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琇
偵察“雙槍軍”
1934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場召開會議。會上經(jīng)過一番爭論,決定:立即由耿飚任團長的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執(zhí)行強渡烏江的任務(wù)。
任務(wù)是由軍團長林彪親自下達的。要求耿飚立即開始攻擊過江。耿飚堅持說要給他準(zhǔn)備的時間。林彪考慮了一下同意了,但強調(diào)說:得搶在向烏江趕來的國民黨軍3個師之前渡江成功。
耿飚的腦子里飛快地運轉(zhuǎn)著,一邊把敵情標(biāo)在地圖上,一邊反復(fù)琢磨著奪江的各個步驟:一、偵察;二、控制渡口;三、架橋;四、掃清外圍,掩護中央縱隊、大部隊過江。
兵書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惫㈧?xí)慣于戰(zhàn)斗前把敵情偵察得十分準(zhǔn)確。于是,他開始了行動的第一步──偵察。
耿飚化妝成販私鹽的小商人,踏著薄雪來到江邊,一個勁地用望遠鏡觀察,可收進視野里的只有一團團被流水翻卷成氣流的云霧,根本看不到對岸的情況。向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打聽,才知道即使在平時萬里無云的大晴天,江面上也是濃霧彌漫,能見度很差。顯然,不能等云消霧散。耿飚當(dāng)即果斷決定:火力偵察。
耿飚從司令部調(diào)了4挺機槍和10多支步槍,向?qū)Π渡鋼?,守軍果然“積極配合”,立即實施還擊,第四團的10多個偵察小組便記下他們的火力點,大大小小的火舌準(zhǔn)確無誤地標(biāo)明了守軍的火力配備情況。根據(jù)火力偵察的情況判斷,黔軍在渡口配備的兵力不強,很可能是1個連。
為了將敵情了解得更透徹,耿飚拜訪了一位老船工,他是當(dāng)?shù)匚ㄒ唤?jīng)常到北岸去的活地圖。
老船工介紹,貴州軍閥王家烈的“雙槍軍”(步槍加大煙槍)侯之擔(dān)部一旅,奉命在江北駐防。在紅軍正對著的江對岸渡口上,配有一個連的部隊;半山腰里的部隊,最大的官是“團長”。這個團沿江挖了防御工事;渡口上游里把地處,有一條極小的傍山小道,勉強可以單人通過,與渡口大道相連,侯之擔(dān)已經(jīng)在那里安插了“30來條長槍”。顯然,這是1個排……
通過偵察,耿飚把敵江防部隊及預(yù)備隊等摸得一清二楚,決定采用聲東擊西的辦法,開始渡江。
八勇士
為了迷惑守軍,讓他們誤認(rèn)為紅軍要在他們認(rèn)為最合適因而也投入了最大防守兵力的渡口處渡江,耿飚一面大張旗鼓地在渡口附近設(shè)立掩護陣地,一面把大批毛竹、木料搬來搬去,還搖旗吶喊,以助聲威。守軍馬上全部進入戰(zhàn)位,又是火力封鎖,又是加固工事。耿飚從望遠鏡中觀察到,半山腰里的一個路口上,不斷有士兵來來去去,大概是他們的傳令兵。可見黔軍“如臨大敵”。
佯渡之“戲”緊鑼密鼓地開場,耿飚帶著一個營轉(zhuǎn)移到隱蔽處,開始趕制竹筏。
三連連長毛振華找來了,他堅決要求參加這次強渡烏江尖兵隊。這個高大精壯的后生耿飚很熟悉,他是耿飚的湖南老鄉(xiāng),講起話來嗓門特別大。他原來也是個作田的后生,受不了地主豪紳的壓迫,參加了農(nóng)民赤衛(wèi)隊,曾經(jīng)投到賀龍的部隊,當(dāng)過賀龍的勤務(wù)兵。
尖兵隊的任務(wù)是把一條纜繩拖過江去。為了縮小目標(biāo)而又保證實力,耿飚把這支尖兵隊的人數(shù)定為15人。為了爭這15個名額中的一個,全團幾乎人人搶著去,像毛振華這樣因爭不上而又不服氣,急眼之際直接找團長請戰(zhàn)的,就有二三十人。
毛振華急呼呼地找到耿飚,先是氣喘吁吁地使勁拍打自己的胸脯,然后幾乎是喊著說出了他考慮很久的話:
“耿飚團長同志,三連連長毛振華──也就是我,一定要入尖兵隊!”
