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現代視域下的地域寫作

        2017-03-11 15:21:10張凡
        草地 2017年1期
        關鍵詞:人類

        張凡

        摘 要:新世紀十年以降,筆耕不輟的詩人羊子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提速明顯,個人風格也日漸突顯。多年漫游在故土的詩人,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書寫生他養(yǎng)他的那片火熱的土地,發(fā)生在那里的人、事、情鑄就了詩人生命中最難以割舍的民族情感。我們不難發(fā)現,詩人對古老羌民族的傾力用心,正源自羊子從一而終的時代使命與民族責任,他用深情的筆觸和詩意般的文字盡情抒寫他腳下那片熱土步入現代以來所發(fā)生的一切,其聚焦的不僅是那地域內的自然生態(tài),更多的是那里的社會生態(tài),特別對現代視域下的羌民族所經歷的深刻變化尤為關注。

        關鍵詞:地域寫作;隱喻表達;生態(tài)關懷

        引 言

        新世紀十年以來,在當代詩壇的西南角,詩人羊子在個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上呈現出顯著的活躍之態(tài)。自2010年4月經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詩集《汶川羌》之后,不經意間他再次給人們帶來一陣欣喜,新詩集《靜靜巍峨》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于2015年12月出版。不難發(fā)現,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的羊子,非常自信地將世人的閱讀視野引向他所熟稔的西部岷山那片古老而深沉的昆侖大地。出生在川西北阿壩州的詩人羊子,自幼在雪域深處生長,這種與生俱來的自然天性,使他無法掙脫掉執(zhí)筆雪域高原的人生宿命與民族使命。毫無疑問,在所有人類社會中,過去都在影響著現在。擁有至純信仰與情懷的羌族后裔羊子,其筆下的詩的世界是個充滿古老民族——羌族精魂的崇高存在。在以川西北為創(chuàng)作背景的詩集《汶川羌》和《靜靜巍峨》中,他用蘸滿詩情的文字呈現出繁衍生息在川西北雪域高原上的人與自然之間發(fā)生的那些事、那些情,并以此來突顯雪域之上生命眾數的飽滿與熾熱。詩句不是無情物,字字珠璣傳真情,詩人羊子以詩的語言把滿懷的虔誠揮灑在抒寫古老羌民族的文學之路上。人們可以通過羊子那灼熱的眼光,真切地感知到世代繁衍在中國西南角那片雪域高原上的古老民族所特有的民族品性、那片雪域的純凈以及深空中那讓人陶醉的湛藍。人們可以發(fā)現,進入現代以來,一個滿載著信仰、善良和純美的雪域世界正在向世人敞開了胸懷??梢哉f,這兩部走進高原、回到雪域、凝練古老民族精魂的詩集因此將會贏得更多人的尊重與好感。

        一、聲音的隱喻表達

        眾所周知,構成我們眼前世界的事物千差萬別,但彼此之間并不是孤立的,它們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人們通??山柚兄?、觸覺以及意象等來獲得對自然萬物以及彼此之間關系的熟悉和理解。這里所提到的“意象”,指的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物象,經由創(chuàng)作主體情感活動而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種獨特形象。作為美學的一個基本范疇,“意象”一詞在美國“意象派”詩歌代表人物龐德看來,它不是一種圖像式的重現,而是“一種在瞬間呈現的理智與情感的復雜經驗”,是一種“各種根本不同的觀念的聯合”。[ 王耀進:《意象批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第4-5頁。]而在“符號論”美學代表人物蘇珊·朗格看來,它的真正功能是“作為抽象之物,可作為象征,即思想的荷載物?!盵〔美〕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劉大基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51頁。]由此可見,“意象”代表了某種不可見的或某種內在的東西,常常起到了一種暗示或隱喻的表達功能;也就是說,“意象”可作為一種描述存在,也可以作為一種隱喻存在。一般而言,“意象”具備某種象征意義,創(chuàng)作主體往往借助不同的“意象”來表現各種感官復雜而多樣的情緒感知以及思想意念,使原本表達單一的物象有了更深刻、更豐富的內涵與外延。

