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佳
01韓乙菲和愛心暑托班的孩子們合影
02 韓乙菲在西藏演出后和孩子們合影
2017年的上海公益伙伴日活動期間,穿著飄逸的漢服,端坐古箏前,用心靜靜彈奏的韓乙菲吸引了很多活動參加者的關注,人們紛紛駐足欣賞她美妙的古箏演奏,在彈奏一曲之后眾人爭相與她合影,還向她詳細了解作為零基礎的愛好者如何學習古箏演奏。面對大家對古箏彈奏的各種問題,韓乙菲一一耐心解答,還熱情邀請大家試穿她們準備的漢服,體驗一下中華傳統(tǒng)服飾文化。同時她介紹道,在她的教授下,可以讓零基礎的愛好者用1小時就能學會彈奏一首簡單的古箏曲目,活動參觀者紛紛躍躍欲試,讓公益新天地園區(qū)里飄揚著悅耳動聽的古箏沉音。這次參加2017公益伙伴日的展示活動,韓乙菲特別興奮,準備得也很充分,她不放過任何一個介紹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機會。
從10歲起接觸到古箏,韓乙菲就被古箏寬廣的音域、優(yōu)美的音色和豐富的演奏技巧所深深吸引。她從小熱愛古箏,師從山東箏派趙登山大師,20多年刻苦學習古箏,大學繼續(xù)古箏的專業(yè)學習,從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后,她更把對古箏深沉的熱愛教授于她的學生們。十多年來,她已經桃李滿天下,有的學生已經考入專業(yè)院校進行古箏專業(yè)的深入學習,對此她感到非常開心和欣慰。
筆者與韓乙菲再次相見是在她的古箏藝術文化中心,在她的工作室第一次見到了如此多的古箏,她也向我耐心地介紹古箏的知識。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傳統(tǒng)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yōu)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xiàn)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片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zhàn)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xiàn)陜西)一帶廣泛流傳,因此又名秦箏。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之前一直在長春學習、生活,從事古箏教學的韓乙菲,2015年與先生結束異地生活來到上海定居。來到陌生的城市,她也經歷了人生的成長。先生細心觀察到她心情的變化,介紹并鼓勵她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擴展朋友圈,在各種活動中,韓乙菲被充滿正能量的公益活動所吸引,積極參加了奔赴云南的支教隊伍,而她與公益的結緣也開始于這次支教。
記得2015年6月初,當韓乙菲還在云南中緬邊境支教的時候,就接到了2015年上海愛心暑托班的投標公告,然后她在每天給佤山的孩子們像打了雞血一樣上完音樂課、語文課之后,晚上在二樓的辦公室里,開始熬夜寫標書。
午夜,隔壁房間里的小伙伴們都已進入夢鄉(xiāng),只有她一個人奮戰(zhàn)到半夜兩三點,設計課程計劃的場景,各種預案的估算……直到現(xiàn)在她還記憶猶新。佤山的夜晚很美很美,皎潔的月光,漫天的繁星,徐徐的涼風,清新的空氣,那是城里沒有的,寫累了,就在走廊伸伸懶腰,然后繼續(xù)寫,開著窗戶和門,因為開著燈,到處飛舞著各種各樣的小飛蟲,紅的,藍的,綠的,黑的,可她一點也不怕,也不去傷害它們,在嘎多的那段時間,像她這么招惹蚊子喜愛的B型血,居然沒有被咬出過一個包。后來,她想想,可能一切都源于愛吧,世間萬物皆有靈性。再后來,她回到上海,被通知中標了。
2015年暑期的上海特別的熱,因為當時乙菲的汽車還不是滬牌,有的區(qū)縣又特別遠,于是她每天早晨5點起床,6點出發(fā),在7點之前走完限行的中環(huán)這段路,然后進入高速,8點左右到達上課的學校附近,吃早餐,然后開始一天的課程,結束后中環(huán)又開始限行,她就只能在地面繞來繞去,到家已經很晚了。雖然很疲憊,但她一定要對當天的課程進行總結,讓第二天的課程開展得更好。
2015年的暑假,韓乙菲特別忙,除了給暑托班的孩子們送去傳統(tǒng)文化課程,她還要兼顧自己工作室的課,給孩子們排練參加首屆少兒傳統(tǒng)文化藝術節(jié)的節(jié)目,盡管忙得整個七八月沒有一天休息,但她依然樂在其中,每天都元氣滿滿。
