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滿昌 劉浩 郭珠萍
丘陵地區(qū)節(jié)水安全高效蔬菜生產技術集成與推廣
姚滿昌 劉浩 郭珠萍
導讀:針對儀征丘陵地區(qū)蔬菜生產缺水、技術應用模式單一,部分地區(qū)仍依靠大水大肥增加產量、噴灑高濃度農藥保持生長、投入超負荷勞動力促進效益,產品果形差,品質低,效益少,而且容易污染環(huán)境等問題,開展了丘陵地區(qū)節(jié)水安全高效蔬菜生產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集成了省工節(jié)本節(jié)水安全蔬菜生產技術體系,推廣了“兩網一灌”(防蟲網、遮陽網、低壓滴灌)、小型機械(起壟機、綁蔓機)、水肥一體化(低壓管道、施肥器、滴灌帶)、病蟲害控制(黃粘板、太陽能殺蟲燈)等核心技術,具有省工節(jié)本,提高效益的作用。
“兩網一灌”應用技術
為促進集成成果轉化和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廣,儀征市蔬菜生產辦公室將推廣工作中心由村級分散菜農向更加緊湊型的園區(qū)種植戶轉變,側重機制創(chuàng)新,培育逐級專業(yè)技術隊伍,探索形成“專家(農村實用人才)—基地—農戶”的科技推廣模式,形成“市、村、園區(qū)”三級聯動科技推廣應用隊伍。根據區(qū)域蔬菜生產特色、鎮(zhèn)(辦)發(fā)展特點以及銷售主打品種等因素,形成特色鮮明的培訓工作。重視發(fā)揮丘陵地區(qū)節(jié)水安全高效蔬菜生產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集成省工節(jié)本節(jié)水安全蔬菜生產技術體系,推廣了“兩網一灌”(防蟲網、遮陽網、低壓滴灌)、小型機械(起壟機、綁蔓機)、水肥一體化(低壓管道、施肥器、滴灌帶)、病蟲害控制(黃粘板、太陽能殺蟲燈)等核心技術,擴大示范效應,將科技興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包括技術路線、開展的技術研究、實施的核心技術、配套技術、集成的技術體系及創(chuàng)新點等。
以蔬菜高效生產為目的,引進熟化省工節(jié)本節(jié)水和安全高效技術或裝備如防蟲網、遮陽網、噴滴灌、黃粘板、殺蟲燈、施肥器等,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率,營造適宜蔬菜生長的的環(huán)境,集成丘陵地區(qū)省工節(jié)本節(jié)水和安全高效蔬菜生產技術并示范推廣,從而達到安全、優(yōu)質、高產和高效。
3.1 新品種引進與高效栽培配套技術研究
①新品種引進 項目引進了抗熱605小青菜、988莧菜、寒青韭菜等6個葉菜類蔬菜新品種,金棚8號、金陵紅玉、蘇椒14號等8個茄果類蔬菜新品種,博美4號、揚大1號、84-24等7個瓜類新品種。
②高效栽培模式 集成了伏夏小青菜生產技術、番茄吊蔓長季節(jié)栽培技術、黃瓜越夏抗熱抗病栽培技術3項高效栽培技術。
3.2 丘陵地區(qū)蔬菜省工節(jié)本節(jié)水集成創(chuàng)新研究
①形成“兩網一灌”核心技術 a.防蟲網的選擇與安裝。以6 m或8 m寬鋼架大棚為載體,通過在兩側卡槽安裝1.2 m寬40目防蟲網與外界進行隔離。
②遮陽網的選擇與安裝 在大棚棚膜上方,覆蓋遮陽網進行降溫。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中、強光性蔬菜于夏秋季生產,根據光照強度選用銀灰網或遮光率45%的黑色遮陽網。芹菜、芫荽以及蔥蒜類等喜冷涼、弱光性蔬菜于夏秋季生產,以選用遮光率較高的黑色遮陽網覆蓋為主。全天候覆蓋的,宜選用遮光率低于40%的網,或黑灰配色網。
③滴灌設備的選擇與安裝 滴灌設備一般由首部、支管和毛管3部分組成。支管選擇50#軟管,毛管選用20#三孔滴管帶。首部應該安在水源附近即接在田頭的水管上,支管與毛管之間用50#轉20#的三通連接。支、毛管的走向和行距按照地形、水源及蔬菜種植模式來設置。
3.2 明確了低壓管道、噴灌系統(tǒng)、施肥系統(tǒng)集成應用的原理與技術,確定施肥制度,顯著減少人工、肥料投入
