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山
西寧金座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探析
蔡春山
西寧金座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建筑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對施工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式的研究與探索,目前,已經有很多新型施工技術迅速被應用起來,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其中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就是一項已經獲得廣泛應用的新型技術之一,彌補傳統(tǒng)注漿施工技術中的不足,同時加大了水泥灌注的強度,提高建筑工程結構性能,并且采用機械化施工措施,降低人工勞動量,省時省力,提高施工效率。目前,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已經成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點研究應用的對象。
建筑企業(yè);灌注樁后注漿;技術應用
灌注樁施工技術已經在各大沿海城市中得到廣泛運用,因為其噪聲低、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而且還不會發(fā)生擠土的現(xiàn)象,所以在沿海地區(qū)的很多道路橋梁以及高層建筑物中都可以很好的被利用。但是隨著我國大型建筑物的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對樁基礎的承載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處理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化的需求了。通過采用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可以對樁底沉渣,樁端持力層以及樁周泥皮等起到很好的固結、填充、壓密以及滲透的作用,從而大大提高樁的承載力,防止其變形,還可以有效節(jié)省開支。
經過不斷對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研究,近些年該施工技術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完全可以有效的替代傳統(tǒng)的注漿施工技術,在強度方面也有所提升。傳統(tǒng)的注漿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會常出現(xiàn)泥皮、樁基沉渣等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可影響建筑結構性能,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得不到保障。灌注樁結構性能低,會導致建筑物長期投入使用后慢慢出現(xiàn)變形、平移情況,并且極容易破損,不僅建筑企業(yè)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同時,人們群眾的安全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脅。而新型的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則是針對解決泥皮、樁基沉渣等問題進行解決與完善,從注漿技術施工的細節(jié)到施工原理等方面都有研究與創(chuàng)新,提高灌注樁結構性等,保證其穩(wěn)定性,是提高建筑物安全性、穩(wěn)定性的關鍵措施。
2.1 布設、預埋注漿管道
該工程中,注漿管是選用以壁厚為0.3厘米、長度為3厘米的鍍鋅鋼管為管材,數量為6根。安裝流程為:首先,安裝樁體底層回路管道,注漿管需要2根,并利用專用的彎頭和彎管進行連接,形成回路,兩根注漿管分工不同,一根是用來進漿,一根用來溢漿;其次,進行高壓止?jié){閥和溢漿安全閥的安裝,高壓止?jié){閥需要安裝在進漿管上,溢漿安全閥需要安裝在溢漿管上,保證安裝質量符合使用標準;最后,在樁身處安裝聲測管,需要4根注漿管,仍采用專用的彎頭和彎管進行連接,安裝成2組替換壓漿管到。鋼導管注漿后的強度、截面與豎向主筋的強度、截面相等,有替代作用。
2.2 注漿管的制作與安裝
注漿管連接分為兩種,一種是絲口連接,另一種是焊接連接,前一種存在滑絲以及連接后線管不垂直的現(xiàn)象,第二種雖然牢固性比較好,但是會因為操作不當而造成線管燒壞,出現(xiàn)沙眼的現(xiàn)象。注漿管數量的設置要根據樁徑大小進行設置。在樁徑大于1200mm時要設置三根注漿管,當樁徑小于1200mm時則設置兩根,并且要嚴格按照鋼筋籠圓周對稱設置,進行連接和焊接時必須要牢靠。一般注漿管的制作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注漿管上部的接頭、注漿管中部的直管以及注漿管上部的花管。鋼筋籠的安放關系到注漿管的安裝情況,鋼筋籠應該放在孔底,而注漿管頭距離孔底30cm~50cm最為合適。注漿管上端應要稍微高出地面一點,端頭必須封固牢閉,防止雜物進入。注漿閥外要設置保護層,防硬物刮壞管閥。在成樁以后要做好成品保護,避免人為或自然原因破壞注漿管頭端。
2.3 壓水實驗操作
灌注后注漿施工后的第七天可進行壓水實驗操作,注漿管路、單向閥是本次實驗的主要對象,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還需要將周圍的泥漿、混凝土以及沉渣等仔細進行清理。在實驗中,由于擴孔系數和樁端的塌孔較大,所以盡量在灌注漿施工前進行壓水實驗,以有效保證足夠的注漿能沖開覆蓋的混凝土。該實驗需要嫻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對管路疏通情況、沖破壓力值等進行準確的記錄。
2.4 注漿施工
在注漿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注漿質量,才能夠有效保證建筑工程灌注樁后注漿施工質量,保證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在實際注漿過程中,注漿總量和注漿壓力均達到設計要求,操作人員應結合壓水試驗結果,結合土的類別、土的飽和度、地層巖土性狀、樁的長度等因素適當調整,并通過現(xiàn)場試注漿最終確定。樁端注漿應對同一根樁的各注漿導管依次實施等量注漿;對于群樁注漿宜先外圍、后內部。
以鄭州會展賓館為例,它占地面積約為29000m2,總建筑面積約225000m2。主樓高280m,地下有3層,采用樁筏基礎結構,基礎樁為鉆孔灌注樁,一共646根,其中主樓基礎樁292根,有效樁長48m,裙房基礎樁354根,有效樁長23m。沉渣厚度小于100mm,最小成孔直徑不大于1000mm。由于各方面原因,這種類型的樁存在樁底沉渣以及樁側泥皮的現(xiàn)象。使單樁承載力下降,對灌注樁進行后壓漿加固后,可以消除沉渣和泥皮現(xiàn)象,從而還可以提高承載力,降低工程造價。在實際施工中表明,采用后注漿工藝可以提高20%~50%的樁基承載力,所以得到廣泛使用。在工程前期對后注漿和沒有進行注漿的單樁進行極限承載力檢測,分別選取抗拔樁及抗壓樁。
總而言之,后注漿技術能對樁沉渣、泥皮等起到固化作用,并對灌注樁樁體起到了增強的作用,可有效提高灌注樁的穩(wěn)固性。除此之外,灌注樁后注漿技術為施工工序減輕了難度,有效縮短建筑工程灌注樁施工工期,對企業(yè)的長期發(fā)展和經濟效益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
[1] 劉慶明. 建筑工程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分析[J]. 建筑知識,2016,05:64-65.
[2] 王峰.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策略[J]. 山東工業(yè)技術,2016,24:110.
[3] 孔祥潛. 灌注樁后注漿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 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