耿飚說:“看看,又來了,我不是講過了嗎,這個任務(wù)不同一般……”
“好,你說,我作戰(zhàn)怎么樣?”
“確實像頭猛虎。”
“戰(zhàn)術(shù)上?”
“機靈?!?/p>
“那為什么不讓我去?”
耿飚說:“毛伢子,這可是鳧水過江,不同于地面作戰(zhàn)?!?/p>
“什么!”毛振華大為光火,子彈袋一解,三下五除二就脫光了衣服,“來來來,當(dāng)場扎兩個猛子給你看看!”
要求當(dāng)尖兵的人越來越多,有的甚至越級找到第二師師長陳光那里。當(dāng)時陳光一直在第四團指揮所指揮戰(zhàn)斗。每當(dāng)有人去纏他,他便說:“我看你們都行。不過得先過你們團長這一關(guān)?!?/p>
最后,有20多人進入了“預(yù)選名單”,由毛振華為指揮員。團黨委又從中精選了8名壯士,組成尖兵隊,為了加強登陸后的火力,耿飚特意為他們配上了一個年輕的機槍手。
守軍被耿飚布置的佯攻嚇得手忙腳亂。不多久,他們把迫擊炮也調(diào)上來了,看來侯之擔(dān)是決心死守了。耿飚把毛振華等8名勇士帶到上游500米處的一片竹林里,一路上再三向他交代要“機動,靈活,出其不意”。毛振華再三向耿飚保證:“放心,保證完成任務(wù)?!边@使耿飚心里非常踏實。這8個嚴(yán)格挑選的勇士,個個都是耿飚十分熟悉的,他堅信他們能夠完成任務(wù)。
來到下水地點,雪停了,又下起了綿綿細雨。8個勇士脫掉上衣,腰里插上駁殼槍,頭上頂著一捆手榴彈,雄赳赳地站成了一排??粗麄円蚝涠鹆艘粚与u皮疙瘩的身軀,真是又心疼,又敬佩,耿飚吩咐端上酒來,給他們活絡(luò)活絡(luò)血脈。毛振華便整好隊伍,向團長報告:
“渡江尖兵隊準(zhǔn)備完畢,請指示!”
耿飚一揮手:“出發(fā)!”
“撲通!撲通”……8位勇士下水的聲音,把耿飚的心也帶進了水里。朔風(fēng)凜冽,冷雨似鐵,很快就濕透了他的軍衣。一丈、兩丈……他們游過去了。耿飚一邊登高,一邊在波濤里尋找他們的蹤跡。突然,江對面守軍發(fā)現(xiàn)了紅軍的企圖,向勇士們射來密集的子彈,侯之擔(dān)部的迫擊炮也開始發(fā)射。炮彈是從江防主陣地上打來的,由于地形、夾角等等因素,炮彈都落在勇士們的身后。再看渡江的勇士們,已經(jīng)渡過了中流,正在奮力向?qū)Π恫珦?。他們牽引著的一根纜繩,像一張大弓一樣,拖在身后。
“怎么樣?”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耿飚身后響起。
耿飚從緊張中緩過神來,原來是師長來了。耿飚正要報告,忽然看見那條拖在尖兵隊身后的纜繩,被炮彈炸中,炸點掀起一股水柱,繩子在水柱上斷成一個“八”形,立即落進江面,被激流卷得無影無蹤。
繩子一斷,剛才還奮勇向前的尖兵隊在波峰浪谷中冒了一下,“唰”地被激流卷向下游。耿飚急忙對身旁的一營營長羅有保說:“快!派人接應(yīng)!”同時命令:“抬竹筏,我親自上?!?/p>
