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明 王 鑫 劉 洋
防止小麥在地上籠金屬表面霉爛的對策研究
◎唐乾明 王 鑫 劉 洋
如何防止小麥在地上籠金屬表面霉爛,本文作者組織四川省內江國家糧食儲備局根據地域特點,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防止小麥地上籠金屬表面霉爛的試驗,分析了小麥霉爛原因;得出了在地上籠鋪防曬網,無小麥霉爛結塊,節(jié)約費用,不影響通風效果的結論。
小麥儲藏 鋪防曬網 防止霉爛結塊
隨著儲糧設施不斷增加和完善,儲糧技術的推廣應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通過地上籠對糧食開展均溫、降溫、降水通風作業(yè)后,地上籠表面糧食存在板結霉爛。針對存在的問題,四川內江國家糧食儲備庫近年來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下面就該庫開展儲糧防止小麥在地上籠表面霉爛的試驗作簡要介紹,以期拋磚引玉,與同行商榷。
(一)自動分級。入庫時,小麥在散落的過程中,不同質量的糧粒、雜質因散落性不同而在不同部位聚集,這樣就造成了同一糧堆中不同部位的糧食質量不同。小麥在形成糧堆時的自動分級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從頂部到底部各個部位的組成部分呈現(xiàn)出有規(guī)律的分布,由于地上籠形狀凸起,周圍破碎粒、輕浮夾雜物、雜草種子底部比頂部多。
(二)導熱系數。糧食的導熱系數大約在0.177~0.234W/m·k之間,較小的導熱率決定了糧堆是熱的不良導體,而冷軋鋼板的導熱系數大約在45W/m·k左右,導熱快,是熱的良導體。這極易導致糧堆與地上籠之間濕熱擴散和濕熱循環(huán),使儲糧發(fā)生板結、結露。
(一)微生物。雜質聚集易產生微生物。糧食微生物分解糧食有機質的能力強,呼吸強度大,釋放熱量多,進而產生水汽,使糧粒吸附在金屬表面,是造成小麥霉爛原因之一。
(二)害蟲。雜質聚集易產生害蟲。害蟲分解糧食有機質的能力強,呼吸強度大,釋放熱量多,進而產生水汽,使糧粒吸附在金屬表面,是造成小麥霉爛原因之二。
(三)入庫時間。小麥入庫時間一般為夏季,氣溫高、糧溫高。當外溫持續(xù)不斷地高于糧溫時,糧堆內部的空氣就產生一個緩慢而不間斷的定向流動,使水分從溫度高的部位轉移到溫度低的區(qū)域,而達到飽和狀態(tài),這時低溫的糧粒表面就發(fā)生結露,產生水汽,吸附金屬表面,是造成小麥霉爛原因之三。
(四)機械通風。雜質較多部位,孔隙度較小,在降溫、降水過程中,也因空氣阻力的加大,使風速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造成局部溫度、水分偏高,形成溫差,突破露點溫度,產生發(fā)熱結露霉爛。
(一)倉房。基建房式倉,小青瓦屋面,建于1992年,長 22.50米,寬 17.50米,糧堆高度5.00米。倉內安裝有成都精密數控廠冷扎鋼板制作的 “地上籠”兩組,每組進風口存氣箱分配后一機三道,即 “Ψ”型。
(二)設備。離心式風機。由資中勁風公司提供4-726c離心式風機,功率7.5kw。
風速測定儀。由泰克曼電子儀器控股有限公司提供TM826分體式風速計,測量精度±3%± 0.1dgts。
(三)設施。防曬網。防曬網主要具備抗拉力強、耐老化、耐腐蝕、輕便等性能。
(一)儲糧狀況
1.試驗倉。17號倉,小麥2014年7月入庫,數量1600噸,雜質0.8%,水分13.0%。倉內常規(guī)散存。
2.對比倉。9號倉,小麥2014年7月入庫,1590噸,雜質0.7%,水分13.1%,倉內常規(guī)散存。
(二)試驗方法
1.試驗倉。防曬網一破二,鋪在地上籠上,將防曬網兩邊壓在地上籠底邊,防止防曬網脫落,并且再壓在地上籠下面,同時把防曬網拉開,在通風時阻力小一些。
2.對比倉。不鋪設任何設施,地上籠上直接堆放糧食。
(三)通風阻力對比試驗
為了判定鋪蓋防曬網后是否影響通風效果,糧庫進行了對比試驗。
1.試驗倉
2.對比倉
通過對比試驗表明,試驗倉和對比倉糧面風速測定值變化很小,用防曬網鋪蓋地上籠后,對通風沒有造成阻力,不影響通風效果。
2017年2月15日出庫結束,試驗倉鋪蓋防曬網的地上籠沒有小麥霉爛變質結塊。對比倉沒有鋪蓋防曬網,地上籠上小麥局部霉爛結塊,造成小麥損失,地上籠銹跡斑斑,結塊清除困難。
通過對比試驗表明:鋪蓋防曬網的倉,地上籠上無小麥霉爛結塊,地上籠也沒有生銹,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確保小麥儲存品質;減少糧食保管損耗;節(jié)約費用支出。同時,地上籠鋪蓋防曬網,不影響糧食熏蒸和通風效果,從而確保了糧食儲存安全。
(作者單位:四川內江國家糧食儲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