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柳茂,云 虹
(四川理工學院外語學院,四川自貢643000)
“酒”字網(wǎng)絡的文化闡釋
鐘柳茂,云 虹
(四川理工學院外語學院,四川自貢643000)
為追溯“酒”的造字淵源并進行文化闡釋,對125個“酉”旁字和127個“酒”詞進行統(tǒng)計分析,探索了三個研究問題:一是“酒”字的演化歷程;二是“酒”字的語義范疇,三是“酒”字中所體現(xiàn)的情感傾向。發(fā)現(xiàn)“酒”字在形成過程中經(jīng)歷了兩方面的變化:一是語義上由象形會意到語法抽象的意義虛化過程,二是功能上由獨立表意到造字(詞)部件的語法化過程。該過程中,“酒”字衍生出豐富的語義范疇,不僅能以豐富、多樣的語言資源來抒發(fā)酒文化相關意象,也拓展到相關的文化、禮儀等方面,形成了龐大的“酒”字網(wǎng)絡。該“酒”字網(wǎng)絡凸顯了中華兒女對酒的深刻情感,“酒豪”、“酒仙翁”等詞將中華酒文化中的豪氣刻畫得淋漓盡致;另一方面,“酒”字網(wǎng)絡中也包含了諸如“酒禍”這樣時刻提醒過度飲酒的不好之處,所以“飲酒雖好,切莫貪杯”。上述“酒”字網(wǎng)絡分析,深刻體現(xiàn)了“酒”字的文化模因作用,自發(fā)地書寫了一部中華酒文化的民族志,將數(shù)千年的酒文化提煉、沉淀為以“酉”旁字、“酒”單字、“酒”詞等構成的文字網(wǎng)絡。酒文字研究可以更好地傳承保護悠久的中華酒文化,并應用到文化宣傳及商業(yè)領域,必將成為文化顯學。
酉;酒;模因;文字網(wǎng)絡;詞源考究;語法化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中,“酒”不僅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飲品,更是很好地凸顯了民族、文化特色,從而成為一種文化模因[1]并深刻地體現(xiàn)在了由“酒”字所構成的文字網(wǎng)絡。作為文化外殼的文字具有如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文字具有文化傳承屬性[2]。所謂“文化”,最直接的理解便是“外化于文”。在漢字悠久的發(fā)展歷程中,沉淀出很強的文化傳承功能,《辭?!穼Α拔淖帧弊魅缦露x:“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擴大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際功用的文化工具,對人類文明的促進起很大作用”,而“酒”字也沿襲這一重要文化功能,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便有唱酒的詩句:“賓之初筵,溫溫其恭。其未醉止,威儀反反。曰既醉止,威儀幡幡,舍其坐遷,屢舞仙仙。其未醉止,威儀抑抑,曰醉既止,威儀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選自《詩經(jīng)·小雅》之〈賓之初筵〉)。
其次,文字具有物質(zhì)生活基礎。文字能夠傳承文化,但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字詞的文化傳承功能卻又略有不同。語言使用是“一個不斷選擇語言的過程,不管這種選擇是否有意識”[3-4],只有被不斷選擇的語言板塊才屬于文化的精髓部分。文化模因的形成基于濃厚的現(xiàn)實基礎,深入現(xiàn)實生活才能夠積累、沉淀為豐富的文字網(wǎng)絡,體現(xiàn)文化中的精髓?!把痹趷鬯够θ说纳钪姓加兄匾匚?,屬于該文化的精髓,從而衍生出數(shù)十種“雪”的表達方式[5],如:aput(“雪在地面”)、qana(“下落的雪”)、qimuqsuq(“隨風飄飛的雪”)、akerolak(“最近漂移的雪”)、perksertok(“漂移的雪”)、Pokatok(“粒狀,鹽象雪”)、Ayak(“雪在您的起動”)[6]。