警衛(wèi)員楊力一聽耿飚要親自強渡,立即從背包里翻出一條舊車胎,鼓起腮幫往里吹氣。因為耿飚水性不好,得有它幫助才行。這小鬼也一直吵著要參加突擊隊,被特務(wù)排長以“保護首長安全”制止了。這回一聽團長要下水,知道自己也可以去了,立即開始準(zhǔn)備。
從來不干擾下級指揮的陳光師長這時發(fā)話了。他不同意耿飚的決定,對耿飚說:“冷靜點嘛!抽支煙,想想辦法?!?/p>
筏渡
師長的提醒,使耿飚急躁的心情得到緩解。他和師長商量了一下,作出決定:加強佯攻,以掩護陣地上的火力壓制對岸的火力,改泅渡為筏渡,由1個隊增加為3個隊,以提高成功系數(shù)。
第一營營長羅有保把毛振華他們從下游接了回來。8個人只回來7個,有個瘦瘦的福建籍戰(zhàn)士,由于受不了冰冷的江水,在途中發(fā)生了抽筋,被湍急的江流吞噬了。這是第四團強渡烏江犧牲的第一個勇士。
為了減少傷亡,耿飚又決定改白天強渡為夜間偷渡。耿飚對毛振華說:“等你們偷渡成功后,我即派一個營強渡。你們的任務(wù)是:在強渡開始后突然發(fā)起攻擊,拔掉敵人設(shè)在渡口的連哨,然后配合一營在渡口設(shè)立陣地,掩護架橋?!?/p>
夜晚,漆黑如墨,一切全都淹沒在沉沉的霧氣和細雨里。毛振華他們將3個竹筏一字兒排開,帶上武器、彈藥,整裝待發(fā)。耿飚和其他的團領(lǐng)導(dǎo)走上去,與他們握手道別。沒有更多的囑咐,耿飚每握一個戰(zhàn)士的手,只是低沉而有力地說一句:“好好打!”戰(zhàn)士們也只有一句:“團長放心!”
毛振華率先將筏撐進激流,幾聲劃水聲音后,他們的身影便被黑暗吞沒了。江風(fēng)又起,冰冷的江水濺滿了耿飚的膠鞋,使他油然生出“風(fēng)蕭蕭兮江水寒”的心境。什么叫“望眼欲穿”?什么叫“提心吊膽”?當(dāng)耿飚在烏江邊上面對波濤,盼望對岸那黑暗之中渡江成功的信號時,正是這種心理狀態(tài)。
細雨早已把耿飚的衣服打透,身后傳來一聲低低的報告:“團長,第二只竹筏在江心碰上了大石頭,翻到江里,他們游回來了?!?/p>
“唔?!惫㈧畱?yīng)了一聲。當(dāng)時想的是:只要人沒損失就成。
已是下半夜了,風(fēng)雨小了些,對岸出現(xiàn)了一些火把,傳來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穆曇?。從位置上判斷,是那條崎嶇小路的上方,也是偷渡分隊的登陸地點。守軍要干什么?是要加強這條小路的防守,還是發(fā)現(xiàn)了耿飚的企圖?那兩條竹筏現(xiàn)在怎么樣了?
天亮了,從下游又走回來一群濕淋淋的戰(zhàn)士,他們是第三只竹筏上的人。原來,他們下水后,被激流沖得偏離了方向,直向下游漂去,只好返航轉(zhuǎn)回。
可是毛振華他們呢?是遇險了還是到達了?是到達后潛伏下來了還是被敵人發(fā)現(xiàn)了?耿飚陷入深深的沉思中。這時,部隊又扎成了大量的竹筏,還找來大批門板、繩索、木料和煤油桶等渡河器材。參謀長李英華帶著滿身泥水,來請示耿飚下一步怎么辦?
