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取養(yǎng)老金后,就停發(fā)傷殘津貼嗎?
編輯同志:
我是一名工傷人員,2 0 0 8年3月經(jīng)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我的傷殘等級為六級。定殘之后,公司保留了與我的勞動關系,讓我退出崗位回家休養(yǎng),一直按月給我傷殘津貼,是工資的6 0%。上個月,我到了退休年齡辦理了退休手續(xù)。這個月我領到了養(yǎng)老金,而傷殘津貼卻被公司停發(fā)了。請問:公司停發(fā)我的傷殘津貼是否有依據(jù)?
讀者:龔紀遠
龔紀遠讀者:
該公司的做法是有法律依據(jù)的。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 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 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
老干部工作雖瑣碎而繁雜,但政策性很強,涉及老干部切身利益保障的大小事情都需要盡心、細心、熱心和耐心。對于我,老干部工作同時又是一個上下班沒有明確分界線的特殊崗位,忙碌成為我的工作常態(tài),如履薄冰則是我的工作心態(tài),有時你可能正在吃飯、開會或休息,老干部的一個電話就是命令,他們有可能是生病、或是摔傷急需住院,也有可能是去世后需要我們做協(xié)調(diào)工作,或是其他方面的需要。無論事情多么細小繁瑣,我總在第一時間趕到,并以積極的心態(tài),十足的熱情做好每一件事情。2008年元旦這天,清早剛起床,我就接到了縣金屬回收公司90歲離休干部鄭新民去世的電話,我顧不上多想,騎著摩托車趕到了十公里外的縣殯儀館,幫助協(xié)調(diào)處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事宜。2011年11月13日,原縣政府巡視員離休干部劉克勝在西安臨潼區(qū)因病逝世,當時我的老寒腿、股骨頭壞死、關節(jié)炎病嚴重發(fā)作,在接到劉老病逝的通知后,我簡單整理行裝去藥店買了一盒芬必德緩釋片就到縣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摘抄檔案,在去西安的車上撰寫劉老的生平材料。在緊張忙碌的三天中,帶著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圓滿地辦完所有事務,送走了逝者、安撫完家屬,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單位。有人說你真傻,為何不借此在西安多耍幾天?我說我是帶著工作、帶著任務去的,心里裝的是責任。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就曾有位老領導對我說,當干部要勤動腦、多動筆,把勤于動筆作為一種重要的工作方法,于是我便利用點滴時間學習新聞寫作知識,學習鉆研各類報刊上的好新聞、好作品。在學習中堅持粗讀與精讀相結合、學習與思考結合,學習與調(diào)研結合,最終把動筆與推動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早在1979年,我的墨字稿就變?yōu)殂U字發(fā)表于報端,這些年來從未間斷,先后在各類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400余篇,獲獎作品近20余件。進入老干部系統(tǒng)10年間,撰寫、發(fā)表涉老方面稿件30余篇,征文調(diào)研報告10篇。2016年我撰寫的涉老文章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論文,并被派去北京參加頒獎大會。回顧總結我多年來養(yǎng)成的動筆習慣,我認為寫作是一種成長,動筆的過程,是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也是實踐探索、推進工作的過程。我把動筆視作是對自我的反思、教育和鞭策。
在10年老干部工作中,全局的稍大型材料、總結、報告等都集中到我這里,我在枯燥無味的方格文字中爬行,無數(shù)個夜晚燈下桌前的不眠之夜,清苦歷練中的奮斗,沒有磨掉我對老干部工作的執(zhí)著和熱愛,更沒有動搖我用心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信念。當看到自己的作品變?yōu)殂U字時、當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大家的認可時,我感到一種對自己職業(yè)的敬重,一種體現(xiàn)了人生價值的滿足。
十年風雨,十度春秋,轉(zhuǎn)瞬即逝,我已不再是當初的我。曾有過的彷徨、不解、清貧、寂寞感被對老干部工作的那份熱愛和執(zhí)著早已趕走,身心已被老干部的精神所感染。十年中,我四次被評為優(yōu)秀公務員和先進工作者,2011年被評為市級先進老干部工作者。每一次老干部家屬的贊譽、單位的表彰及完成任務后的輕松感都使我深切體會到從事老干部工作的快樂,越發(fā)覺得為老干部服務無尚光榮。所有這些,都是我心累并快樂的源泉。感謝這十年從事老干部事業(yè)讓我的身心得到鍛煉,素質(zhì)得到升華,能力得到提高。
“衣帶漸寬終不悔”?;蛟S,前方迎接我的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但我仍將一如既往,一門心思為了我所熱愛的老干部事業(yè)奮勇前行。雖然現(xiàn)在我沒有高收入、沒有轟轟烈烈的業(yè)績,但我無悔,因為我為之付出過、努力過。我所從事的為老干部服務工作是積德行善的事業(yè)。作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我未因平凡而平庸,因為我用真實的生活、熱情的服務,努力工作的成績詮釋了我的平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