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雄
身份證號441425197808050494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研究
石雄
身份證號441425197808050494
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不斷的對施工技術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以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增強建筑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技術,將其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能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本文對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優(yōu)勢進行闡釋,并提出其在實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策略。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施工;注漿管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其能有效控制施工中的樁基沉渣和泥皮現(xiàn)象,使樁基具備更強的承載能力。并且,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還能將施工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使整個工程的質量得到保障,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是在滲透注漿施工技術和劈裂注漿施工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劈裂注漿施工技術是借助一定的壓力,利用注漿管,將水泥漿壓入樁端和樁側的地層空隙中,從而將沉渣、土壤顆粒、孔隙等結合起來,以增強注漿區(qū)域土體的強度。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原理與此類似,由于被壓入的水泥漿能克服初始壓應力,使土體產(chǎn)生劈裂和破壞,然后水泥漿就可以沿著裂縫滲入填充孔隙。當達到一定的注入量時,虛土沉渣的各項性能、樁和巖層土體的邊界條件,都會發(fā)生改變,從而出現(xiàn)劈裂效應,形成高強度的復合土體,以提升樁基的承載力。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之所以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備以下優(yōu)勢:第一,此項技術對地質條件沒有過多的要求,無論哪種地質條件都能利用此技術進行施工。在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興起之初,其主要用于泥漿護壁鉆孔施工中,也經(jīng)常用于挖孔灌注樁及沖孔環(huán)節(jié)。隨著此項施工技術不斷的被優(yōu)化,其應用范圍已經(jīng)擴展到各種類型的建筑工程中。第二,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能夠對泥皮和樁基沉渣現(xiàn)象進行有效的控制,使樁基的承受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此項技術后,樁基對于細粒土的承載力能夠提升30%-70%,而對于粗粒土的承載力則可提升1-3倍。第三,能夠對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特別是能降低大直徑超長樁的造價,從而讓企業(yè)在通過使用先進的施工技術獲取更好的經(jīng)濟利益。
制作注漿管時,一般選用直徑為25-30mm的無縫焊管或鍍鋅管,并根據(jù)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來制作適宜的注漿管。如果樁長度高于50米,在制作注漿管時要注意控制其內部的摩擦阻力,盡可能的降低注漿施工的壓力。制作注漿管需要分三步進行,首先是制作上部帶絲扣的接頭;其次要制作注漿管中部的直管;最后是制作注漿管端部的花管,一般采用梅花形花管段的側壁來設計,孔徑控制在6-7mm比較適宜。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利用膠帶、橡膠膜等將花管段包好,并利用鐵絲將其捆綁牢固,從而避免注漿過程出現(xiàn)滲漏現(xiàn)象。
單向閥周圍常常存在一些雜物,如泥漿、沉淀、工程肥料等,壓水試驗就是要在注漿管暢通的情況下,利用清水將單向閥周圍的這些雜物清理干凈。壓水試驗需要在完成注漿施工后進行,一般在注漿施工完成后一個星期內比較合適。首先需要對建筑工程施工做壓水試驗,并記錄好注漿管的暢通情況和沖破壓力值。同時,在進行壓水試驗時,要力求達到理想的試驗效果,注漿管表面通常會覆蓋水泥層,壓水試驗的目的就是要將此水泥層全部沖開。
在安裝注漿管時,要將各個接口準確的對接起來,并將其密封好。在對接過程中,要保證注漿管的連續(xù)性,以確保注漿管能夠暢通。如果沒有將管道密封好,或者管道沒有連接好,在灌漿過程中就可能出現(xiàn)滲漏、堵塞等現(xiàn)象,導致灌注泥漿的過程不夠順利。因此,在安裝和下放注漿管時,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和施工流程進行施工,并讓專業(yè)人員實施安裝和下放作業(yè),以確保注漿管的安裝質量,保證能夠順利的進行灌漿。
一般情況下,注漿施工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灌注樁注漿施工,因此,在進行注漿之前,需要按照正確的配比將水泥漿配置好,然后將水泥漿灌注進注漿管,通過注漿管到達預設的注漿位置。在水泥漿風干后,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使風干后的水泥漿質量得到保障。水泥漿的質量取決于水泥質量,因此,在合理配置水泥漿時,需要對水泥質量進行嚴格控制,通過仔細檢測,才能避免施工材料出現(xiàn)質量問題,從而影響整體施工的穩(wěn)定性。同時,為確保注漿的實際效果,施工人員還需要控制好注漿壓力、注漿水、混凝土之間的配比,并嚴格按照施工標準施工,才能有效避免人為因素破壞注漿效果。
當前,灌注樁注漿施工一般是在樁基完成2天后,最晚不能超過一個月。而在注漿的過程中,要控制好注漿施工作業(yè)點與完成作業(yè)點之間的距離,即注漿施工是在一段路面上進行的,施工起點和施工完成的地點之間會形成一段距離,此距離一般不得低于8到10米。同時,受地質條件的影響,不同的建筑工程中,灌注樁注漿順序會有所差異。
對壓漿的控制,一般是以壓漿量來衡量,同時,要借助注漿壓力來對其進行控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灌注樁注漿的相關參數(shù)在確定時,通常要根據(jù)具體的施工地質條件,以及現(xiàn)場的施工環(huán)境來計算。而在樁端遇到卵石層或者礫石層時,注漿量會適當增多,注漿壓力也會相應升高,這時就需要將注漿量作為壓漿控制的指標。在礫土層中,則主要以注漿壓力為注漿控制的指標來對其進行控制。在壓漿量達到具體注漿要求時就可終止注漿,而具體的注漿量是根據(jù)實際的注漿環(huán)境來確定的。
綜上所述,在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后,其樁基的承載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建筑工程的樁基變得更加穩(wěn)固,從而為建筑工程的質量增加更多的保障。鑒于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這些優(yōu)點,將其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還能夠降低企業(yè)的施工成本,為建筑企業(yè)謀取更多的經(jīng)濟效益,從而增強企業(yè)的綜合競爭力,促進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1] 唐小芬.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4):104.
[2] 余勇.建筑工程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