①篩選出適合本地蔬菜栽培的水肥一體化設施 保護地栽培、露地瓜菜種植、大田作物栽培一般選擇滴灌施肥系統(tǒng),施肥裝置保護地一般選擇文丘里施肥器、壓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已篩選出菜農比較容易接受、適宜推廣的文丘里施肥器類型。
②集成體系安裝與使用 將文丘里施肥器安裝在田頭低壓管道上,并將出水口與噴灌帶首部50#軟管相連,形成水肥一體系統(tǒng),每次灌溉施肥前,將肥水管理中所需肥料溶解到較大的塑料桶中,施肥器的進水管道要達到塑料桶的底部,施肥前先灌水20 min。施肥時關閉水閥,同時打開文丘里施肥器上的開關,施肥時間控制在30 min,當塑料桶內肥液吸完后,應清洗5 min后再關閉施肥器開關,同時打開水閥繼續(xù)灌水20 min,沖洗管道中殘留的肥液。
③確定施肥制度 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和傳統(tǒng)施肥技術存在顯著的差別。根據種植作物的需肥規(guī)律、地塊的肥力水平及目標產量確定總施肥量、氮磷鉀比例及底肥、追肥的比例,按照不同作物生長期的需肥特性,確定追肥次數和數量。追肥必須是可溶性的肥料,如補充磷素一般采用磷酸二氫鉀,注意微量元素肥料一般不能與磷素追肥同時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鹽沉淀,堵塞滴頭或噴頭。實施微灌施肥技術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為常規(guī)施肥的50%~60%。
3.3 完成了病蟲害的多項控制技術研究
①黃板對害蟲的控制作用 研究表明,春夏季在蔬菜種植區(qū)內每667 m2懸掛40~60塊黃板,可以顯著地減輕蚜蟲、煙粉虱等害蟲的為害,每茬可減少農藥使用次數2次。
②防蟲網對害蟲的隔離作用 40目的防蟲網對菜青蟲、小菜蛾有一定的阻擋作用,60目防蟲網對煙粉虱的阻擋作用達到95%以上。
③殺蟲燈對害蟲的控制作用 每10 005~13 340 m2安裝1盞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等,能有效誘殺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小菜蛾、菜螟等害蟲,降低田間產卵量、減少害蟲基數、減少農藥殘留。
3.4 實施的核心技術、配套技術、集成的技術體系等
①針對儀征丘陵地區(qū)蔬菜生產特點,建立省工節(jié)本節(jié)水和安全高效蔬菜生產技術體系 綜合應用低壓管道、噴灌系統(tǒng)、施肥系統(tǒng)等水肥一體化技術體系。以鋼架大棚為載體,通過兩側安裝防蟲網隔離,頂部使用遮陽網覆蓋降溫,內部使用低壓噴滴灌保濕,促進無公害葉菜的優(yōu)質高效生產。利用滴灌系統(tǒng)中的水為載體,將配制好的肥液適時、適量、準確地隨水輸送到植株根部土壤中供其吸收,提高了灌水量、灌水時間、施肥量、施肥時間的精度,達到了水肥同步、集中供給、一次投資、多年受益的目的。同步大力推廣黃板誘殺、太陽能殺蟲燈、防蟲網隔離等物理防治,加大省工節(jié)本機械的引進與推廣。
②項目形成了“兩網一灌”(防蟲網、遮陽網、低壓灌溉)與施肥系統(tǒng)綜合配套使用技術。
3.5 創(chuàng)新點
集成“兩網一灌”伏夏葉菜安全高效生產技術體系;集成水肥一體化技術體系,并在丘陵地區(qū)大力推廣;形成“一種早熟絲瓜品種春季高效種植方法”發(fā)明專利。
項目實施后,在經濟效、社會效應、生態(tài)效果方面產生了顯著影響。經濟效益方面,推廣應用總面積達到6 670 hm2,新增規(guī)模產值1 000多萬元。社會效應方面,多數菜農了解掌握了集成技術,很多農民合作組織、示范園、種植大戶主動觀摩和學習,自籌資金在自產區(qū)用上“兩網一灌”、水肥一體化、機械開溝、起壟技術和捆綁吊蔓技術等,使農業(yè)科
姚滿昌,江蘇儀征市蔬菜生產辦公室,真州東路56號,211400
劉浩,儀征市蔬菜生產辦公室
郭珠萍,儀征市陳集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