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仁武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從語文學習的能力體現(xiàn)還是考試本身,寫作能力都是檢測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寫作素材的積累成了影響和制約小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孩子們接觸新事物的渠道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那么是不是現(xiàn)在孩子的寫作能力就有了很大的進步呢?縱觀當前孩子們的寫作現(xiàn)狀,總體感覺是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有一些退步,特別是農村小學,這樣的現(xiàn)象更普遍。筆者長期在農村小學擔任語文教學,對這一現(xiàn)象更是深有感觸。如何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從事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如何給小學寫作教學把脈,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寫作教學應該循序漸進
這本應該是所有教學科目應該遵循的教學原則,也是教育普遍掌握的教學理論。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寫作教學中,卻很難把握這一原則。作為教師,如何去把握孩子的寫作水平,這是小學教師特別是低段小學教師應該熟練掌握的教學技能。所謂循序漸進,就是從人的智力發(fā)展過程來看的,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讓其識字,這也是孩子識字能力最重要的時期,這時孩子通過一年的識字學習,可以從最初的只認識幾個或幾十個字到能認識上千個字。而小學二年級階段,應該引導學生學習簡短的文章,加強字詞的積累,而這些教學都是為后面的寫作教學作準備的。小學三年級,已經(jīng)有了簡單的寫作教學要求。而這個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關鍵階段,很多孩子后來討厭或喜歡寫作,都與這一時期的語文教師引導有很大的關系。最初寫作,孩子無論從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方式上,甚至在書寫上都可能有很多問題,面對這些根本就不像作文的作文,作為語文教師,如何從中去欣賞到美,去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去鼓勵孩子提高寫作興趣,這就得看我們如何去適宜地把好脈了。但事實是,很多教師看到這“一團糟”的作文,不是心平氣和地去把脈,而是氣急敗壞地作出武斷的結論——這些孩子不是寫作的料。就這樣,一個個天才作家可能過早地在我們的手下夭折了。
二、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孩子的寫作水平
“你的語言寫得很好,如果再把字寫規(guī)范一點就更好了”“你很有寫作天賦,如果再多讀一點課外書就更好了”“你的字寫得很認真,語言也很豐富,再觀察一下身邊的事,能寫點實際生活就更好了”?!澳愕摹芎茫绻佟透昧恕边@樣一句鼓勵性的語言,就有可能成為激發(fā)學生寫作潛力的催化劑。對初學寫作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是鼓勵,是被肯定,是方向,是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和環(huán)境,而不是無休止的批評和寫作理論的枯燥講解。這如同給人看病,如果醫(yī)生說,這個病問題不大,回去吃點藥就好了,這給病人的就是一種信心、一種力量。而一些醫(yī)生在給病人看病時,往往會說,這個病我醫(yī)不了、太難醫(yī)治,你們另請高人吧,這就會給病人帶來一種心理上的壓力。教學有時也與看病一脈相承,即同樣需要鼓勵、需要信心、需要力量,而積極的鼓勵性語言就是信心和力量。
三、鼓勵孩子在寫作中學習寫作
如何提高寫作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寫作。任何高深的理論和方法都要通過實踐才能感知和領悟。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是孩子們語文學習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這需要調動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因此,難度也是最大的。很多孩子一到寫作課就感覺頭疼,一拿起筆就不知道寫什么。孩子們之所以不喜歡寫作課就是因為寫作的難度。如何讓孩子克服寫作上的這種畏難情緒,筆者認為方法之一就是鼓勵孩子多寫。剛開始時我們不要過分地去追求質量,不要過多地從寫作技巧上去評價孩子的寫作能力,而應該從量上去鼓勵孩子。過去,我們一些教師喜歡在一些孩子的作文上作“瞎扯”“流水帳”“不符合邏輯”等這樣的批語,如果是中學生,這樣的批語是有必要的,但作為初學寫作者,我們不應該作這樣的批語,筆者認為,寫作就是從“瞎扯”流水帳”開始的。哪一個作家最初的寫作不是從這樣的水平開始的?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對初學寫作的孩子來說,不要怕他們“瞎扯”,不要怕記“流水帳”。只要孩子們肯寫、愿意寫,教師就應該鼓勵孩子多寫。孩子們只有在不斷的寫作過程中才能更好的學習寫作。
總之,針對初學寫作的孩子來說,教師既不能急,也不能慌,更不能不切實際地盲目要求質量,而應該準確把脈、合理引導,不斷激發(fā)孩子的寫作興趣,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