        在我國,傳統文化在多個層面上被譽為“樂感文化”,注重人在感官上的直接體驗和感知,尤其善于從聽覺角度去觀照世界,講求個體情感的抒發(fā)與表達;也就是說,聲音與情感之間發(fā)生關聯是通過人的聽覺來實現的。那些被創(chuàng)作主體賦予了一定的思想與意義的聲音,“不論是尋常巷陌的喧囂市聲與庭院街道里的琴聲,融入個人主觀情感后,就不再是一種聽覺上的刺激,而是一種審美實踐的對象,即聲音意象。”[ 高秀川:《曠野中的時間、空間與聲音:張愛玲小說的意象譜系》,《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第110頁。]不難發(fā)現,聲音意象作為一種文本表達、一種情感體驗,在羊子的《汶川羌》、《靜靜巍峨》中有著不同尋常的呈現與表達。在《神鼓與羌笛》中,那“咚咚咚”的鼓聲和穿透歷史悠揚的羌笛。詩的開頭被急促而渾厚的“咚咚咚”鼓聲所占據,宛如那陣陣古老民族的脈搏聲。這是詩人的一種刻意而為?還是另有所指?但不管怎樣,人們在此刻被這鏗鏘有力的鼓聲所深深吸引。以這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來開篇,或許正是詩人羊子的一種有意而為,在某種程度上應合了其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一種風格表達?!斑诉诉耍诉诉?,咚咚咚,咚咚咚,/心臟一樣跳動的鼓聲響徹天地的胸膛。/咂酒一樣芬芳的鼓聲陶醉了村莊。/生死一樣起落的鼓聲穿透了心靈。/烈火一樣燃燒的鼓聲溫暖了孤獨。/淚水一樣奔流的鼓聲拯救了祖先的后裔。/星辰一樣閃爍的鼓聲永恒了古羌的生命。/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默然挺拔的羌碉聽過,四面群山聽過,/這來自上天的問候和深刻的牽掛。/火塘聽過,神龕聽過,白石神靈聽過。/岷的江和山喂養(yǎng)著懷抱中的村莊。羌。/朗朗的,一個民族紅紅的血液在奔流。/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遷徙的靈魂吟誦過,層層的梯田沐浴過,/神山傾聽過,祭祀塔享用過。/每一段的節(jié)奏起起落落,有強有弱,/有生有死,抑或就是這里所有呼吸的一種暗合。/人是鼓聲的一種延續(xù)。羌。/人是鼓聲的一種氣息。羌。/人成了鼓聲,漫過森林,飛上云天。羌?!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11-12頁。]這里“咚咚咚”的鼓聲,猶如一陣陣吶喊聲,以此來喚醒古老羌民族幾近沉睡的精魂。

        而另一方面,正如作家阿來所言,“文學它的獨特價值主要還在于情感的沉潛與抒發(fā)?!盵 梁海:《“小說是這樣一種莊重典雅的精神建筑”——作家阿來訪談錄》,《當代文壇》2010年第2期,第26頁。]閱讀羊子的詩,我們不難發(fā)現,他是個比較注重情感深度的作家。在他的創(chuàng)作視野里,詩歌要有思想的深度,還應有情感的深度,惟有在精神與情感這兩個層面上都有深刻的體現與表達,自然就可堪稱為完美?!扒嫉选睆氖⑻茣r代被詩人們賦予了一種別樣的離愁別緒,“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其間飽含深深的幽怨與難以言說的曠世孤獨?!皨尚〉纳聿?,被羌人粗大的十指輕輕地簇擁,/筷子似的并排在一起的雙管,雙管雙簧,/六孔七音,嗩吶一般向前直吹,/一樣的體量,一樣的色澤,一樣的腔調,一樣的相容,/啊羌,釋放出大地的沉重與寒夜的刺骨。/……/這是世間獨一的吹奏,居然,十分恰當啊,/承載著一個民族內化隱忍的全部性情與人格力量。/情不自禁,叫我淚雨橫飛。/這吹。這音。這調。這曲。這吞刀自盡的絕地重生。/……/羌笛。日夜傾訴人類情感的另類巔峰,/我知道不吐不快,羌笛。/把世上最徹底的絕望都吹放出來?!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12-13頁。]在詩人眼中,“羌笛”早已超越生命個體的情感訴求,而內化為古老羌民族一種隱忍的痛。