再次,文字體現(xiàn)文化主體態(tài)度。文字網(wǎng)絡不僅反映文化中的客觀因素,也凸顯文化中的人文態(tài)度和情懷。施耐庵所寫的《水滸傳》中記錄了下面這首宋代流傳的歌謠:“打破筒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殺了蒿割了菜,吃了羔兒荷葉在?!北彼文┠辏纬赏?、蔡京、高俅、何執(zhí)中等6人把持,正是由于這些宦官大臣把弄朝政才使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徽宗讓位南逃。在宋江起事前夜,上面這首童謠便在東京城中傳頌,“筒”指童貫,“菜”指蔡京,“羔兒”指高俅(排行老二),“荷”指何執(zhí)中[7],利用漢語諧音特點,這首歌謠充分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對政治腐敗的憎惡??梢?,文字是文化生活的深刻寫照,既能夠反映文化內(nèi)涵又能夠窺見使用者的主觀情感態(tài)度。
鑒于此,本文以實證調(diào)查的方式,對“酒”字詞源演變進行考究,從而構建“酒”字網(wǎng)絡并從中窺探文字網(wǎng)絡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具體而言,將從三個角度探析“酒”字網(wǎng)絡的文化內(nèi)涵:一是“酒”字如何演化?二是“酒”字演化過程中涵蓋了哪些語義范疇?三是相關語義范疇能否體現(xiàn)我國人民對酒文化突出的情感態(tài)度?這些問題研究,從客觀到主觀、由表及里,逐層剖析酒文化對“酒”字演變所帶來的影響,從而反映出酒文化的深層次內(nèi)涵。
“酉”是“酒”的本字,在漢字體系中屬“酉族”。甲骨文中寫作“”,意為酒簍“”伸進大缸“”取酒(“中間加一橫,表示缸里有液體、酒汁”),“酉”的“酒壇”本義消失后,甲骨文、再加“水”、,強調(diào)壇中飲料的液態(tài)性質(zhì)[8],逐漸形成現(xiàn)有“酒”字構造。
實物考古發(fā)現(xiàn),古代酒器形為“?!保爝M酒壇“口”過濾酒糟、取酒(以“一”示),這一場景便構成了象形漢字造字基礎:兀+口+一=酉,其字形經(jīng)歷如下變化過程[8]:
圖1 “酉”字形態(tài)變化過程
但是在現(xiàn)代漢字中“酉”已經(jīng)失去了這一“酒壇”本義,引為地支第十位,屬雞。“酉”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形像酒壇,字從西,從一?!拔鳌敝肝飨?,古人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表示為:東卯、西酉、北子、南午。太陽出于“卯”墜于“酉”。另一原因在于釀酒食材選自谷物,而谷物成熟的時節(jié)主要在秋季,從而“酉”表“秋門,萬物已入”[9]。隨著詞義變化,“酉”也加上“水”變?yōu)椤熬啤?,以示區(qū)別,這一過程中“酉”字從實義詞語法化為造詞部件?!墩f文解字》中,對“酉”字有如下解釋:
酉,酒也。八月黍成,可爲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屬皆從酉。卯,古文酉。從卯,卯為春門,萬物已出。酉為秋門,萬物已入,一,閉門象也。
譯成白話文便是“酉,即酒。酉代表八月,這時節(jié)黍子成熟,可釀制醇酒。像古文‘酉’的樣子。所有與酉相關的字,都采用“酉”作偏旁。卯,是古文寫法的‘酉’字。字形采用‘卯’作偏旁”‘卯’表示春門已開,萬物從地下冒出?!稀硎厩镩T已閉,萬物已入門內(nèi),‘酉’字內(nèi)橫‘一’,表閉門的形象?!?/p>
由上述變化也得到一些“酉”的相關字義。如,“酉”可表“成熟、老”:
酉者,老也。——《白虎通·五行》
這是由于當酉從“酒”義編入“西”義時表秋門已閉,表谷物成熟,如“酉黍”。又如,“酉”可表時辰“酉時”,指下午五點到七點的時間:
趙云從辰時殺至酉時,不得脫走,只得下馬少歇?!度龂萘x》
可見,“酉”字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意義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由“酒”逐漸演化出諸多不同用法,從實義詞變?yōu)樵煸~部件(偏旁部首)。
“酒”源自古漢字“酉”,現(xiàn)代漢語中“酉”常作功能性偏旁。新意象不斷出現(xiàn)而使得語言的表意功能不斷得到完善,其實現(xiàn)方式大致可包括如下幾種:構造新詞、詞匯本身意象的發(fā)展以及實義詞虛化等?!坝稀弊值某霈F(xiàn)屬構造新詞;去酒入地支屬詞義的變化;本部分主要討論“酉”字虛化,由單字變?yōu)楣δ苄詷嬙~成分的情況,從而展現(xiàn)“酒/酉”豐富的表意功能。
