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穎
詩意宏村
◎邸穎
我國是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國,而我國各地的特色建筑更能代表一個時代,一段文明,一段歷史!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的宏村,被譽為“畫中的村莊”。宏村始建于南宋,至今800余年。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有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均精雕細鏤、飛金重彩,被譽為“民間故宮”。
宏村不同風格建筑的代表,勾畫出幾百年來生活在那里的民居生活的變化,承志堂、敬修堂氣度恢宏,東賢堂、三立堂等古樸寬敞,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的內(nèi)涵。今天的人們,可以從精細的建筑設(shè)計與室內(nèi)裝飾上,看到當時人們生活的內(nèi)容,官員家的風格,買賣家、鹽商、茶商以及百姓家的樣子,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在官員家,大廳上懸掛的木牌上,雕刻著官員朋友給老人拜壽的場景,情態(tài)逼真,雕工精湛,無不彰顯徽派建筑的精髓。
村子里居住的居民,主要是汪姓家族,因為他們當年對朝廷有貢獻,所以得到皇帝賜姓,幾百年來仍然延續(xù)著汪姓家族的血脈。
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xiāng)村”,再恰當不過了。村子因為有了水而充滿了靈氣,水流過所有家的門前。村子的美更多來自于南湖和月沼。村子中間有一個湖,稱為月沼,建于明永樂年間,據(jù)說是請風水先生“遍閱山川,詳審脈絡(luò)”后幾經(jīng)修繕而成。岸邊的建筑曾是一張郵票的素材地。南湖靠村邊的一側(cè),配中間的拱橋,百年的老樹,更加有韻味。平滑似鏡的月沼,碧波蕩漾的南湖,增加了宏村的淳美與靈秀!
宏村是徽派建筑的代表。我是帶著一份特別的情感來到這里的,是因為一份朋友的故鄉(xiāng)情,我要用我的眼睛告訴她,她的故鄉(xiāng)是這樣的美。
宏村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是商業(yè)化的村子了,村子被一家旅游公司承辦管理,進村要買門票,村中80%的房子都成為了店鋪,賣工藝品的,賣小吃的,開飯店的……普通人家都成為了家庭旅店。
車子剛停村口,一群婦女就圍過來爭搶客源。我們就這樣被一位60多歲的老人帶到了她的家——敬德堂。好!竟然是一處有名的景點。一棟四合院式的房子,左邊是有著300年歷史的老宅,右邊是翻建的新房。我們選擇了二樓那個最大的房間。院子一側(cè)還有一間平房。女主人招待嫻熟,男人在廚房烹飪,老房子里坐著一位90多歲的老人,一個智障的男孩子,應(yīng)該是他們的孫子吧。我猜測,一定是村子近親結(jié)婚的產(chǎn)物。聽到男主人與女主人吵了嘴,我心有些不爽,想換一家,老公說:“住哪里都是住,我們?nèi)斣谶@里行善了!”
住在這樣的地方,你可以近距離地了解當?shù)厝说纳顮顩r。聽男主人介紹,這里早在90年代初就已經(jīng)開發(fā)成了旅游區(qū),現(xiàn)在已經(jīng)形成體系,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我在想,旅游業(yè)的興旺,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可同樣也打破了小村莊應(yīng)有的寧靜。他們究竟喜歡不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呢——男人整天綁在廚房里為絡(luò)繹不絕的游人做吃的,女人不停地到村外找客源,老人和孩子或許也沒有個清靜的去處。
在敬德堂,我們品嘗了徽州的代表菜肴——臭鮭魚、竹筍燒肉,是地道的安徽普通家庭里烹飪出的那種味道。這時,女主人又請進兩組客人,一組是從合肥來的3個人,一組是杭州來的4個少女,哇!小清新的代表。我喜歡這種感覺,大家成為臨時的鄰居,各自代表了某種文化。在我們這些人中,有來度假放松心情的,有走浪漫情調(diào)的,有純粹是來體味生活的。
因為剛從黃山上下來,身體很疲憊,飯后,簡單地游走一下,就回房間休息了。坐在二樓的平臺上,望著夕陽西下,品味在黃山迎接它的日出,在宏村看它休息,別有一番意味。白天村子里游人很多,傍晚后就顯得分外的寧靜,人們都說宏村的早晚景色才是最美的,我信了。喜歡此時的安靜,合肥人在院子里喝酒聊天,我們在房間里可清晰地聽到,感覺很像上世紀80年代住平房的時候,夏天鄰居們在院子納涼聊天的感覺,這種難尋的“原生態(tài)”情景,又如穿越一樣令我們回到了兒時。很想加入進去閑聊,而老公的鼾聲則讓人對啥都沒有興趣了。
我們喜歡與別人分享,老公把買到的藍莓與大家分享,小姑娘吃得津津有味,第二天早餐的時候,我們聊的很好。他們給我們講安徽人的生活習慣,講他們所了解的東北。哪里的人就代表了這個地區(qū)的某種性情,這種是一個地區(qū)所生養(yǎng)出的共性,日子久了都有一種專屬的特質(zhì)。我們從3個合肥人的嘴里了解了安徽,從4個杭州少女的嘴里了解了浙江,他們也從與我們短暫的接觸中了解了沈陽。
從浙江進入安徽境內(nèi),路旁的房屋大多都是白墻黑瓦,高起的圍墻。據(jù)說這高起的圍墻是辟邪之用。我很好奇,為什么建筑物要如此統(tǒng)一?如果某個家庭要追求個性呢?但這種完全一致的建筑,著實讓人感覺到安徽人的團結(jié),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世世代代,幾百年不變。
而宏村的建筑特色,更是徽派建筑典型的代表,族人、家族的戒律,家風、家規(guī)的嚴格,汪家祠堂就能說明一切。這種建筑形成的文化,完完全全涵蓋了民族生活的傳統(tǒng)特點,而今天我們所居住的房屋,又在哪里可以看到這種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呢?