        法國作家莫里斯·布朗肖曾在《文學空間》中指出,“我們會發(fā)現詩歌就如一個浩瀚的詞語天地,這些詞語之間的關系、組合及能力,通過音、像和節(jié)拍的變動,在一個統一的安全自主的空間里得以體現?!盵 莫里斯·布朗肖:《文學空間》,顧嘉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3頁。]以空間為重要表征的現代性,在當代詩歌中得到了越發(fā)深入的彰顯與呈現??梢哉f,身為古老羌族后裔的詩人羊子,其詩歌世界中的那些帶著節(jié)奏感的聲音,很多時候有著非比尋常的指向意義,既有如上所述的發(fā)自古老羌民族最內在的心聲與呼喚,同樣也有對外在世界種種聲音的敏感與洞察。然而,詩人在對“這些聲音”的捕捉與感悟中,早已超越對羌民族本身的關注關懷,其體現更多的是對人類自身的整體觀照。在《5·12》中,“起初是炮聲一般震動著門窗,/嚓嚓嚓,嚓嚓嚓,環(huán)繞而去。/……/太陽被什么撞落了,伸手不見一絲的光。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到處都在爆炸。思維即刻短路。/天啊。墻壁就要垮下來了!樓頂就要砸下來了!/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嘎吱嘎吱。嘎吱!嘎吱!嘎吱!/恐怖咀嚼之中,沒有了方向。掙扎。乃至尖叫。/即使感覺清晰,內心也是無助。而且絕望?!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40-41頁。]那場突如其來的強烈地震,打亂了世界與人類的安寧,帶來的是震撼寰宇的巨大災難,正如《這些聲音》所呈現的,“這些聲音追趕著滿世界的碧綠,/鮮紅、嫩黃,從山頂奔瀉而下,/隨巨石的滾動,跌落,罩住一列列山梁,/村莊,梯田和耕牛的無路可逃,/由著性情,尖銳地碾過草木的頭頂,/碾過五月櫻桃和灌漿的玉米苗。/應著群山之下巨量的震蕩,/釋放積壓上億年的風暴。/這一刻,所有表層生命的規(guī)矩與形態(tài)全被破壞,/砸爛,吞沒和掩埋。/這些聲音掠過眉梢,穿透心房的神經,/掀翻人生有限的經驗和倉促的祈禱,/踐踏人類的尊嚴與自信,/覆蓋了千萬年來靈與肉創(chuàng)造推進的文明?!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42-43頁。]可見,詩人羊子在創(chuàng)作中的諸多體驗多是直接來自當下世界。

        在一些研究者看來,“讀羊子的詩歌,我們會發(fā)現自己不知不覺中被帶入了一片神奇的領地。詩歌中琳瑯滿目的物象,以及這些物象所構成的整體氛圍使我們心醉神迷??梢哉f,正是這些物象構成了羊子詩歌的基質?!盵 王偉:《羌管悠悠現代心——論羊子詩歌的三重內蘊》,《草地》2008年第5期,第70頁。]在很大程度上,聲音作為眾多物象中的一個,其在羊子詩歌世界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部分。自然的律動,生命的合拍,塵世與自然相濡以沫,相映成趣,宛如“故鄉(xiāng)的泉水,一汪一汪地積蓄和牽連,會聚,/繞過歌唱的桃坪,古城坪,綿虒和營盤山。/汩汩汩地流過耕牛的嘴唇和父親洗腳的手指?!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22頁。](《入海岷江》)汩汩的山泉聲令詩人流連忘返,頓生款款深情。可以說,雨的迷霧擋不住充滿生機的自然界,在雨中匆匆而行的羌人越發(fā)滿懷期待,“滴滴的旋律是咚咚的心跳,/嚓嚓的腳步是朗朗的方向,/雨點朝下,雨點深吻饑餓的根須,/雨點甜蜜蘋果的滋味,/雨點完美握緊鋤把的羌人的心?!盵 羊子:《靜靜巍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49頁。](《在雨中》)大自然的天機就是如此奇妙,一個個新的生命將會應著“雨聲”而起。比較而言,詩人的世界擁有更多的美好,恰如“一句句鳥鳴清亮窗口的晨曦,/一聲聲呼喚點燃大山深處的黑暗。/你看,蒙昧的煙云飄過山巔,/寧靜漲滿山谷,思想清澈見底?!盵 羊子:《靜靜巍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35頁。](《鳥鳴清晨》)從中可見,詩人對來自大自然的旋律總有種天然的敏感,尤其對那些源自生命本身、源自靈魂深處的點滴,清晨的鳥鳴喚醒了整個岷山世界,又一次開啟了蕓蕓眾生的新一天的生命之旅。眼前一片靜謐的田園生活,讓人們不得不為之驚嘆不已,“在朝霞臨窗的剎那,羌語吱呀一聲推門而出。/羊皮褂子緊握的鋤把,掀開了岷的等待和呼喚?!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35頁。](《岷的江和山》)可以說,這里的“鳥鳴”與“羌語”被詩人寄予了更深一層的生命寓意與情感指向,它們與雪域高原生命的輪回密切關聯,都是生命強力的一種內在表達,它們時刻流淌著、并延續(xù)著一個族群強烈的生生不息的繁衍之流。

