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公
打開《慈善之?!愤@本新書,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活力四射的溫馨天地,是福建省福州市慈善10年恢宏、生動,新意頻出、亮點多多的精美畫卷。福州慈善是全國慈善的一個典范、一個縮影、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自23年前,新中國出現(xiàn)第一個以慈善會命名的慈善組織以來,慈善會在社會上、在百姓的心目中產(chǎn)生了深刻而美好的影響。近幾年來,全國各地慈善會每年的慈善募捐總量都超過30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慈善組織募捐總量的1/3以上;救助困難群體的數(shù)量、質(zhì)量和慈善會的管理水平、公信力也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提高。
自2006年成立至2016年的10年時間里,福州市慈善總會和他們的帶頭人方慶云會長先后榮獲“全國先進社會組織”“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組織)獎”“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AAAAA”、市級文明單位、“中華慈善優(yōu)秀工作者”“十大感動人物”等榮譽。10年來,福州市慈善總會在發(fā)展運作模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開辟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事業(yè)新路子。他們的成就不僅是募集了近30億元的善款,救助了近百萬的困難群眾,還在于他們在慈善文化、慈善理論、慈善管理等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的思維、實踐和成果。早在福州市慈善總會創(chuàng)立的時候,會長方慶云就創(chuàng)作了《慈善三字經(jīng)》這部至今依舊有著廣泛影響力的慈善文化作品。其后他們在多年的慈善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提高并始終堅持的慈善經(jīng)典和慈善十大理念等慈善理論不僅提高了福州市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水平,而且對促進全國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善于思考又有深厚文學功力的會長方慶云把捐贈者、慈善機構、受助者三者的關系概括為“水源(捐贈者)—渠道(慈善機構)—灌溉(受助者)”的關系。他經(jīng)常形象地比喻“捐贈是水源,慈善機構是水渠,只有水源豐富,只有水渠暢通,還得保證沒有絲毫的跑冒滴漏,干枯貧瘠的土地才能得到充足的灌溉。沒有水源,慈善機構是空的,困難群體得不到愛的滋潤。”多年來,方慶云持續(xù)關注慈善、思考慈善、實踐慈善、創(chuàng)新慈善、書寫慈善、宣傳慈善,為慈善殫精竭慮、積極奉獻。
既是慈善工作者又是作家的李玉林,到目前已經(jīng)寫作出版了22部書籍,其中專門為慈善寫作、寫慈善的就有16部。在《慈善之?!愤@部新書里,他不僅較為完整地記述了福州慈善10年的業(yè)績,還生動地介紹了會長方慶云和福州市慈善總會這個團結、務實、高效、奉獻的團隊,其中涉及的慈善工作者,既有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主任,也有年輕的剛剛步入慈善隊伍的大學生、復退軍人。李玉林用深情的筆觸描繪了他們在慈善路上能給人啟示的思考與令人稱道的作為。
許多年來,我們的慈善會之所以能取得讓社會認可、受百姓歡迎的驕人成績,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領導,離不開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也離不開我們慈善工作者的貢獻與奉獻。福州市慈善總會所取得的成績,全國各地慈善會所取得的成績,會激勵我們在慈善路上邁開更穩(wěn)健、更扎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