特殊的環(huán)境氣候與自然特點,以及生活習慣,使這里的人大多長壽,女主人說她的姥姥活到90多歲還在下地勞動。他們的生活很簡單,即使這樣經(jīng)營家庭旅店,也是井井有條,勞作有序。如果沒有外界的打擾,那日子對于他們來說更是寧靜和平和的。村里村外兩個風格,他們好似被那道村口的大門給攔住了自由,在這里守候著屬于他們的世界,這個世界只是來自外面的游人,告訴游客,這些建筑的歷史,曾經(jīng)的古老故事。
村子里來的游客里有這么幾種人:熱愛攝影的,學校組織學生來畫畫的,小清新姐妹一起出來游玩的,各種年齡不同的游人。村子里商人租住的店鋪,銷售著藝術(shù)品。走近一家硯臺店,硯臺都是店主自己制作的,老公讓店主人幫選一個,店主說這要看自己的感覺。這是與石頭的緣分,我感覺到內(nèi)心與這石頭缺少緣分,自然就沒有興趣。
比別人起得早,就能看到更多的風景。在狹窄的胡同里游走,更像是在捉迷藏,每次從敬德堂出來都要幾經(jīng)打聽才能走回原處。就這么隨便地走到了南湖,周圍群山環(huán)抱,綠樹水映,風景如畫。我喜歡在這里等待朝陽,因為它能給人以希望。晨曲中的宏村,恬靜,仿佛這個世界里就這樣靜靜的,永遠沒有喧囂,永遠與世無爭。
村子里的人,或在河邊洗菜,或沖洗水桶,這景象很古老,無疑是一種遠離現(xiàn)代生活狀態(tài)的真實,他們的生活就這樣的樸實而珍貴,人們喜歡到這里來,體味這種古樸的美與純真。如果他們的生活不被商業(yè)性的旅游業(yè)打擾,那人們所能見到的才是更加真實的他們。而今,在堅守那份純樸生活內(nèi)容的同時,更多地是沾染了銅臭味道的經(jīng)營,就如同我?guī)团魅藫焱?,她卻說:“你這樣做,我就不好意思了!”
太陽在山巒那邊噴薄升起,晨曦的月沼映襯著那些白墻黑瓦房,如畫美景,網(wǎng)絡(luò)照片再一次變成了真實的景象。而此時,我們眼里閃現(xiàn)著的這幅圖畫,儼然成了明信片!
那些攝影與繪畫愛好者,正專注著自己喜愛的內(nèi)容,把眼前的美景迅速變成一幅藝術(shù)品!
村子里漸漸熱鬧起來了,回到住處用過精心做成的早飯,我們到村里郵局準備為朋友發(fā)出一張宏村的明信片。已經(jīng)是上班時間,仍沒有開門,車馬上要開了,我們只能略帶遺憾的出發(fā)了。在車上,我用幾分鐘的時間,勾畫出了車窗外面的一棟建筑,感覺還不錯,早知道自己這么有才,應(yīng)該昨天就找一個美景,像那些畫畫的學生一樣,像模像樣地裝一裝相!
帶著一份心中的純樸,和我所向往的寧靜的生活,離開了宏村。雖然,宏村已不再有真實的寧靜,而我的心,依舊渴望在我國的土地上尋找到如這樣的一片凈土,那是少有人發(fā)現(xiàn)的村落,當我們到達時,他們會如迎接遠方的客人一樣熱烈地歡迎我們,而不要夾雜著太多的物資的誘惑!我想,那才是最純樸的中華民族村落里的中國人啊!
(責任編輯 冷杉)
● 邸穎,遼寧省沈陽市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林業(yè)》雜志編輯,北美文學論壇駐站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