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萱+張恒+陳光+張惠蘭
中國留學生劉梓鳴對著電腦屏幕,開始和美國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部門負責人視頻通話。劉梓鳴就讀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金融專業(yè)。向這家公司投簡歷后,他已經參加了兩輪面試,公司財務經理約他視頻連線,再談一次。
他覺得很有希望,直到面試官提了一個技術類問題。劉梓鳴沒有準備好,一下蒙了。他緊張得頭皮發(fā)木,搜腸刮肚組織語言試圖拖延時間,緩解沉默帶來的尷尬。忽然間,胃里翻江倒海,喉嚨發(fā)緊,毫無征兆,劉梓鳴對著面試官吐了。
劉梓鳴的父母一直在說服他干脆回國——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正在這么做。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自改革開放到2015年底,中國累計出國留學人數(shù)已達404.21萬人,累計回國人數(shù)達221.86萬人,歸國留學生占出國總人數(shù)一半以上,這是中國打開自費出國留學大門后從未有過的情況。
“未來留學生回國的趨勢還會繼續(xù)上升,”首都經貿大學人力資源開發(fā)和人才發(fā)展系副主任魏華穎分析道,“這是大勢所趨。”
這個趨勢的另一面是,留學生的含金量在降低。11月1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聯(lián)合北京海威時代發(fā)布《2016年中國海歸就業(yè)調查報告》,其中提到,超八成海歸認為自己“學非所用”。約50%的碩士生、67%的本科生以及約78%的??粕劫Y在5000元以下。海歸對工作的滿意度水平整體偏低,“滿意”及“非常滿意”的僅為33.2%。
于是,一個新的問題擺在面前——如果留學目的只能是回國,且回國后身價暴跌,現(xiàn)在出國留學究竟還值不值?
中簽率,4%
大三開始,人們就問劉梓鳴的未來打算?!拔液軋詻Q表示要留在美國”,劉梓鳴說,“好不容易出來了,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就不能再縮回去了”。但他沒想到的是,等到畢業(yè)時,一切都變得“特別崩潰”?!爱敃r不少同學都直接找工作了,我就想隨大流一起找工作”,統(tǒng)統(tǒng)收到了拒信,甚至還發(fā)生了視頻面試時,當場嘔吐的那一幕。
“當時就知道肯定完蛋了?!眲㈣鼬Q告訴記者,那是他在美國四年本科生活中最苦澀、屈辱和絕望的時刻——他甚至沒有勇氣給那位面試官發(fā)封郵件,表示歉意?!罢麄€2015年我都過得特別灰色,感覺很壓抑?!?/p>
時至今日,他仍記得畢業(yè)那年的經歷,白天去圖書館,他目不斜視,快速走過,盡量避免遇到熟人,不想和同學深入交談。這個時期的中國留學生,談話超過一分鐘,話題就會轉到畢業(yè)之后怎么辦的問題上。這是最讓他們糾結的問題。劉梓鳴整夜失眠,時不時地惡心、嘔吐。
他選擇了一條更難的路。留學生在美國找到工作需要申請H1B工作簽證。由于申請人數(shù)眾多,移民局用抽簽的方式決定,通常每年的中簽率在三分之一左右?!度A爾街日報》曾報道,從美國大學畢業(yè)后立刻或一年后(實習期結束)不得不離開美國的留學生比率高達72%。相比印度等國家而言,中國留學生的中簽率更低。最近五年里,中國籍申請者的中簽概率維持在8%左右甚至以下,每年初次申請被批準者的概率僅為4%左右。
這進而會影響用人單位招聘留學生的態(tài)度。條件相當?shù)膬蓚€人,一個有美國身份,一個還要申請工作簽證,用人單位會傾向于前者。
劉梓鳴的求職路就特別不順,“我面試了五六家公司都收到了拒信,到了四年級下學年我就特別著急”。他父親一直在電話里催他回國,“我們吵了好幾次,都是我媽在中間打圓場”。
“老師和一些機構的人都說,美國最大的幾個媒體,都不招國際生”,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學生邱悅告訴劉逍然,“他不明確說不要國際生,但在招聘廣告上,就會說,我們的候選人要能夠穩(wěn)定地工作到2016年以后”。而2013年面臨畢業(yè)的邱悅,如果拿不到工作簽證,只能在美國待到2014年。
劉逍然也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2013年畢業(yè)時,她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米字路口》,記錄幾個學生畢業(yè)時的選擇。邱悅就是其中一個。
每一個想留下的中國學生都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在匹茲堡中華文化節(jié)上,匹茲堡大學留學生陳安琪和同學們一起做志愿者,她看到的情況讓她一度感到不適甚至厭惡。