奇兵
耿飚決定再放大量竹排強渡,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渡口,并讓李英華抓緊組織架橋。
正在這時,軍委作戰(zhàn)局局長張云逸帶著幾個參謀趕來了。他問了問情況之后,同意了耿飚的方案,指示加快速度,因為國民黨軍薛岳部3個師,正在迅速向紅軍合圍。他一再說:決不可因為我們的延誤,造成全體紅軍背水一戰(zhàn)的局面。
張云逸局長還帶來了兩個工兵連,協(xié)助第四團架橋。這些工兵戰(zhàn)友們耿飚十分熟悉,他們曾在蘇區(qū)各種各樣的河流上架起一座座橋梁。有他們來協(xié)助架橋,無異雪中送炭。耿飚立即布置全團以主要力量強渡,立即做好下水準(zhǔn)備。這次耿飚用的全是趕制的三層竹排,一層炸壞,還有兩層保險。
這天是晴天,天氣出奇地冷。耿飚一聲令下,60個竹排分成3個大組,以前三角隊形向?qū)Π恶側(cè)ァΠ稕]有動靜。是不是敵人想搞“半渡而擊”的戰(zhàn)術(shù)?耿飚手心里捏著一把汗。只見尖兵連的3個竹筏已經(jīng)渡過中流,離岸只有50米了,對岸突然響起清脆的機槍聲。
“噠噠噠……”槍聲使江心里的勇士們振奮起來,改秘密前進為吶喊突擊。一時間“加油”“拼呀”“殺”聲,響徹晴空。
但是,對岸的子彈似乎沒往江心打。
耿飚顧不上這些,下令:吹號!
司號班的戰(zhàn)士一齊站在江邊上吹沖鋒號。岸上的火力組,江心的竹筏上,步機槍一齊朝守軍射擊。竹筏上戰(zhàn)士們赤著膊,一齊“嗬喲、嗬喲”地用力劃水,就像賽龍舟似的,強健的肌肉上冒著熱氣騰騰的汗水。
耿飚用望遠鏡仔細觀察對岸,忽然發(fā)現(xiàn)對岸的機槍聲是從崖底下傳出來的。那里,正有幾個矯健的身影,攀登在峭壁上。哦,怪不得子彈不往江心打,原來那不是敵人打的槍,而是毛振華他們。
后來,耿飚才知道:昨天夜里,毛振華等在進入激流后,順?biāo)挛辶锫罚?jīng)過奮力拼搏,終于登上北岸。他們便乘夜向守軍方向摸去。走了一會兒,聽到有叮叮當(dāng)當(dāng)修工事的聲音,便不再前進。根據(jù)情況,判斷出這正是耿飚要求要占領(lǐng)的渡口。按照約定,現(xiàn)在可以向南岸發(fā)信號了??墒沁@里離守軍太近,真可說在敵人的“眼皮底下”,不時有碎石土塊從正在加固的工事上掉下來,落在他們的身上。因此,他們沒有發(fā)信號。
一股濃濃的大煙味從附近飄過來。毛振華立即派偵察班長劉品章前去偵察。沒過多久,劉品章和偵察員胡德利抓回一個哨兵,從而得知20米遠處,有敵人一個碉堡,“雙槍兵”們正躺在被窩里吞云吐霧哩。俘虜供認(rèn),他們一共12個人。
“打掉他!”毛振華決定奪下這個碉堡。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堵住“窩”逮了這幫“兔子”。之后,修工事的敵人完成了任務(wù),也迫不及待地回去過大煙癮了,江岸上恢復(fù)了平靜。天,也漸漸地亮了。毛振華他們就隱蔽在奪下的碉堡里,直到大部隊抵近江岸時,才突然出擊,為大部隊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掩護。
神炮手
守軍被腳下、江面、南岸三方面夾擊,打亂了陣腳,只得天上一槍、地下一槍地亂打。
江心的竹筏快速地前進著,激起一簇簇的浪花。尖兵已經(jīng)躍上灘頭,向敵陣猛攻。不多時,渡口的敵人碉堡頂上,舉起了一面紅旗──強渡成功了。
登陸部隊一上岸,迅速擴大戰(zhàn)果,控制制高點,反擊侯之擔(dān)部的反撲。耿飚立即組織后續(xù)部隊過江。原先作掩護的第二營集結(jié)到江邊,焦急地等待著過江的竹筏返回,盡管往回?fù)畏さ膽?zhàn)士們拚命前進,耿飚還是覺得太慢,太慢……他圍上一條舊輪胎,帶領(lǐng)戰(zhàn)士們下到齊腰深的水里,厲聲地向他們呼喊:快!快!
