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小平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qū)城關小學,江西贛州 341000)
當前的時代是信息時代,因此不論在哪一個領域,都要求與信息化接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需要教師加強教學研究,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不僅僅讓小學語文與信息時代更好地結合,還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為學生呈現(xiàn)高效生動的語文課,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實現(xiàn)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是值得廣大教師探究的一個課題,推動小學語文教學體系取得全面進步。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多方面論述如何有效地實現(xiàn)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更加順利地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果。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讓課堂更加生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丑小鴨》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這篇童話,主要讓學生了解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道理,并且知道心靈美比外在美更加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感悟文章的內涵。于是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一段簡單的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丑小鴨的經歷,從它的經歷中受到啟發(fā),教師可以改變過去的教學方式,用信息技術直接將它的經歷展現(xiàn)出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這也是變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通過這樣的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的設計,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學習語文是輕松愉快的,為今后開展教學創(chuàng)造了重要的條件。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因為教學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和無聊,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是很高。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內容和學生的生活是有比較大的距離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理解起來就比較困難,同時有一部分知識的難度也比較高,這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些嚴重的消極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運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好這些問題,通過科學地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將學習中的重難點進行有效處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這樣一來,學生的知識體系的構建就會更加的令人滿意,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也就會更加的順利。相對來說,語言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讓這些抽象知識變得直觀形象,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突破了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知識,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就以《爬山虎的腳》的教學為例,作為一篇科普性文章,主要讓學生了解重要的科學知識,同時學習重要的寫作手法。然而小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比較有限,科普文章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還具有一定的難度。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用一種直觀的示意圖表現(xiàn)出來,從而讓學生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有利于學生進行后期的閱讀。而在教師對寫作手法進行賞析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模板直接引入相關的素材,讓學生進行更好地理解,提升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起到更好的閱讀效果。并且,在文章中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文段時,教師可以直接利用信息技術,引入素材進行呈現(xiàn),將抽象的文字內容變得直觀形象。通過這樣的方式,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提升了閱讀教學的效果。
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收獲文章中的生字詞,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還要引導學生讀懂文章的內涵,從中接受啟發(fā),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那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入文章中思考與感悟。就以《挑山工》的教學為例,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主要讓學生了解挑山工的奉獻精神。因此,對于文章中的理論知識,教師只是作簡單講解,讓學生奠定必要的知識基礎。隨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引入多方面的教學素材,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學生仿佛可以直接看到默默無聞的挑山工仿佛就在陡峭的懸崖邊進行作業(yè),那一刻,學生能夠知道挑山工冒險作業(yè)并不只是為了那些微薄的工資,更是為了游客能夠享受更美好的風景,家人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這是他身上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從而讓學生從中受到更好地啟發(fā)。通過這樣的方式,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進行更好的思考與感悟,讀懂文章的內涵,收獲良好的閱讀學習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為學生今后長遠的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總結好學習資料,構建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xiàn)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鍛煉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也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好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也是重要的教學策略。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讓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更加科學高效。就以《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為例,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主要讓學生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來描寫了西沙群島,知道西沙群島到底富饒在哪里。于是,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將文章的結構進行梳理。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先通過信息技術搜索相關的學習資料,全面地了解西沙群島的概況。隨后,再根據(jù)文章的內容進行一步步地剖析,利用信息技術的成像特點,將文章的結構一步步導出,形成嚴謹?shù)目蚣芙Y構,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概括,鍛煉了學生的文章概括能力。最后,再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自己學習成果進行匯總和匯報,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深化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xiàn)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引導學生高效地完成自主學習,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實現(xiàn)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重要教學策略,也是讓小學語文教學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經之路。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教師認識到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同時深入理解小學語文教學的內涵,結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特點,探索科學的教學策略,讓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更好地結合,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進程。
[1]趙艷平.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67.
[2]汪萬軍,劉庚.淺談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7):111-112,115.
[3]朱平.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淺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