當?shù)睾芏嗳A人名流、企業(yè)家都來了。陳安琪看到,有些同學一進會場,就不再理其他志愿者,他們“只跟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流”,親密地稱對方為“叔叔”,夸贊對方的孩子可愛又漂亮。她知道這些人是想給那些企業(yè)家留下印象,為留下來找出路。“有些同學想留下來的話,他會變得特別假”,陳安琪說,他們會刻意討好很多人。她還認識一個女生,“她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想嫁一個美國白人,通過這種方式留下來”。
B計劃
和父親爭吵的那些日子里,劉梓鳴常會想到父母送自己出國的目的。
劉梓鳴的父親開了兩家軸承制造廠。父親的很多朋友,都把孩子送出國了,這是企業(yè)家圈子里的一種風尚,有些孩子甚至在國外讀高中、讀初中。出國也被劉梓鳴的父親列為他的人生“B計劃”:“中考考不好了,咱們高中出國”;“高考考不好了,咱們大學出國。”
劉梓鳴不想出國。父親朋友的那些孩子,出國后問題挺多的,“孩子在那邊沒人照顧,也不知道過得怎么樣,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眲㈣鼬Q說,他們把孩子送出去,也就是想他們漲漲見識,拿個文憑,“我總覺得就是在國內實在混不下去,才會出國”。
臨近高考,遇事緊張的毛病又犯了?!皬土晻r就有點喘不過氣,感覺很壓抑?!眲㈣鼬Q說,這時候父親又開導自己,“他說能拿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讓我別慌,考不上他就送我去美國?!背鰢?,不過是一個備選方案。
美國仍然是中國留學生的最主要目的地。2016年11月14日,美國國際教育協(xié)會發(fā)布一份報告,2015/2016年留美人數(shù)首次突破100萬,三分之一為中國留學生。這是中國財富增長的一個象征,與改革開放初的公派留學不同,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自費。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能夠承擔。出國前,劉梓鳴的父親就曾開導他,100萬的留學費用,家里還是拿得起的。
“因為經濟形勢好了,很多企業(yè)老板很有錢,”魏華穎接受采訪時說,這些人的意識也在轉變,希望能給孩子更好地教育,“覺得教育投資是特別好的一種投資方式?!?
2013年,魏華穎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做顧問,借此便利條件,她將2013年歸國留學生與1998年的情況做了一次對比。“我國學者對海歸這個群體比較全面的調查是1998年張秀明的研究”,魏華穎在之后的論文中解釋道,她參照張秀明的調查問卷做了一次新的調查。
對比后,魏華穎發(fā)現(xiàn),1998年以前,留學生更多來自教師、機關干部、技術人員家庭,到2013年,私營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家庭成為留學生背景的前兩名?!?0世紀90年代,出國留學對于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還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那個時期出國留學人員大多是干部家庭出身,”魏華穎分析道,“但隨著中國鼓勵自費留學政策出臺,以及中國私營企業(yè)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私營企業(yè)家更加有意識、有能力送孩子出國學習?!?/p>
這種局面,也成為一股催化劑。“包括英美、澳洲這些地方,很多人把教育當成一種產業(yè)了,”魏華穎說,“它已經不是純粹以教育為主要目的,說白了就是掙錢?!备鶕?jù)美國商務部的測算,2015-2016年,這些中國留學生為美國貢獻了114.3億美元。
“不再因為獎學金而被迫學習理工專業(yè)”
如果要給1978年之后的留學生分一個代際,魏華穎覺得自己應該算第三代。
“第一代是92年之前,我們限制自費出國的時候”,魏華穎說,1978年中國允許學生出國留學直到1991年,都是以公派留學生為主,自費留學受到諸多限制。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也促使國務院辦公廳下文,明確把“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作為出國留學工作的總方針,這之后,自費留學生迅速增加。
“第三代就是2001年以后,基本上純自費占很大比例”,魏華穎說。2001年對中國是另一個關鍵年份,這一年,中國加入WTO,在很多政策上開始向國際靠攏,包括允許人才自由流動。中國申奧成功,中國人的國際化意識空前濃厚。
魏華穎也是在2001年決定出國的?!爱敃r我們家有一個朋友,在教委管出國的相關工作,他建議我有機會多出去看看”,魏華穎回憶道,當時她畢業(yè)后已經找到一份工作,但并不理想,在家人鼓勵下,自己聯(lián)系并考取了愛丁堡大學。
