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麟 林天然 石三三 林博雅 賴榮泉 林曉路(福建省龍巖市煙草公司武平分公司6400;福建省龍巖市煙草公司 64000;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福州市 5000)
輪作抗性品種對煙草病蟲害的影響
林中麟1林天然2石三三1林博雅1賴榮泉3林曉路2(1福建省龍巖市煙草公司武平分公司364300;2福建省龍巖市煙草公司 364000;3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福州市 350002)
為提高煙草病蟲害防治水平,研究了通過煙草抗性品種“閩煙38”與“云煙87”不同間隔年限輪作,對煙草花葉病、煙草青枯病、煙蚜等煙草主要病蟲害的調控作用。結果表明,輪作抗性品種“閩煙38”和“云煙87”,對病蟲害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控制效應,可有效降低花葉病、青枯病、蚜蟲等病蟲害的發(fā)生及危害程度,提高煙葉產量、質量。以連續(xù)兩年輪作抗性品種“閩煙38”處理的病蟲害控制效應較為明顯。
煙草;抗性品種;輪作;病蟲害;控制
煙草病蟲害的發(fā)生會給煙葉生產帶來巨大損失,前人從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角度,進行了相關研究[1-5],但受綜合防治成本、環(huán)境保護、可持續(xù)性等因素影響,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傳統(tǒng)的輪作方式通過豐富基因多樣性,可對病蟲害進行調控,能有效減輕病蟲為害,并在許多作物上進行應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6-8]。基于此,筆者研究了通過煙草抗性品種“閩煙38”與“云煙87”不同間隔年限輪作,對煙草花葉病、煙草青枯病、煙蚜等煙草主要病蟲害的調控作用,以期為煙草病蟲害的防控提供參考。
1.1 供試品種
供試煙草品種為福建地區(qū)主栽品種“云煙87”和“閩煙38”(福建省龍巖市煙草公司選育,2010年11月18日通過全國煙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大田生育期121 d左右,高抗普通花葉病,中抗-抗青枯病、黑脛病。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在武平縣城廂鎮(zhèn)東崗村進行,試驗地塊為歷年煙草花葉病重發(fā)區(qū),按4年輪作設計,每一組輪作為1個處理(見表1),每處理面積667 m2。試驗區(qū)不使用農藥,其余栽培管理措施按當?shù)厣a技術方案執(zhí)行[9]。
表1 試驗設計
1.3 調查內容及方法
在煙草移栽后7 d至煙葉采收結束,采用5點取樣法,每點調查10株,共50株,每隔14 d調查煙草花葉病、青枯病的發(fā)病情況,同時調查記載煙蚜發(fā)生數(shù)量。各處理單獨采收、烘烤,按當年中國煙草總公司核定煙葉收購價測定經(jīng)濟性狀。
計算公式:發(fā)病率(%)=(發(fā)病株數(shù)/調查總株數(shù))× 100;病情指數(shù)=[∑(各級病株數(shù)×該病級值)/調查總株數(shù)×最高級值]×100;有蚜株率(%)=(有蚜株數(shù)/調查總株數(shù))×100;蟲口密度(頭/株)=蟲口數(shù)量/調查總株數(shù)。
應用Excel、SAS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煙草花葉病控制效應
從表2可看出,在不使用農藥防治的情況下,抗性品種“閩煙38”各年度均無花葉病發(fā)生,常規(guī)種植“云煙87”的對照,各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花葉病發(fā)生。2014年單次輪作抗性品種“閩煙38”的處理(2),表現(xiàn)為2015年較2013年花葉病發(fā)病率減輕、病指減少,但2016年發(fā)病程度加重并接近對照,呈復蘇趨勢。2014、2015年連續(xù)輪作抗性品種“閩煙38”的處理(3),花葉病發(fā)生得到了有效控制,2015年雖有所發(fā)病,但發(fā)病率和病指均低于對照。
表2 不同處理花葉病發(fā)生情況對比
2.2 煙草青枯病控制效應
從表3可看出,在不使用農藥防治的情況下,“閩煙38”與“云煙87” 各年度均有青枯病發(fā)生,但“閩煙38”的發(fā)病率及病指均低于“云煙87”。2014年單次輪作抗性品種“閩煙38”的處理(2),2015年種植“云煙87”時,較對照青枯病發(fā)病率減輕、病指降低,2016年繼續(xù)種植,仍較對照發(fā)病率減輕、病指降低。2014、2015年連續(xù)兩年輪作抗性品種“閩煙38”的處理(3),2016年種植“云煙87”時,青枯病發(fā)生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控制效果較為明顯。