突然,對岸殺聲又起,槍炮聲驟然大增。原來,守軍的預(yù)備隊上來了。他們用“羊群戰(zhàn)術(shù)”,把第一營又壓回了江邊。
耿飚返回指揮所,命令第三營加強火力,然而無濟無事,距離太遠了。第一營的同志們情況危急,他急出了一身汗,向陳光師長大喊:“炮!我要炮!”
于是,軍委炮兵營的連長趙章成立刻被調(diào)了上來。陳光師長問他:
“還有幾發(fā)炮彈?”
“4發(fā)?!?/p>
“去,聽耿團長的命令?!?/p>
耿飚也顧不上禮節(jié)了,對趙章成和他的指揮員王東保說:“別的不用管,就打崖上那一個‘人蛋。”
那里,黔軍擠成一團向第一營俯射。第一營處于仰攻位置,十分危險。
八二迫擊炮“嗡”的一聲呼嘯,炮彈飛向?qū)Π?,“轟”地爆炸了。但是炸點在守軍背后,敵群仍在向第一營蠕動。
耿飚向炮兵陣地跑過去。王東??此钡臉幼?,迎上來說:“團長別急,剛才只是試射?!币驗閷Π稊澄揖嚯x太近,所以趙章成要把射程搞得十分精確。
“啪、啪、啪!”連續(xù)3聲脆響,炮彈飛向?qū)Π稊橙?,正好在“人蛋”的中間炸開。守軍撂下一大片死尸后向后潰退,第一營乘勢反撲,又占領(lǐng)了陣地。此時,第二營的增援部隊也到了對岸岸邊,耿飚的心里這才松了口氣。
血染的橋
要架橋了,耿飚抓了個飯團在手里,向工兵連走去。工兵連幾個干部正在那里犯愁,看到耿飚走來,都不吭聲。顯然,架橋方案還沒搞出來。在這之前,他們還專門去請教了工兵專家何迪宙。何迪宙也在為架橋犯愁,他指著桌子上一大堆中外教科書說:“我已聽過偵察員的報告,情況也知道,我查了日本的、英國的資料,在流速超過每秒兩米的河面上,不能架橋。而且,我們現(xiàn)在什么架橋材料、設(shè)備也沒有?!?/p>
耿飚說:“現(xiàn)在不是能不能架,而是必須架的問題。我記得你們在會昌、羅坊、興國、瑞金、于都,架了不少橋。那些困難都能克服,難道在烏江這里就束手無策了?”
正在這時,劉伯承總參謀長來了。耿飚向他匯報了架橋的情況。
劉伯承考慮了一下,指示耿飚發(fā)動群眾,依靠戰(zhàn)士、老鄉(xiāng)解決材料和技術(shù)問題。耿飚回到團里,讓各連把入伍前當(dāng)過木工、篾匠、鐵匠等的戰(zhàn)士挑選出來,送到工兵連去,為他們增加一些技術(shù)力量。然后又來到劉伯承的辦公地,與軍團、師首長們一起,討論渡河問題。
當(dāng)時耿飚曾考慮,如果實在不能架橋,便用船渡。但是附近的船不是被國民黨燒掉了,就是被拉到了對岸。而船渡肯定慢,而且會增加掩護部隊的負(fù)擔(dān),鬧不好又是第二個湘江。
戰(zhàn)士們的意見也不斷送上來。工兵連一排長李景富提出:可以用大量竹排渡江。李景富參軍前是個漁民,經(jīng)常在贛江里放排子用魚鷹打魚。劉伯承對此很感興趣,連聲說:“好么!好么!耿飚同志立即組織人試驗!”