除魏華穎外,2001年還有76051人選擇了自費出國,加上公費留學生,這一年中國共出去了83973名留學生,比上一年增加了四萬多人,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增速(此前最快的時候,一年也不過增加了一萬多人)。
出國政策雖然放開,但當時出國壓力并不小。主要是費用太高,魏華穎說,“一年費用二三十萬”,這是很多家庭難以承受的。很多人即便出去,也會選擇理工科,可以申請獎學金,但生活費用還得靠自己賺,洗盤子換讀書。這些人選理工科的另一個原因是,容易在國外找工作,而一旦能夠留在國外,在歐美生活,一切辛苦也值得了。
這種情況很快發(fā)生了改變。魏華穎在2013年做的那份調查發(fā)現(xiàn),歸國留學生里,理工科人數(shù)比15年前下降了29.6%,經濟學和其他學科背景,都在增長。在魏華穎看來,這和中國的財富增長也有關聯(lián),有能力承擔出國費用,“讓很多人可以不再因為申請獎學金而被迫學習理工類專業(yè)”。
和魏華穎一樣,陳安琪也是不喜歡國內工作才決定出國的。她甚至沒有做太多準備,就任性地參加了托福和GRE考試,好在原來學的英語專業(yè),終于還是通過了。
出國選擇專業(yè)時,她“申了八所學校,六所學校都來了(錄取通知書)”,陳安琪回憶道,當時選學校,并不看學校知名度,而是沖著專業(yè)排名去的。她選了英語教育專業(yè)——無疑,她如果想在美國就業(yè),這是一個競爭力非常低的專業(yè),“我當然也會想就業(yè)問題,但不像他們覺得營銷特別好找工作就會去選這個專業(yè),我還是比較由著自己的性子”。
回國,為什么?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劉梓鳴為畢業(yè)之后的問題焦慮的地方。2015年,魏華穎以訪問學者的身份,也來到了這里。在此期間,她接觸了很多留學生和當?shù)厝A人,了解他們對回國問題的看法。
一個中餐館老板,到美國很多年了?!八敃r在外資郵輪上工作”,魏華穎回憶道,當時中國和西方國家的經濟實力相差太大,這種差距又反映在普通人的生活上,“中國普通百姓生活中根本見不著的東西,吃的、穿的,在那里極大豐富”。后來,他留在美國,開餐館,過上美國人的生活,“剛開始幾年他覺得挺有優(yōu)越感的,掙的錢挺多,還挺穩(wěn)定。但是這幾年他不太敢回國了,他發(fā)現(xiàn)回國已經算窮人了,別人談的好多東西自己完全跟不上。他還是維持在原來的狀態(tài)?!?/p>
遭受這樣心理沖擊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北美洲中國學人國際交流中心創(chuàng)辦者兼董事長尤偉順也遇到很多類似的案例,這些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以前的辛苦是否值得,他們覺得,留學之后,一切目標都是為了留下來,“打工打了一輩子,打到頭,好像還沒有為自己做過一點事情”。
“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傾向于只留學不移民”,魏華穎在2013年的那份調查中,就發(fā)現(xiàn)了這種趨勢。很多人,畢業(yè)之后選擇了回國——比例最大的是在國外生活1-2年的留學生,所占比例為45.3%;其次是生活3-5年的留學生,所占比例為38%;再次是在國外生活6-10年的留學生,所占比例為14.5%;在國外生活10年以上的留學生,所占比例僅為2.2%。
拿不到工作簽證,被迫回來的留學生自然也有,但回國意愿程度為“比較愿意”和“基本愿意”的加起來要超過六成(分別為29.7%和39%)?!斑@反映出中國留學生傾向于只留學不移民這一事實”,魏華穎說,很多人出國時就已經抱著要回來的打算了。
當然,回國的原因還涉及更為復雜的因素。就業(yè)和經濟形勢,是重要考慮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海歸就大量地回來”,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秘書長苗綠接受采訪時說,這一方面是因為出國人數(shù)在不斷增長,回國的自然也會增加。另外,“中國經濟整體比國際經濟要好一些,而且這批人更多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還是愿意回國,有家庭、親情的關系”。
國外的安全形勢,也成為留學生回國的一個重要因素。北美洲中國學人國際交流中心最近兩年一直在上海舉辦“海外博士與專家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論壇暨項目推介會”,2015年有110人報名,到2016年增加了一倍達到219人。歐洲回來的人增長最快,從2015年的15%增長到23%?!斑@跟歐洲大形勢也有關系,”尤偉順說,“歐洲現(xiàn)在經濟不好,難民又那么多,社會不穩(wěn)定,恐怖活動很多,我想一定是有影響的?!?/p>
“人才流動其實是一個多方面的因素博弈,推力和拉力都在不停變化著。”魏華穎說,“像這次特朗普上臺,很有可能他的一些政策,又會影響一些人的選擇?!爆F(xiàn)在的留學生圈子里,已經在傳遞很多分析文章,擔心特朗普的保守政策,會影響工作簽證的發(fā)放。
留學值不值?
