按揉10~20次。
2、合谷+太沖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l、2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有鎮(zhèn)靜止痛、通經(jīng)活絡的功效。經(jīng)常按揉對頭痛、耳聾、視力模糊、失眠等都有很好的調(diào)理保健功效。太沖穴位于足背側,在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有平肝熄風、醒腦開竅的功效,按摩時,力度應循序而進,以適度微痛為宜,切忌用力過大,4~5分鐘即可,按壓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謝。
中脘+內(nèi)關+足三里 中脘穴位于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功效,按摩時將雙掌重疊或單掌按壓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緩慢行圓周推動。
內(nèi)關穴位于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功效。拇指按揉5~10分鐘,以感覺酸麻脹感向腋窩傳導為佳。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有調(diào)理脾胃、疏風化濕的功效。拇指指腹著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chǎn)生酸麻脹痛感。
百會+四神聰+合谷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的最高點,百會穴的前、后、左、右各開1寸處共有四穴,又名四神聰穴。取穴后,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于各穴位,緩緩用力,以有酸脹感為度。合谷穴取穴、按摩方法同前。
(廣西南寧市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李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