表3 青枯病發(fā)生情況
2.3 煙蚜控制效應
從表4可見,試驗期間煙蚜發(fā)生程度逐年遞減,除2015年有蚜株率有所反彈外,各處理的有蚜株率、煙株蟲口密度均呈下降趨勢,但輪作抗性品種對煙蚜的控制效果不明顯。
2.4 經(jīng)濟性狀
從表5可看出,因品種特性不同,同一年度“云煙87”的產值總體上優(yōu)于“閩煙38”,但以種植常規(guī)品種“云煙87”的對照為例,其受病害影響較大,年度間產量、產值等經(jīng)濟性狀差異較大。
2014年單次輪作“閩煙38”的處理(2),2015年種植“云煙87”每667 m2產量比對照增產29.69 kg、增幅27.4%,均價提高2.49元/kg,每667 m2產值增加936.18元,上等煙比例提高2.13%。
2014、2015年連續(xù)兩年輪作“閩煙38”的處理(3),輪作期間產量雖低于單種“云煙87”的對照,但由于處理(3)的等級結構更趨合理,上中等煙比例、均價有所提高,產值受影響較小。
表4 不同處理煙蚜發(fā)生情況對比
表5 不同處理產量及產值對比
綜上所述,輪作抗性品種“閩煙38”、“云煙87”對煙草病蟲害發(fā)生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應,可有效降低花葉病、青枯病、蚜蟲等病蟲害的發(fā)生及危害程度,提高煙葉產量、質量。究其原因可能是輪作抗性品種減少了當年病害發(fā)生,抑制了病原的繁衍傳播,凈化了土壤,相對促進了有益微生物群落的穩(wěn)定,提高了抗逆性,進而提高了煙葉的經(jīng)濟效益,這與朱罡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一致[10-12]。
對比不同間隔年限輪作,以連續(xù)兩年輪作“閩煙38”處理的病蟲害控制效果較為明顯。在覆蓋率較高的優(yōu)質烤煙主產區(qū)或花葉病發(fā)生普遍的老煙區(qū),可通過利用兩年及以上輪作抗性品種的方法,改善當?shù)氐耐寥拉h(huán)境,減少田間病原體殘留,增強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從而提高抗逆性,降低發(fā)病率,促進煙葉生產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1] 陳家驊,宮寶斌,張玉珍.煙蚜的天敵種群消長初步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1991(3):18-20.
[2] 張漢千,賴榮泉,林天然,等.利用手機進行煙草病蟲害求助與診斷[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1):78-79.
[3] 賴榮泉,賴碧添.龍巖煙區(qū)植保應急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煙草科學,2010,31(2):38-41.
[4] 張紹升,顧鋼,劉長明.煙草病蟲害診治圖鑒[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12.
[5] 匡傳富,李宏光,李小一.不同烤煙品種的抗病性鑒定報告[J].北京農業(yè),2014(33):131-132.
[6] 沈君輝,聶勤,黃得潤,等.作物混植和間作控制病蟲害研究的新進展[J].植物保護學報,2007,34(2):209-216.
[7] 曾文龍,姜林燦,賴碧添,等.環(huán)保型(無泥炭型)烤煙濕潤育苗基質的研究—Ⅱ.基質配方煙苗若干生理代謝狀況[J].中國煙草科學,2010,31(6):28-30.
[8] 姜林江.論龍巖市輪作煙田土壤肥力平衡技術要點[J].新農村(黑龍江),2014(22):136-137.
[9] 福建省煙草公司龍巖市公司.龍巖市優(yōu)質烤煙生產技術標準體系(Q/LYYC101.01~142.06-2007)[S].2007.
[10] 趙會納,雷波,王茂盛,等.不同輪作模式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3,41(7):63-66.
[11] 朱罡,邵建平,趙曉繞,等.品種多樣性對烤煙主要農藝性狀及抗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19):6198-6201.
[12] 賴榮泉.套種大蒜對煙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煙葉品質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15(4):75-79.
2016-08-24
2014年科技項目[(編號:巖煙司(2014)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