        二、自覺的生態(tài)關懷

        可以毫不避諱地說,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文學的關切對象幾乎只限于人文領域,對人類所處的自然生態(tài)卻處于一種頗為難解的缺位狀態(tài)。我們不難想象,這種缺位或難以置信的忽視是多么的令人匪夷所思,其與人類對自然世界的生態(tài)關懷這一傳統相去甚遠。早在十九世紀中葉,被譽為美國生態(tài)運動的思想先驅的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就以個人獨居瓦爾登湖畔的生活實錄為基礎,完成了他的傳世之作《瓦爾登湖》,就此拉開了人類對大自然生態(tài)關懷的歷史性序幕。梭羅通過自己在兩年多時間里真切的所見、所聞與所思,表現出對進入工業(yè)化時代的人類對大自然所造成的各種生態(tài)破壞的焦慮與擔憂。梭羅從不掩飾對大自然與生俱來的那種親近與感恩,他親近自然,崇尚自然,與自然交朋友,并試圖為自然世界而代言。作為自然之子,梭羅竭力圖繪“瓦爾登湖的神話”,其目的在于:一是表達了對原始狀態(tài)下自然世界的向往,二是呼吁整個人類對自然生態(tài)的普遍關切。當梭羅以生態(tài)文學的發(fā)軔之作開啟了人類對自然生態(tài)的關懷之后,人與自然、人類社會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從此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迫切。不難想象,處于工業(yè)化進程上升期的人類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技術的進步在帶給人類以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人類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進而造成人類征服自然的信心空前高漲。所以,一時間,人類社會普遍沉浸在一種對科學技術的狂熱與癡迷的氛圍當中?;谶@樣的大背景,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也在潛移默化地發(fā)生著改變。同在這一過程中,原本引導社會擺脫傳統束縛的人類理性,因此受到了極大的蠱惑,人類轉而走上一條依賴理性去認識世界、利用理性去征服自然的“不歸路”。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蓬勃發(fā)展的工業(yè)推動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極大地滿足了人類在物質上的欲求與渴望;同時,“金錢拜物教”與享樂主義日漸風行、不斷侵蝕著人們的心靈,從而造成了“價值理性”日漸式微,“工具理性”逐漸膨脹、甚至走向某種極端化。在很大程度上,“工具理性的張揚,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產生了重大影響,生態(tài)自然成了人類工具理性和資本主義目的理性的犧牲品,人類運用發(fā)達的科學技術過度地利用開發(fā)自然,成了現代社會的常態(tài)?!盵 黃協安:《人與自然:呼喚生態(tài)和諧——評厄普代克<兔子歇了>》,《小說評論》2008年第S2期,第21頁。]不言而喻,人類面臨史無前例的生存挑戰(zhàn)和生態(tài)困境。