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代漢語中以“酉”為偏旁的字共125個(含”酉”)。其中,“酜”經(jīng)查顯示義未詳;“醐”只檢索到同“醍”合用表“牛奶中提煉的精華,喻佛教最高佛法”,所以該二字被處理為“義未詳”。其余123個單字均有實在義,其意義涵蓋范圍如下圖2:
圖2 “酉”旁造字統(tǒng)計
圖2展示了 “酉”旁強大的造字能力,范圍涵蓋酒品/酒原料/酒容器/酒身份等名詞(37個)、制酒/飲酒/倒酒等動詞(33個)、酒類/酒味形容詞(20個)以及35個酒類衍生詞(包含2個其他義和1給義未詳),背后體現(xiàn)的是酒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強大生命力。僅酒的各類稱呼就多達25種:酉、酒、酎(醇酒、經(jīng)兩次或多次重釀的酒)、酤(一夜釀成的美酒)、酥(古酒名)、酠(苦酒)、酨(古代一種酒、醋)、醁(美酒:多酤新豐醁)、醅(沒濾過的酒)、醍(較清的淺紅色酒,常與“醐”合用)、醀(肉酒)、醑(美酒)、醝(白酒)、醙(白酒,兩次釀的酒)、醠(濁酒)、醨(味不濃烈的酒)、醪(濁酒)、醥(清酒)、醴(甜酒)、醲(濃烈的酒)、醳(醇酒)、醾(酒名)、醽(美酒名)、醿(同醾)、釄(同“醾”);有不同種類的酒:醝(白酒)、醥(清酒)、醪(濁酒)、醑(美酒)、醁(美酒)、酠(苦酒)、醴(甜酒)、醀(肉酒)及醨(味不濃烈的酒)等;不同制作過程的酒:酤(一夜釀成的美酒)、酎(醇酒、經(jīng)兩次或多次重釀的酒)、醙(白酒,兩次釀的酒)及醅(沒濾過的酒)等。體現(xiàn)古代酒業(yè)興盛的同時,其詞匯褒貶性也體現(xiàn)出當時民眾對酒的態(tài)度,其中不乏對酒品的稱贊之字,如“醑”、“醁”、“醴”、“酤”、“醳”、“醽”等。即使是字義偏中性,如“醠”和“醴”,也有諸多褒義性用法: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淮南子·說林訓》
甘雨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稜栄拧?/p>
還可以從中大致得出古代民眾酒品判定的主要標準,如醇度(酎、醳)、味道(醴、酠)、濃烈與否(醲;醨)等,此外清濁與否和制作工藝也是體現(xiàn)酒品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
此外,豐富的制酒類詞匯(13個)反映了我國先進的制酒水平,其義以“釀①”為主,輔以亞槽、攪拌、發(fā)酵等工藝。酒禮儀類詞匯(8個)體現(xiàn)出中華文明悠久的禮儀傳統(tǒng),也說明了酒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中國自古就是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利益?zhèn)鹘y(tǒng),與客飲酒,主人應當主動邀請客人飲酒以示熱情,如我國重要的禮儀典籍《禮儀》中便有如下記錄:
主人酬賓?!抖Y儀·士冠禮》
表示主人邀請客人飲酒,那么客人也應當以酒回敬主人,曰“酢”,與“酬”同現(xiàn)時表主客相互敬酒,引申為友人間的交往應酬:
觴酌俎豆酬酢之禮,所以效善也?!痘茨献印ぶ餍g訓》
至此非唯欲為功名,實是貪結姻援,若能酬酢,自今不復相犯秋毫?!端螘に魈攤鳌?/p>
在這一過程中,飲酒被看作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方式,并逐漸引申至現(xiàn)代漢語中表示“以飲酒方式回報對方”的含義,更體現(xiàn)了我國文化中知恩圖報的民族特點。此外,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祭祀也是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組成成分?!渡袝髠鳌氛f:“祭之為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于神也?!币簿褪菍⑷碎g之事拜托于天神。如同人間“酬酢”,對天神我國古代民眾也講究知恩圖報,常將酒灑在地上以示謝神,從而有了“酹”、“醊”和“醮”三個字。上述酒禮儀類詞深刻刻畫了我國禮儀之邦的文化特點。
