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孫煜程(1998.12-),男,浙江紹興人,浙江省紹興市第一中學高三(6)班學生,指導老師:張潔慧。
心若沒有棲息之處,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內心的云白風清即是心靈的凈土,是內心最好的歸宿,是靈魂的棲息之處,是一切外在喧囂與名利爭奪后內心最原始的呼喚,是一切歸于寧靜后放松自我的“搖籃”。在這片土地上孕育著最能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感,蘊含著內心最真實的呼喚,也是每個人真性情的自然抒寫與流露。而只有在這片真正屬于自己的靈魂土地上,心靈才能得到慰藉,才能真正從喧囂的塵世里解脫出來,讓疲憊的身軀好好地休憩。每個人都需要在這片土地上汲取養(yǎng)分,獲取營養(yǎng)。只有在這片凈土上,才能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精神才能得到提升,靈魂才能得到最好的浸潤。我們無法想象,如果一個人丟掉了屬于自我的心靈凈土將是多么可怕,多么悲哀,也許在這之后,他的世界再無陽光,再無歡樂。
時代變遷,社會變化,當寧靜和諧變得追名逐利,當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變?yōu)楦≡曷槟镜耐媸啦还?,當流水化的作業(yè)代替了手工藝人的精雕細琢,當兒童心中那份對自由自然的渴望被無情地禁錮在教室,被湮沒在書海中,我們是否意識到內心的云白風清已經(jīng)越來越遠,我們曾經(jīng)真摯的情感與堅定的信念開始動搖模糊。城市的喧囂,總在不經(jīng)意間侵蝕人們的心靈,心靈的凈土受到?jīng)_擊,云白風清的內心世界或許會被霧霾籠罩,內心會苦苦掙扎,我該怎么辦,我究竟該何去何從,一遍遍地追問,一次次的反思,沒有答案,只有更深的迷茫,更絕望的隨波逐流。但我還是要說,越是這時候,越要堅守內心的云白風清,勿忘初心。有時候我們會低估了信念與心靈的力量,內心堅守也許才是讓心靈洗禮的最好藥劑。親愛的朋友們,請記得堅守自我,勇敢面對一切。
也許在這動蕩變遷的時代與社會潮流中,我們不經(jīng)意間就會迷失自我,甚至在名利與物質面前忘卻最初的價值追求,于是乎,我們人云亦云,我們隨波逐流,我們成為渺渺眾生中沒有原則的人,甚至走上歧途。是的,我們必須承認,堅守內心是一種煎熬,但隨波逐流更是放縱自我,我們應不忘初心,堅守自我,正如薩特所說:“我是個百依百順的孩子,但我只順從我自己?!眱刃牡脑瓢罪L清將是我們永恒不變的追求,是繁華喧囂中的一片靜謐圣地。當你的四周被霧霾或者陰云籠罩,你越要堅守自己的云白風清。
守望是不管周圍環(huán)境多么惡劣,內心依然堅強。但守望不是等待,更不是妥協(xié),著名的民權領導者馬丁·路德·金曾說,“如果你的信念還站立著的話,那么沒有人能使你倒下。”
守望心靈的凈土,是為了做真正的自己,陶潛才高八斗,但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選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生活?!鞍材艽菝颊垩聶噘F,使我不得開心顏”是詩仙李白的豪邁吶喊,他不忘初心,只愿意做真實自由的自己,獨守那心靈的凈土。守望心靈的凈土是司馬遷的秉性直抒,是尊重歷史的忍辱負重。面對好友李陵,他只是說出了自己最想說的話。而當他遭受宮刑后,我們無法想象他的絕望與痛苦,但字里行間卻刺痛每一個讀者的心。他無怨無悔。
守望心靈的凈土,或許是一種掙扎,亦或是余光中《鄉(xiāng)愁》里那樣的無可奈何的惆悵,但守望更是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執(zhí)著與不懈。守望心靈也許是巴金先生晚年字字珠璣的《隨想錄》,回顧歷史,我有責任有義務去記錄去回憶,因為這是來自心靈的呼喚,是基于內心云白風清的無悔堅守。猶記得《小狗包弟》中那深深的懺悔,猶記得《懷念蕭珊》的涕淚俱下。守望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是對自己內心的傾訴與告白,在守望中,生活會變得深刻,心靈會變得充實,會領悟人生的真諦,更會懂得生命與存在的意義。
也許在守望內心的途中,我們會孤獨,會疲憊,會迷茫,但是一顆心,絕不會因為守望內心而受傷,相反的,在打擊和失敗中,我們一點點成長,一點點地長成那個最好的自己。巴爾扎克在貧窮與痛苦面前沒有倒下,他毅然奮起,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在世界文學史上留下自己的烙??;魯迅在內心的召喚下,棄醫(yī)從文,用筆桿當做武器,用生命去吶喊去喚醒愚昧的國人;司馬遷在獄中仍然沒有拋棄自己的理想,留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巨作——史記;屈原“舉世皆濁我獨請,眾人皆醉我獨醒”那樣超然物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杜甫在“床頭屋漏無干處”的草堂中反思著人生,關注著國事,用自己的真情抒寫著對家國的擔憂與思念。曹雪芹在經(jīng)歷家庭變故與喪子之痛后依然堅持抒寫《紅樓夢》,增刪數(shù)十次,嘔心瀝血之作,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瑰寶。因為他做到了逆境中的心靈堅守。
心靈的凈土是靈魂的棲息之處,每個人的成長都與它密不可分,我們要守望心靈的凈土,在這片完全屬于自己的土地里,聆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呼喚,堅守內心的云白風清。
指導老師(張潔慧,紹興一中語文老師)點評:
“守望”一題在寫作上容易流于老套或者無謂的煽情,但這篇文章的作者獨辟蹊徑,從“云白風清”里覓得內心的真意,讓人眼前一亮。
開篇“心若沒有棲息之處,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一句便擲地有聲,文字簡潔有力,問題直擊中心。從現(xiàn)實污濁寫到守望內心再寫到心路歷程之掙扎與成長,文意層層遞進,文脈一氣呵成。
守望內心的“云白風清”,對于作者這樣一直堅持在寫作路上的孩子來說,也是守望這一片赤誠的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