劉逍然畢業(yè)后,因為剪紀錄片,耽誤了幾個月。等她開始找工作時,就業(yè)季已經過去很久了。嘗試留在美國未果,她決定回國。她一直想進央視或者新華社,連續(xù)投了兩次簡歷,“第一年投,沒有給我任何回音。第二年我也沒放棄,我這人有時候還是挺軸的,又投了一次,跟第一年結果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回信?!?/p>
她這才明白自己是沒希望了。“一個清華的、北大的、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和你一個哥大的留學生在一起的時候,你沒有太大優(yōu)勢”,劉逍然分析道,如果應聘的是一份并不注重海外經歷的工作,留學生的優(yōu)勢反而可能成為劣勢,“尤其是你對中國社會的了解,對方會以為你脫節(jié)了兩年……你沒有競爭力的”。
伴隨著回國留學生人數(shù)的增長,回國之后,他們面臨的情況也大不如以前。近幾年的媒體上經??吹揭活悎蟮溃骸昂w留美7年耗資超770萬,回國后月薪僅3000元”,“低薪海歸增多,忙10年才能‘回本”……
“如果是像過去那種砸鍋賣鐵,或者借錢出國,我覺得就沒有意義了”,魏華穎說,這種經濟成本短期內是無法回收的。“一年的學費加生活費,我們按照四十萬算,你去一趟回來找一個工作也就幾千塊錢,沒有太高的薪水,得多少年才能夠掙回之前的投入?”
“但是我覺得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它是一種人生經歷和體驗?!边@位一直和留學打交道的高校教師認為,如果家庭條件允許,能有機會出國仍然是個好的選擇,“每個出過國的人,很多想法、理念、看問題的方式,包括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跟沒有出過國的人是不一樣的,我覺得從這些方面看的話還是值的?!?/p>
時不時,劉逍然會想起自己在紐約的最后一個月?!巴Σ豁樌?,”她說,“當時我的房子已經退了,剩一個月也租不到房子,就跟流浪一樣,輾轉睡別人家沙發(fā)。在外國經常那樣嘛,這個朋友家睡一個星期,不好麻煩人太久,過一個星期換一個朋友家。所以那一個月,我扛著自己所有行李,每隔幾天就要輾轉,天天推著大箱子在路上走。背包都滿的,兩個大箱子,手里能拿的就拿著。23公斤一個大箱子,兩個46公斤了,再加一個背包。最后一個月對紐約的感覺,就是挺感慨的。天天跟流浪漢一樣?!?/p>
但這并不是留學故事的最后結局,也不是劉逍然對紐約的最后記憶。她終于放棄了進入體制內媒體的打算,轉做自由導演,為鳳凰衛(wèi)視、央視等一些電視臺做紀錄片。因為工作的事情,她中美兩地跑,每年會回紐約幾次。她這時候才認真去逛了紐約的自由女神、華爾街、博物館等景點,“上學沒有時間玩兒,覺得紐約只探索了百分之十”,剩下的百分之九十,要靠以后慢慢去探索了。
陳安琪還有一年才會畢業(yè),她還不著急在回國還是留美之間做選擇。陳安琪的父親是一個工程師,“一個月一個月地拿工資”,母親沒有工作。而她在匹茲堡大學一年的學費就三萬六千美元,加上生活費用,“對我家里是一個巨大的負擔”,陳安琪說,但她仍然覺得出國很值,“到這邊,我自己接受到的文化,對我的修養(yǎng)、視野都有好處。我爸爸會說,不要把留學想成就為了學習,就為了以后工作,而是說對整個人有什么成長,不管你以后掙多少錢”。
那個嘔吐的男生,現(xiàn)在該叫他波士頓大學的劉梓鳴了。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yè)后,他終于放棄了求職,轉了一個方向,考上了波士頓大學的研究生,這樣就可以繼續(xù)申請留學簽證,多待一年?!拔乙幌б磺写鷥r留在這兒工作,”劉梓鳴說,“就算我這次還沒有找到工作,大概也不會放棄。有可能我會再讀一個碩士,再等一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