豐富的飲酒類動詞(9個)、飲酒類形容詞(11個)及酒味形容詞(9個)為后世各類酒類文學作品提供了生動的表達空間,如:
引壺觴以自酌——《歸去來兮辭》;
周禮其猶醵與——《禮記·禮器》。
飲酒可以“酌”(斟酒、飲酒),可以“酑”(飲),可以醵(湊錢喝酒),可以“釂”(飲酒干杯,喝盡)也可以“酺”(歡聚飲酒)。古人到底多愛酒?他們“酖”(嗜酒,沉溺),他們“酗”(沉迷于酒,撒酒瘋),他們“醟”(酗酒),他們甚至“醵”(湊錢喝酒)。這體現(xiàn)了飲酒給予的豐富情感,但也揭示了飲酒過度所帶來的負面效果。酒雖好,莫貪杯,數(shù)量眾多的負面飲酒類詞匯表明了古代先民對飲酒失態(tài)的厭惡之情,揭示了酒文化中的糟粕。
此外,隨著酒文化發(fā)展,酒的應用價值不再限于飲用轉(zhuǎn)而衍生出諸多酒相關的衍生詞,例如酒精可用作有機溶液的特點衍生出諸多以“酉”為偏旁的化學類名詞。酒類衍生詞的語義范疇情況也比較豐富,見下圖3:
圖3 酒類衍生詞統(tǒng)計
據(jù)圖3可見,“酉”還有眾多酒類衍生詞(32個),囊括了化學類(14個)、醋類(6個)、醬類(6個)、酪類(1個)、醫(yī)類(1個)、腌類(3個)、祭祀類(1個)。在酒類衍生詞中很多詞的詞義已經(jīng)不能直接聯(lián)系到“酒”義,如“醭”(醋或醬油表面的白色霉)、“醢”(剁成肉醬)、“酪”(動物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醫(yī)”(同“醫(yī)”)、“醂”(一種浸漬儲藏柿子,使之速熟的方法)等,這些詞通過隱喻和借代兩種認知路徑與“酉”產(chǎn)生聯(lián)系,以“醫(yī)”為例,《說文》講:“醫(yī)”②會意兼形聲,從“殹”(治病時的叩擊聲)從“酉”(酒),而這里的酒指的是我國最早的興奮劑和麻醉劑,更能“通血脈”、“行藥勢”,還可用作溶劑[10]。“醫(yī)”字中,“酒”和“醫(yī)”構成了局部和整體的借代關系。其他詞,如“醋”、“醬”、“酪”、“醃”,由于存在和制酒相似的過程特點,又屬于隱喻式的詞匯發(fā)展路徑?!坝稀蹦軌蜓苌錾鲜鲆呀?jīng)離“酒”義較遠的詞,更是體現(xiàn)了酒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形成了一個以“酒”為核心,輻射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酒”字網(wǎng)絡,體現(xiàn)了酒文化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單音節(jié)“酒”詞的實在
在古漢語中,“酒”常被用作單音節(jié)詞,如:
其二曰:“訓有之,內(nèi)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或不亡?!?/p>
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夙夜在公,在公飲酒。
人生處世,如白駒過隙耳。一壺之酒,足以養(yǎng)性;一簞之食,足以怡形。
摘自北大古代漢語語料庫:“酒”
筆者隨機抽取了北大古代漢語語料庫中“酒”字檢索結果(第21頁,該頁顯示30個酒字檢索結果),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酒”字用法大致如下:
V+~:售~、飲~、釀作~、為~、以~、盛~;
Adj.+~:醇~、苦~、椒~、春~、東~、溫~、好~、清~;
~+N.:~血、~肴、~勢、~客、~食、~飯;
~+Q:~一升;
僅有地名“酒泉”(張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是雙音節(jié)詞的形式出現(xiàn)。換言之,古代漢語中“酒”字具有完全的單音節(jié)詞的語法地位。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酒”字用法卻稍有不同,一方面保留了部分單音節(jié)詞的用法:
在春秋社祭日,行飲酒鄉(xiāng)射之禮,尊敬長老,表彰有德。
給灌了一碗酒。
但是更多的卻是以多音節(jié)詞的形式出現(xiàn):
釀酒老工人具有敏銳的鑒別酒質(zhì)的能力。
純中國式的,茶余酒后的聊天方式。
1919年參加納粹黨,參與啤酒店暴動。
如果他們聯(lián)絡的地點是在一個小酒官,那么則用酒杯。