耿飚立即組織人扎竹排。這時,有一個戰(zhàn)士說:“若把竹排都連在一起不就可以成為浮橋了嗎?”“太妙了!”耿飚當(dāng)胸給他一拳,高興地說,“你怎么才說啊?快,一齊到現(xiàn)場去看看?!惫㈧?,用竹排架浮橋,有3個要點:一是要設(shè)法使幾百個竹排固定在激流中,必須有大量的錨;二是要拉兩根纜繩橫貫兩岸,以作橋軸線并輔助作業(yè);三是解決竹排與竹排之間的聯(lián)結(jié)問題。
耿飚向劉伯承報告了這個“竹排浮橋”的方案后,便組織力量開始準(zhǔn)備。首先把戰(zhàn)士們分成幾個專業(yè)組去找材料。沒有繩子,就讓參軍前當(dāng)過篾匠的戰(zhàn)士編竹繩。這種竹篾編成的繩子在水里越泡越結(jié)實。沒有錨,便派人到甕安、余慶去征集了10多個鐵匠用的大鐵砧。最重要的工作是扎竹排。幸好當(dāng)?shù)赜泻脦灼窳郑梢源罅靠撤?,耿飚率領(lǐng)同志們帶上工具,到竹林里干了起來。
每個竹排由兩層組成。每層用5根毛竹。戰(zhàn)士們把竹子上端的杈枝削凈,在兩端和中間各用小鉆橫打一個眼,然后用小竹竿串連起來,再用竹繩捆緊。在竹排的一端,還用火烤一下,使它翹起來,以減輕水流阻力。
耿飚把所有的工兵分隊都集合起來,投入架橋戰(zhàn)斗。根據(jù)事先的偵察,他與工兵指揮員們一起確定了浮橋的位置。最后,耿飚確定以兩岸的兩棵樹作為軸線。(用樹木確定橋軸線,既結(jié)實,又簡便,這還是在江西蘇區(qū)時,徐彥剛教給耿飚的)然后就是拉一條竹繩過去,把兩棵樹連起來。
他們放一只竹排過去系纜。但是這只竹排被水沖下去好遠。戰(zhàn)士們便像纖夫拉船那樣,硬是把它拖了回來。這樣,在河面上就有了第一條竹纜繩。拉第二根竹繩時,有了第一根作攀扶,方便多了。
在進行這一切的時候,渡口上的爭奪戰(zhàn)仍在激烈進行。國民黨軍的江防被耿飚撕開口子后,附近沿江防線的兵力急速向這邊集結(jié),炮彈直往江心里落,不斷有人中彈落水。江面上無遮無掩,戰(zhàn)士們只有一邊用力固定竹排,一邊憤怒地喊著“我讓你打!我讓你打”來發(fā)泄仇恨。每一節(jié)竹橋上,都沾染了鮮血。
減少傷亡的唯一辦法是加快速度。而妨礙進度的作業(yè)是控制竹排向下游的漂移。江水奔騰,時不我待,耿飚無法截流控水,便用大量投錨的辦法固定橋身。這樣,前面所說的十幾個鐵砧是不夠的。耿飚下令用麻袋裝上大量碎石,代替鐵錨,但是麻袋也有限,耿飚便讓戰(zhàn)士們到處去借竹簍,用竹簍把大量碎石甚至幾百斤的巨石裝在一起,做成上千斤重的石錨,竹簍下面再插兩根尖竹,沉入水底,讓它死死地拖住竹橋。
浮橋向前伸展,電臺里傳來軍團首長的表揚電報。正在這時,竹繩又不夠了。不知誰喊了一聲:綁腿帶!立刻,幾百副綁腿帶集中起來,遞到了前面捆扎組的手中。耿飚立即命令供給處長大老李,到附近去買來一些布匹,撕成條條作捆扎用。
最后幾節(jié)竹排撐進軸線,一道“天塹變通途”的浮橋,在狂濤駭浪中誕生了。耿飚立即請劉伯承、張云逸等首長前來驗收。劉伯承到達的時候,第四團的后續(xù)部隊正從橋上向北岸增援。劉伯承連說:“好!好!你們立了功了?!彼⒓从秒娕_通知軍委縱隊、大部隊按順序過江。
耿飚正在進行最后的檢查時,毛澤東和周恩來、朱德等首長來到橋邊。這時,江對面的“雙槍將”已經(jīng)被第四團趕出很遠,江面上晴空白云,江水在浮橋的上游一側(cè)涌起一道翻騰的白浪花。
毛澤東一邊聽劉伯承介紹架橋的經(jīng)過,一邊點頭稱贊。這時,周恩來看見了耿飚,便拉了毛澤東一起走到他那里,微笑著問:“團長同志,可以過橋了嗎?”
耿飚舉手敬禮,大聲報告:“請首長通過?!?/p>
毛澤東走上浮橋,用腳跺了幾下,連聲說:“真了不起,真了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