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網絡空間安全》雜志“網絡空間主權”專題組稿人蔣文保教授的委托,能為“網絡空間主權”專題說上幾句話,這是《網絡空間安全》雜志對我的信任。
客觀地說,中國在人類第五活動空間生活,當前還處于劣勢,從網絡空間的開拓和爭奪來看,《網絡空間安全》雜志無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輿論陣地。講網絡空間安全就要堅持一個原則,一講主權,二講不受制于人。當前我們要從所處的大時代去考察網絡空間安全這個大學科,無疑《網絡空間安全》也承擔著為我國培養(yǎng)網絡空間安全領軍人才的重任。
人類的知識發(fā)展一直存在著學術認知與大眾認知的問題,在此不打算闡述認知心理學的高深問題,僅想從知識安全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因特網中的知識保存與傳播現象。當今因特網中大眾學習的是“百哥知識”,人們的認識往往在“百哥知識”的熏陶下形成“百哥認知”。例如,美國即將上任的總統(tǒng)川普,就是今天關于美國總統(tǒng)由“百哥知識”形成的“百哥認知”;再例如,Internet(國內學術界翻譯為因特網)在中國“百哥知識”的熏陶下,形成了“百哥認知”為“互聯網”,甚至形成了一種“百哥認知”為“中國互聯網”。
在網絡空間的建設中,我是公眾網絡論派,號召世界各國政府為人民自建網絡家園,同時自主開展友好的國際網絡服務,世界各國人民利用和平的網絡空間環(huán)境學習知識、交流知識。網絡戰(zhàn)不是世界人民的事,那是網絡帝國頭子們的事,人民的任務是阻止網絡大戰(zhàn)的發(fā)生。但是愿望歸愿望,文明==》帝國==》戰(zhàn)爭,這種惡性循環(huán)是很難避免的。我們可以做到打小仗、少死人,這是人類的使命。我們倡導中國政府,一要自主建設中華公網,二要自主建設國際網絡服務中心?!熬W絡空間主權”專題發(fā)表的五篇文章,可以看到學者們在網絡空間安全領域中的新穎工作,掙脫因特網的傳統(tǒng)桎梏是這些文章的可讀之處。
捍衛(wèi)網絡空間主權,建設網絡強國,就要掌握核心技術。中央指出:“建設網絡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網絡核心技術的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網絡強國的基石和根本支撐,也是網絡空間安全的基礎。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網絡安全受制于人的問題。當前,以TCP/IP(IPv4/IPv6)協(xié)議為核心技術的Internet技術標準,已經暴露了越來越多的局限性,難以適應新時代的巨大變化和需求,特別是在安全方面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zhàn)。尤其是,在當前Internet技術架構下的IP地址、根域名服務器等關鍵資源,采用了集中式的組織和管理方式,無法擺脫美國一國的控制,從根本上威脅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網絡空間安全。
因此,近年來國際上逐步興起的未來網絡技術標準研究,主張從根本上擺脫現有IPv4/IPv6的束縛,采用全新的網絡互聯體系結構,創(chuàng)造出一個以全新的命名與尋址、新的路由和交換技術、新的安全機制等要素構成的網絡空間。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蔣文保教授帶領的網絡空間安全研究團隊,近年來積極參加了我主持的中國公眾網絡論課題組活動,在活動中該團隊陸續(xù)發(fā)布了在未來網絡和可信網絡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從建設中國自主的公眾網絡需要出發(fā),近期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安全可信的網絡互聯協(xié)議STiP模型,基于STiP模型構建了一套全新的未來網絡協(xié)議標準。其中《一種安全可信的網絡互聯協(xié)議(STiP)模型研究》一文詳細介紹了STiP模型的設計思想、總體框架和關鍵技術;另一篇論文《一種去中心化的網絡域名服務系統(tǒng)模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網絡互聯互通方案,這種方案的核心思想就是去中心化,有助于打破一網壟斷,實現世界各國通過網絡平等交流、學習知識,互聯互通的美好愿望。
我們相信,在即將到來的基于STiP這一類未來網絡協(xié)議標準的中國自主公眾網絡建設熱潮,不但能擺脫目前因特網技術體系的束縛,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網絡安全受制于人的問題,而且能極大地促進我國網信領域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升級,為國家?guī)砭薮蟮恼?、經濟和社會效益?/p>
作者簡介:
呂述望(1941-),男,江蘇沭陽人,畢業(yè)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和關注領域:密碼學、網絡空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