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獨立運用指或單獨成句或單獨作句法成分。判斷詞可以有如下標準:能夠獨立使用,如“酒!”中“酒”能夠單獨成句、“給灌了一碗酒”中“酒”作為名詞短語“一碗酒”的中心語;結構是完整的,中間不能再插入字如“醒酒”、“酒吏”、“酒店”、“壽酒”等。從而“酒”字的使用再次發(fā)生了重大改變,由能夠獨立使用的單音節(jié)詞演變?yōu)槎嘁艄?jié)詞的組成成分,即語素;單音節(jié)詞到多音節(jié)詞語素的變化再次體現(xiàn)了“酒”字用法虛化的演變過程。
(二)多音節(jié)“酒”詞的虛化
筆者通過在線漢語字典(xh.5156edu.com)[11]檢索到910個③帶“酒”的多音節(jié)詞,其中“酒”字在前有:雙音節(jié)(313個)、三音節(jié)(46個)+四音節(jié)(44個)+五音節(jié)(2個)+六音節(jié)(2)+八音節(jié)(3個),共410個;“酒”字在后有雙音節(jié)(327個)、三音節(jié)(145個)、四音節(jié)(28個),共500個。為了調(diào)查“酒”詞的語義范疇和情感態(tài)度,筆者隨機抽取了x個詞條,包含雙音節(jié)詞60個(“酒”字在前/后各30個)、三音節(jié)詞30個(各15個)、四音節(jié)詞20個(各10個)、五音節(jié)詞2個、六音節(jié)詞2個、八音節(jié)詞3個,一共117個帶“酒”詞,所涵蓋的語義范疇如下:
圖4 “酒”詞抽樣統(tǒng)計
其中,“酒”字打頭和“酒”字結尾的酒詞抽樣統(tǒng)計情況分別為圖5和圖6:
圖5 “酒”字打頭的詞語抽樣統(tǒng)計
圖6 “酒”字結尾的詞語抽樣統(tǒng)計
相較于“酒”字的語義網(wǎng)絡,“酒”詞的語義網(wǎng)絡進一步發(fā)展。一方面是在數(shù)量上的激增,總體數(shù)量由125個“酉”旁字發(fā)展到910個“酒”詞,酒品類名詞占比由25/125擴大40/117,考慮到117/910的樣本比例,酒品類名詞數(shù)量更是由25個擴展至約311個,出現(xiàn)了諸多新的酒品種類,如:
酒湩、酒荈、內(nèi)酒、泥酒、糱酒、淥酒、蘆酒、露酒、虜酒、緑酒、蠻酒、卯酒、麥酒、令酒、酃酒、醽酒、消脹酒、消腸酒、宜春酒、宜城酒、鄉(xiāng)飲酒、雄黃酒、無灰酒、窩心酒、賢人酒、千日醉酒
其中,“酒”字結尾的詞語由于順應了漢字左分支的構詞原則,在酒品詞的構造上占了絕對多數(shù)(37/40)。
另一方面,在語義范疇方面也有新的變化,在酒詞本體語義域中出現(xiàn)了人文和商業(yè)氣息;在衍生詞方面,典故成為了酒詞衍生的重要方式。酒詞的本體語義域中,出現(xiàn)了諸多描寫與飲酒相關的各類人的詞:
“酒”詞:酒豪、酒人保、酒太公、酒仙翁、酒游花、酒虎詩龍
而在“酉”旁字中僅有少量此類詞語:
“酉”旁字:酋(造酒的女奴)、醔(酒官)
尤其是“酒仙翁”更直接指代唐代詩人李白。此外,更是首次出現(xiàn)了“酒”類交易的詞匯:
酒品買賣:酒酤
酒店招牌:酒榜、酒牓、酒斾子、酒旆
說明“酒”品不僅僅只是居家飲用更是進入了社會商業(yè)流通當中。此外,“酒”詞的產(chǎn)生中大量運用了典故的構成方式,如:
酒次青衣、酒池肉林、酒中蛇、金釵換酒、欒巴噀酒、留犁撓酒
如“欒巴噀酒”就源自《后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欒巴〉。相傳欒巴是古代成都人,一次在宮廷酒宴上,他把皇帝賜與的酒向西南灑去,正當朝廷要治他大不敬罪之時,他說,這并非對皇上大不敬,而是他算準成都方向有火災,于是將酒化作雨水去救火?;噬纤炫扇舜蛱?,果然如此(百度百科“欒巴噀酒”)。后來這一故事便被引用為“救火”的意思。
“酒”詞除了語義范疇上的變化外,人們對酒的情感態(tài)度也逐漸多樣,在酒類形容詞中出現(xiàn)了不少描寫醉酒后狀態(tài)的貶義詞:
酒顛、酒禍、酒病、酒惡、酒后失言、酒病花愁、酒地花天
提醒著飲酒時仍要適度,不宜貪杯。當然,也存在不少描寫暢快飲酒的詞語:
酒中趣、酒酣耳熱、酒后之勇、酒酣耳熟、酒后吐真言、寄情詩酒、謝親酒、通路酒、無彝酒
并且人們逐漸在酒中融入了諸如“友誼”、“哀愁”之類的情感色彩,如:
友誼:酒逢知己千鐘少、酒逢知己千杯少;
哀愁:酒在口頭,事在心頭、酒在肚里,事在心頭、酒在心頭,事在肚里、酒澆塊壘
簡言之,“酒”詞的出現(xiàn)進一步體現(xiàn)了語言虛化的趨勢,拓展了酒類意象的表達范圍,深刻體現(xiàn)了人們對酒的復雜情感。