        為了獲取更多的物質財富,人類毫無節(jié)制地向大自然不斷索取,甚至為達到這一目的而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暴露出一副無比貪婪的嘴臉,以前所未有的瘋狂去爭奪、霸占極為有限的自然資源。草場遭到大面積的破壞,原始森林因亂砍亂伐也漸漸消失,大片濕地被填埋而變得岌岌可危,深藍的天空因工業(yè)污染而變得成天霧蒙蒙的,鳥的歌聲因畸形城市化而變得極難尋覓。不難發(fā)現,眼前的世界近乎死一般的沉寂。到了二十世紀中葉,被后世尊稱為“生態(tài)運動之母”的美國生態(tài)作家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1907-1964)對人類遭遇的這種困境極為關注,她不顧工業(yè)集團和一些政府部門的強烈反對,以生態(tài)力作《寂靜的春天》將世人的眼光聚焦到化學工業(yè)對人類自身的生存環(huán)境以及自然生態(tài)的重大影響上,嚴厲批判當局肆無忌憚地大面積濫用化學殺蟲劑DDT而導致自然生態(tài)遭到致命性的破壞??ㄟd的努力以及她的這部堪稱為生態(tài)文學經典之作的《寂靜的春天》的出版,讓人們對工業(yè)化的負面效應有了深刻的認知,從而推動生態(tài)觀念深入人心,有力地促進了生態(tài)保護運動向越發(fā)廣闊的區(qū)域發(fā)展,同時還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于自然世界的生態(tài)關懷。誠如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為新版的《寂靜的春天》寫的序言中所指出的,“蕾切爾·卡遜的影響已經超越了她在《寂靜的春天》中所談及問題的疆界。她將我們帶回到一個基本觀念,這個觀念在現代文明中已喪失到令人震驚的地步,這個觀念就是:人類與大自然的融洽相處?!薄八穆曇羰遣豢赡鼙谎谏w的,她喚醒的不止是我們國家,還有整個世界。”[〔美〕蕾切爾·卡森:《寂靜的春天》(引言部分),呂瑞蘭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年。]不言而喻,隨著現代文明的發(fā)展,人們對自身的生存環(huán)境以及自然生態(tài)的關懷業(yè)已步入一個新的境界。

        羊子是個行走在川西北大地上的羌族后裔,他從不回避與生俱來的族別身份。與此同時,他又是個不斷回望故土、關切故鄉(xiāng)的詩人,他以堅實的腳步丈量著故鄉(xiāng)那片“岷的江和山”,不斷地借助詩的語言來描繪故鄉(xiāng)的風景以及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梢哉f,詩人羊子所做的這一切、所寫的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其目的在于讓更多的人通過他的文字來讀懂一個民族的過去與現在、歷史與未來,以及特有的信仰與民族精神,不斷拉近故土與故土之外世界的距離,借以來消除、化解兩個世界之間的隔膜與不解,誠如學者張建鋒所言,“羊子是以羌民族的一個分子來書寫本民族的心靈史的,遠比那些羌區(qū)的‘過客來得真切。他的詩中有自己的東西,這是他人難以企及的,也是別人無法替代的。”[ 楊國慶:《從遙遠中走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3年,第80頁。]不難想象,在故鄉(xiāng)的那片雪域之上,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故土風景,這里有的盡是與大自然彼此敬重、相互融合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生態(tài),而這些恰恰是雪域世界最富魅力之所在。

        出生在雪域高原上的羊子,自小就在與大自然的零距離接觸中長大,他傾心于自然世界所給予自己的一切,對自然萬物的生態(tài)關切是與生俱來的。從羊子詩的字里行間,我們依稀可辨出詩人對于自然生態(tài)的關注與用心。從一開初,詩人注重的就是順應人自身的一種天性,“從詩歌的盡頭,從天空對面的那片草地。/我坐在祖先的牛毛帳篷內喝著才擠出來的羊奶。/幾乎是一種嗜好。我喜歡羊奶,勝過牛奶,馬奶和狼奶?!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31頁。](《草場》)就“我”而言,既不愿意如遠房親戚“矮子”一般,本來喜歡的是“牛奶”,卻隨他爸改了自己的初衷,“他喜歡狼奶,是從他爸爸狼眼一樣的厲喝聲中開始的。/其實,矮子喜歡牛奶。/矮子媽媽的手尚未離開??柘履歉睗L大紅白的奶頭/先前沒有瘸腿的矮子早就守候在奶桶的旁邊了。他要喝第一碗散著母牛體溫的奶。這是他的嗜好?!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31頁。]也不愿意像“父親”一樣,盡管“我是兒子,我應該從父親喜歡喝的馬奶那里學會習慣和模仿。/但是,我的心里始終拒絕著大霧中的這種模仿。/我喜歡更加柔軟的羊奶。更加細膩的羊奶。”[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32頁。]畢竟在“我”看來,“父親是父親。我是我。我父親總是不說話。/父親喝著馬奶,像牛毛帳篷,拒絕著外面遙遠的草場。/我喜歡遙遠的草場。左一抹江流,右一叢山丘,前一片白云,/后一方悠遠的草場。腳步比駿馬更加熱愛的草場?!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33頁。](《草場》)可見,詩中的“我”自始至終固守這種與生俱來的自然“天性”,一切都那么的自然而然。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詩人羊子對故土世界中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一種自覺的關懷與真誠的思考。

