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海
不久前,朋友開了一家菜店。
菜店開張前,一個曾經開過菜店的親戚特別囑咐他:“綠葉類的菜最好當天賣完,賣不完的也不要降價賣,可以趁夜深沒人的時候裝進袋子里扔掉?!?/p>
當時,朋友很是不解,他虛心求教道:“扔掉多可惜呀?降價賣不是還能收回一些成本嗎?”
“這你就不懂了,如果你降價賣了,會有很多貪便宜的人先不買你的原價菜,專門等到你降價之后才會來。你想想看,這樣一來你的生意還會好嗎?”朋友的親戚恨鐵不成鋼地說道。聽完親戚的話,朋友點了點頭沒再說什么。
剛開張的那幾天,朋友的菜店生意很不好,一天下來,很多蔬菜連一半都賣不掉??纯磿r間晚了,他就把綠葉類的菜全都搬到店門外,免費送給過往的人們。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還都持懷疑態(tài)度,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幾天過去,大家知道他是誠心誠意地送,也就放心地收下了。
這期間,有很多人都說他傻,這其中有他的家人,有他的競爭對手,甚至連不少得到免費菜的人也這么說。
可是,沒過多久,朋友卻再也不到店門外免費送菜了——不是他舍不得送,而是因為他的菜每天都會很快賣完,根本不會剩下!漸漸地,朋友的菜店成了附近的一支獨秀,他的菜不賣完,其他的菜店幾乎開不了張。
有人問朋友:“你是不是給人們下了迷魂藥?有的人寧愿多走幾百米也要到你這里買菜呢!”
朋友笑著回答:“出于信任吧。我把賣不掉的菜免費送給大家,其實本來只是不想造成浪費,但正是這樣,卻讓大家感受到了我的真誠。以心換心,以誠待人,這從來都不是等價交換,而是得到的肯定會比付出的更多!還有,因為我每天都送菜,所以大家自然就會明白我不賣隔夜菜,你想想,有誰不想買到最新鮮的菜呢?”
把賣不完的菜免費送給路人,這看似是賠本的買賣,但其實卻讓朋友收獲了更多無形的財富,從而讓他不僅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更是贏得了極好的口碑。編輯/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一個人快,兩個人遠
郭華悅
在一起久了,有時是否會覺得,另一半是個累贅?你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發(fā)覺和另一半在一起后,自己受到了拖累。從物質到精神,原本該是一個人獨享的資源,如今卻不得不硬生生分出一部分,給另一方。這么一來,感覺在很多方面,反倒不如一個人的時候了。
這么想,便只能得出一個結論,自己是受拖累的一方。于是,接下去便只能想,若是回到一個人的時候呢?甩掉了累贅,又能獨享資源,那么不管在生活還是工作上,都能走得更快吧?
走得更快,可能是真的;可你有沒有想過,最終能走到哪兒?
人生的旅途上,很多人碌碌一生,看似馬不停蹄,可到了人生的終點,才發(fā)現所謂的終點,也不過是本來的原點。原來,瞎忙一場,白活一世,不過是在原點打轉而已。走得快,但能否走得遠,有時并不是一回事。
說到底,一個人能否走得遠,取決于兩方面的因素。
一個是正能量。能激勵你前行的,便是你旅途上的正能量。另一個,是負能量。阻礙你前進的,自然就是負能量。兩個人,和一個人的時候,兩種能量有什么變化?
兩個人的時候,你覺得快樂了,有了正能量,可以和對方分享。對方分享了你的快樂,也會讓你覺得更快樂。于是,你便會發(fā)現,分享的快樂,是加倍的快樂;經過分享的正能量,也是加倍的正能量。
而一個人的時候,顯然是無法產生這種加倍的效應。
負能量呢?你的生活,你的工作,無可避免都會產生了一些負能量。但是,有了另一個人,對方可以分擔你的苦痛。經過分擔的苦痛,不過是一半的苦痛。而負能量,在經歷了分擔后,也僅有一半落在了你的肩頭。
這么一算,利弊就很明顯了。兩個人的時候,你能擁有的正能量,是翻倍的;你所需要承擔的負能量,是減半的。你想想,你會比一個人的時候,更快還是更慢?
最終的答案,顯然和你原先的預計,南轅北轍。
有時候就是這樣。從表面看,簡單的加加減減,讓人容易忽略一個事實,就是兩樣事物的碰撞,不僅僅是碰撞,往往還會伴隨著一些化學效應。
沒有人軟弱到一定需要別人,才能繼續(xù)走下去。一個人走,也是一種風景。但若是想走得遠,就得花一些功夫,為自己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也花一些功夫,讓自己成為別人合格的伴侶。編輯/馬沖沖ma-ch-ch@163.com
只要成長 何必猜度
麝蘭
同事慧慧最近開始談戀愛了,她朋友圈就變成了情感分析和愛情推測的風格:“從這幾件事上,就能看出男人愛不愛你”、“愛你的男人一定不會對你說的話”、“如果男人對你說了這句話,就證明他不愛你”……這樣的內容經常出現在她的朋友圈里,時常她一邊分享閱讀一邊和我們分析探討,帶動起辦公室里女人們的研究熱潮,大家都忍不住對照這些文章內容來分析自己的男朋友或者老公是不是愛自己。這些內容是什么呢?自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比如倆人聊天誰說最后一句話???比如他是不是每次都給你的朋友圈點贊啊?比如他會不會關心你每天的感受啊?女人一件一件對照,有的對方做到了就很開心,更多的沒有做到,她們無比悲哀郁悶:他不愛我或者他不夠愛我,怎么辦呢?
有天打掃衛(wèi)生的大姐幫我們收拾廢紙,正好聽到了大家的議論,便語出驚人:他要是真不愛你,還能怎么辦呢?要么主動離婚或分手,要么繼續(xù)忍受。
大家驚愕,怎么這樣說???
大姐繼續(xù)說,我知道你們既不想離婚也不甘心忍受,但又改變不了他們,只好這樣思來想去,猜來猜去,結果越猜越懷疑,越想越傷心。你們做好你自己就行,管他愛你不愛你呢?就像我每天打掃衛(wèi)生,我只在意自己是不是打掃干凈,要是處處看你們的臉色,猜測你們對我是否滿意,我不得累死?
一句話讓我們發(fā)愣半天,等她走出去才醒過神來。有人說,這掃地大姐,簡直就是少林寺中的“掃地僧”啊,一語道破情關。真的,我們干嘛總是猜想他們的心思啊?
因為不夠自信,才滿懷惶恐和心驚地去猜測;因為不夠勇敢,才不敢面對真實,只能分析來分析去。不愛你的人你怎么在意努力也不會愛你,可很愛你的人沒準會被你的懷疑探究消磨了耐心和情意。
與其關注他的細節(jié),不如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自己的生活。愛是讓我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為了每天去猜測推理。他若愛你自是一見歡喜,不愛也沒什么了不起啊。離開他,你依舊是那個美好陽光的女子。
當你修煉出了更好的自己,也許忽然有一天你就不愛他了呢,你還管他愛不愛你?編輯/馬沖沖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