本文通過“酒”字詞源變化來探究酒文化的文化內(nèi)涵,將“酒”字視作重要的文化模因,在其文化傳承及演變歷程中書寫了一部中華民族自發(fā)的民族志,記錄并凸顯中華文化中的酒文化精髓?!熬啤弊衷~源演化揭示了中華“酒”文明源遠流長的發(fā)展歷史,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便已成字,已經(jīng)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文明發(fā)展,酒繼續(xù)深入社會領域各個領域,使得“酒/酉”字從象形描繪進入語法虛化,從而其抽象義的語法作用進一步豐富“酒”字的表意功能。
關于“酒”字語義范疇,“酒”從單一的“申簍取酒”義發(fā)展到現(xiàn)今的各種酒類單音節(jié)字,再進一步虛化為無法獨立使用的多音節(jié)詞匯組件,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與社會生活交融,衍生出諸多乍看已經(jīng)與酒不相關卻實則藕斷絲連的字及詞語,如醬、醋、酒次青衣、欒巴噀酒等??梢娋莆幕焉钪灿谏鐣罘椒矫婷?,既展示了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xiàn)在豐富的酒品種類、多樣的制作工藝等之上。
“酒”字網(wǎng)絡的情感色彩行,上述演變過程凸顯了華夏兒女對酒文化的深厚情誼,體現(xiàn)在眾多的褒義性酒品名和褒義性酒品名用法;但從“飲酒類動詞和形容詞”中可窺見,飲酒過度往往導致酒后失態(tài),這也是酒文化被詬病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應當倡導“飲酒適度、且莫貪杯”的飲酒文化。此外,飲酒禮儀也一直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古便講究“酬酢之禮”,進而引申進入宗教祭祀當中,這都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謙卑、禮讓和知恩圖報等諸多優(yōu)良品質(zhì)。
因此,中華傳統(tǒng)酒文化的內(nèi)涵可總結為“久”、“博”、“愛”和“禮”,旨在表明中華酒文化:(1)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2)文化領域博大精深;(3)深受民眾喜愛;(4)擁有豐富禮儀文化傳統(tǒng)。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酒文化亟待進一步科學、系統(tǒng)地進行研究,更好地保存、傳承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致謝詞:吳春容教授對本文寫作給予了指導性幫助,匿名審稿專家及編輯部也對本文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注釋:
①“釀”有近十個同義字,說明了“釀”制工藝在我國酒業(yè)的悠久傳統(tǒng)和重要地位。遺憾的是,限于能力和材料,目前無法查知這些字的相互關系和變化。如果能夠?qū)崿F(xiàn),則更能體現(xiàn)我國酒業(yè)制造的技藝水平。
②進一步拆字后由四部構成:匸(xi)、矢(shi)、殳(shu)、酉(you),“匚”,表“按蹺”,“按”指抑按皮肉,“蹺”謂捷舉手足,是中國古代一種療疾祛病的方法;“矢”,表“砭石”,是一種銳利的石塊,《說文解字》注:“砭,以石刺病也”,主要用來破開癰腫,排膿放血,是一種我國最早的治療工具;“殳”,表“針灸”,是中國古代治療的一大創(chuàng)舉;“酉”,表“酒”,是最早的興奮劑和麻醉劑,更能“通血脈”、“行藥勢”,還可用作溶劑,《漢書》稱之為“百藥之長”。從最初的單純用酒治病,發(fā)展到后來的制造藥酒,足以證實酒在醫(yī)藥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10]。
③百度漢字搜索結果為1034個,包含“啤酒廠”、“詩酒社”等少數(shù)“酒”字位于詞中間的情況。
[1]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54-64.