        在詩人羊子多數的詩篇中,其集中刻畫的是地處雪域高原的故土世界——古老羌民族世代繁衍在這片神奇的大地上,以及活躍在這地域內的其他種群。如上所述,一個人如此恪守“天性”,其在某種意義上遵從的是一個民族特有的性格特質,可以說,“小我”是詩人書寫古老羌民族“大我”的一個縮影。不言而喻,深居雪域的古老羌民族,世代繁衍在高原山谷之間,千余年來的文化積淀,孕育出他們堅韌、善良和悲天憫人的精神品性。長期以來,他們滿懷著對世界、對土地、對冥冥之中自然力量的虔誠與崇敬,將自然界中的每一生命體都視為賦有靈性、有情感的生命存在,不論是動物、植物,甚或是雪山、草場、石頭等等,他們近乎與自然形成某種默契,彼此之間似乎有了互相依賴、彼此共存的“自然契約”。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對大自然始終保持著一種由衷地的敬畏與感激。在詩人看來,生長于荒野的羚羊,長期與大自然相濡以沫,其生命本身飽含著與大自然契合的“密碼”,“高山冰川邊沿的青草探出了頭,一棵一棵。/星星點點的新。星羅棋布的嫩。/永生的想象在羚羊的血液里嘩嘩地流淌。/在母羊唯一的胎盤里嘩嘩地流淌。/羚羊?,F在的羚羊。威嚴野生的羚羊?!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2-3頁。](《羊的密碼》)羚羊在自然母體中孕育,其身上流淌著與自然母體如出一轍的血液。

        不可否認的是,雪域羌民族正是在與大自然的休戚與共中實現了肉體與靈魂的雙重升華,“從羚羊到羊,終于/大片大片,大群大群,飄忽在遼闊的天空之下,/與祖先的心愿和身影在一起,云朵一樣雪白,寂靜,/流水一樣婉轉,清澈。羊,野性的生長,/穿過森林和山崗的一塊塊綠地,自由而自然,抒情,/與祖先的情感和思想在一起,浩浩蕩蕩,安安心心,此起彼伏,/完成與人的交會。羌——羊人相生。/告別高居,拉開家園的序幕,這些羊和這些祖先,/成為東方大地上可以永遠記憶、追尋和相會的終極家園的主人。/從此不再分別,羊與人,從此不再與天地對抗,生疏與怨懟。/兩種生靈合一,走出朝不保夕的生存。/在共同的天地合共同的時間中沐浴同一片天光的啟諭和牽引,/這些羊和這些祖先踩著青草的節(jié)拍,行走在江河寬廣的源頭,/文明與野蠻分手的開端,族群遺傳的一個淵源,一個基因,/在未來的仰視與追思里,成為璀璨的藝術和生活的方式?!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4-5頁。](《羊的密碼》)從“羚羊”到“羊”,從“羊人相生”到“羌”,古老的雪域民族完成了自我的完美轉型,但在這一過程中,羌民族始終不渝地恪守與自然共存的那份“契約”,他們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世世代代,生生不息??v使如今這物欲橫流的物質時代,他們依舊堅持那份源自民族內在世界既有的真誠與對話?!吧颀愒诨璋档臅r光中模糊了面容。/藍色炊煙一遍遍親吻、擦拭已經皈依的家族心靈。/我的神龕是家的神龕。家的神龕是我最早心靈的皈依。/在崖峭石壁之上與修砌的家渾然一體。/……/我的房頂供奉著相同的神龕。羌的納薩。家的神壇。/也是我,一個族人,在家的懷抱中完成的精神去向。/木比塔拂著云綢,微笑著走過三女兒建立的人間。白石蕩漾著神族所有的靈光與永恒的祝福。/柏枝順著霞光,鋪成熏香的路,恭請?zhí)焐翊鬼匆姟?一個矮矮的身體與身邊的親人深深地跪了下去。/在無限感激的虔誠中,敬獻出最美的頌辭和最大的羊頭。/百靈鳥牽著布谷鳥的手,從群山飛向大海,飛回群山。/所有的鷹鷲無影無蹤。所有的熊膽失去了沖動。所有的群山散發(fā)著菜園的氣息。羊群潔白而肥美?!盵 楊國慶:《汶川羌》,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18-19頁。](《供奉》)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人們,相信自己和族人時刻被自然神靈所庇佑,因而,他們不僅對神秘的自然存有天然的敬畏,同時對于自然所賦予的一切心存感激。在某種層面上,雪域高原里的人們與自然萬物心性相通,他們之間的互動相得益彰,取舍有度。