無論去哪個區(qū)的暑托班上課,孩子們的喜愛、志愿者們的熱情、在暑托班一線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辛苦努力,都讓她感動。當孩子們用小手拉著她用稚嫩的話語說老師再來一次、再來十次、再來一百次的時候,她真的不忍心告訴她們,其實老師只能來一次。但盡管是這樣,她依然把愛的種子埋在了孩子們的心中,漸漸發(fā)芽、開花并結出愛的果 實。
在2016年的愛心暑托班簽約儀式上,韓乙菲把這一段經歷分享給了2016年中標的各社會組織,她感慨地說:“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在暑托班這個大家庭中,你會發(fā)現(xiàn),付出比索取更幸福、更滿 足?!?/p>
乙菲說:“會議開始前大屏幕上播放著‘愛心暑托班,快樂不簡單’的宣傳片,看著看著,眼淚開始打轉,這個片子,是千千萬萬個參加暑托班的孩子、家庭、志愿者、老師在暑托班學習生活的縮影,我很感動,因為那里有我們,還有和我們一起奮斗的小伙伴們。千言萬語,匯聚起來,都是感謝。感謝一直支持我的各個公益組織的小伙伴們,感謝團市委和上海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給了我們寶貴的機會,感謝一直一直這么努力的自己。說實話,準備2016年項目的時候真的是傾盡心血,在公益的這條路上,于我而言,名利并不重要,我只是想把自己多年的所學所得所感,分享給渴望知識的孩子們,送給大家更多平時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當孩子們甜甜地叫我一聲韓老師,并且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的時候,無愧于孩子們純真的心和最質樸的感 情……”
03 韓乙菲在表演04 韓乙菲帶著藝術文化中心的孩子們一起表演05 韓乙菲在給愛心暑托班的孩子們上課06 在認真表演的孩子
當下,國家日益加強保護傳統(tǒng)文化、傳承傳統(tǒng)文化、繁衍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和力度。如今,古箏藝術在社會上的發(fā)展很迅速,許多中小學還設立了古箏興趣小組等,開辟了傳統(tǒng)文化進入中小學校的道路,成為了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上至中老年人,下至幼兒,都可以通過古箏彈奏的培訓增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進而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人氣。弘揚民族音樂,也能使年輕一代了解、熟悉、熱愛本民族的文化音樂傳統(tǒng)。
韓乙菲醉心于古箏的演奏和教學,在上海她找到了自己生活和事業(yè)的新起點,她感恩地說:“上海為我打開了一扇門,讓我可以更好地繼續(xù)自己熱愛的古箏演奏,同時還讓我借由古箏、漢服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載體,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們可以了解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讓我發(fā)自內心地感到幸 福?!?/p>
乙菲在上海成立了韓乙菲古箏藝術文化中心,是從事傳統(tǒng)文化藝術交流與策劃的公益組織。自成立之日起,已成功組織數(shù)百場“錦衣華服五千年”系列漢服體驗活動和“錦繡箏程”系列古箏音樂會等文化交流活動,還赴西藏拉薩中學開展?jié)h藏文化交流活動,并連續(xù)3年中標上海“暑托班”的課程教 學。
乙菲最近剛參加了團市委組織的青年社會組織精英干部培訓,5天安排滿滿的干貨學習,讓她對十九大會議精神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讓她對自己的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公益之路更加堅定。她高興地告訴筆者,2017年適逢中澳建交45周年,春節(jié)期間她將帶著藝術文化中心的孩子們代表中國到澳大利亞進行表演,她的古箏藝術文化中心將把中華傳統(tǒng)文化帶到世界舞臺,讓更多的人借由漢服的大氣飄逸和古箏的美妙旋律更加真切地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