[2]吳春容,豐雪,彭柳.語用翻譯視角下自貢鹽幫菜的跨文化傳播[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3):89-98.
[3]吳春容.“鹽”類歇后語語用生成機制的社會語用學探究[J].外國語文,2014(5):88-93.
[4]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9.
[5]Cichocki P&Kilarski M.On “eskimo words for snow”the life cycle of a linguistic m isconception[J]. Historiographia Linguistica,2010(3):341-377.
[6]熊貓.愛斯基摩人的 50種雪 [EB/OL].(2011-05-07)[2016-12-18].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cd032b70100rdg9.htm l
[7]李昌憲.從《水滸傳》談宋代社會[J].新世紀圖書館,2013(2):3-7.
[8]象形字典“酒”字詞條[DB/OL].(2015-04-12)[2016-12-15].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 id=1908.
[9]百度百科“酒”字詞條[DB/OL].(2016-11-05)[2016-12-20].http://baike.baidu.com/item/%E9%85%92/ 64410?fr=aladin.
[10]百度百科“醫(yī)”字詞條[DB/OL].(2016-01-24)[2017-01-02].http://baike.baidu.com/item/%E5%8C% BB/6416176.
[11]在線漢語字典“酒”字詞條[DB/OL].(2014-06-12)[2016-12-11].http://xh.5156.com/htm l/721.htm l.
責任編校:梁 雁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Ideographic Networks of“Wine”
ZHONG Liumao,YUN 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Engineering,Zigong 643000,China)
With the purpose of trac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ideographic origin of“wine”in Chinese,125 characterswith the componentof“酉”and 127 lexeswith the character“酒”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following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firstly,themorphing process of“酒”;secondly,the semantic category of“酒”;thirdly,the affective propensity in“酒”.It is found that“酒”undergoes two changes in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networks:firstly,a semantic blurring from pictographic reference to abstract delexicalization and secondly,a functional grammaticalization from a unit of expression to a component for lexical composition.In this process,“酒”yields a rich scope of semantic categorization,which can not only help express the wine-related imagery through its rich and multitudinal lingual resource,but also extend to other culturally and ritually related aspectswith a huge network of“酒”thus formed.This ideographic network of“酒”profiles the profound enthusiasm forwinewith“酒豪”,“酒仙翁”fully expounding the grandeur of the Chinesewine culture;however,there are also lexes like“酒禍”in the network indicating side effectof excess drinking,and as a result,good as thewine is,do not dwell on it.The network analysis of“酒”demonstrates profoundly the memetic function above and spontaneously composes a ethnographic masterpiece of Chinese wine culture.It also extracts and precipitates the wine culture,which enjoys thousands years of history,as an ideographic network with the character component“酉”,single character“酒”and lexes composed of“酒”. Such character analysis ofwine can help protect and transmit the historically profound Chinese wine culture, and,when applied in cultural publicity and commercial domains,will necessarily become a distinguished subject.
酉;wine;meme;ideographicnetwork;etymology investigation;grammaticalization
G112;H122
:A
:1672-8580(2017)01-0037-10
10.11965/xbew20170104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外語專項課題(SC16WY019)
鐘柳茂(E-mail:zhongmaomao@aliyun.com)
云虹,教授(E-mail:7108166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