        結 語

        從詩人成長的環(huán)境來看,深受古老羌文化和漢文化雙重滋養(yǎng)與影響的羊子,并非一味迷戀于書寫雪域民族的神性存在,而是將個人的創(chuàng)作視野聚焦于現實世界里所發(fā)生的人人事事,加上其又長期生活工作在川西北兼容性、多元性并存的文化環(huán)境之中,使其越發(fā)專注于雪域世界普通人與情的抒寫與表達??v觀詩人羊子近些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我們可以發(fā)現,羊子言說的依然是那片被外界賦予神秘色彩的雪域高原,可以說這是詩人有生以來難以割舍的地域做派的傾力呈現。身體力行的詩人羊子,一直行走在川西北的大地上,其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是他生命中最大的精神財富,也是其不斷言說雪域民族的動力源和資源庫。緊貼大地、靠近靈魂寫詩的羊子,他的筆尖時刻涌動著一股熱情,不論《汶川羌》還是《靜靜巍峨》,都以無比真誠的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古老羌民族那種難以釋懷的款款深情。顯而易見,這些詩歌呈現的不是常人的輕言碎語,而是詩人真切關注故土、用心傾聽羌民族那發(fā)自肺腑的深沉呼喚的心聲。在很大程度上,詩人羊子骨子里有股古代讀書人的文士風度,始終有一種“經世致用”的理想情懷。他以歷史的眼光來觀照雪域世界既往的曾經歲月,力圖展現原本較為封閉的“岷的江和山”自進入現代以來所顯現出的改變與新生,進一步彰顯了古老羌民族那種與生俱來的生命虔誠和淳樸善良的自然人性,從而讓外面世界的人們看到雪域世界神秘之外的另一副面孔。同樣,詩人羊子在個人創(chuàng)作中有一種情感傾向,即觀照當下雪域高原的社會現狀,特別是隨著現代化的不斷深入,工業(yè)化、市場化的發(fā)展模式打破的不僅是雪域世界既有的自然生態(tài),更重要的是固有的社會生態(tài)也正在悄然發(fā)生著改變,盡管信仰依然,虔誠依舊,但面對潮涌般的社會大潮,古老羌民族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現實困境與尷尬。在某種意義上,詩人這種情感指向的背后飽含深意,這些將會不斷觸發(fā)人們去思考。

        責任編校:鄔彥姝

        猜你喜歡
        人類
        顫抖吧,人類
        哈哈畫報(2022年4期)2022-04-19 11:11:50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會成長起來嗎?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6:54
        人類沒有進化好
        人類過去長啥樣
        出發(fā)!去最北人類定居地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共建“人類之眼”
        人類,快醒醒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不卡的av网站在线观看| 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观看|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日本| 日韩一区二区av极品| 永久免费人禽av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精品久久杨幂国产杨幂| 人妻中文字幕在线一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久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xa片|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日本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第八页|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精品国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69视频|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高潮|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亚洲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伦理| 18禁真人抽搐一进一出在线| 国产精品主播视频|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对白| 精品卡一卡二卡3卡高清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h国产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免费看| 亚洲第一区二区精品三区在线 | 青青草免费手机直播视频|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五月天国产精品|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