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真
本次草木初體驗課程,即運用江南地區(qū)這種古老的藍染工藝,為“我的下午茶會”染制餐墊、門簾、桌布等作品,引導學生直接體驗藍染的美。
1.通過藍染作品和紀錄片的賞析,對藍染產生興趣。
2.能夠認識2~3種藍草,掌握藍染基本工藝流程。
3.在染色過程中,能通過簡單的夾、折、扎等方式,體驗扎染的魅力。
4.感知傳統(tǒng)色彩的美,提高對江南文化的認知、認同。
教學準備
1.制作藍染學習看板,將傳統(tǒng)藍靛制作和染布過程,以圖文形式在看板上呈現(xiàn)。
2.草木染相關視頻
3.染材:藍靛泥、水果、媒染劑
4.染色工具:器皿、白坯布、扎染輔助工具
教學過程
1.以藍染青
觀看《布衣中國》《藍染》紀錄片,引導學生認識染藝在服裝史上的重要地位,對藍染認知的同時,引出草木染概念。
學習單色還原染,通過賞一賞、畫一畫加深對藍草的認識。通過圖片及視頻了解制靛技術。通過染制漸變色餐墊,掌握藍染浸染和氧化時間對染色的影響,理解“一染月白色,二染蔚藍色、三染寶藍色”的含義。通過小組合作,嘗試最古老的水果發(fā)酵法建藍,了解建藍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體會“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的生活哲學,完善藍染實驗記錄,并進行作品展示與評價。
2.夾染法
賞讀繪本《最溫暖的家》,體會家庭的溫暖,并動手為家庭做一件居家生活相關作品,如桌巾、門簾。
學習不同的染法與圖形的搭配設計。首先通過圖文分析日本靛藍扎染技術與中國江南地區(qū)靛藍染異同。然后通過對宣紙折一折、染一染,體驗防染的魅力。再設計并運用夾染法染制桌布、桌旗。
策劃“我的下午茶會”,分組協(xié)作準備所需物品。
展示作品并總結經驗,填寫藍染實驗表格,記錄折疊形成紋樣的規(guī)律及染色的小竅門。
3.綁扎法
布置“我的下午茶會”現(xiàn)場,準備茶會活動。
親子賞讀繪本《好長好長的圍巾》,體會愛與感恩,讓學生懂得用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并為家人染圍巾。
3.探究不同的染法與圖形之搭配設計,通過圖片、視頻資料,分析江南地區(qū)與云貴地區(qū)的藍染異同。親子合作,運用橡皮筋、繩線捆扎法對圍巾進行防染處理,再通過還原染完成圍巾成品,進一步學習還原染色原理。
3.展示作品并總結經驗,填寫藍染實驗表格。以圖文形式記錄利用不同的折法、扎法變化出形形色色的花樣。
課程評價
本課程屬于體驗性課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合作及創(chuàng)新意識。課程效果評估采用目標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基本知識與技能掌握的情況(通過藍染實驗表格完成情況即可進行甄別);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的主動性和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情況也是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