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USNews(《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17全球最佳大學排名正式出爐,中國共有110所高校上榜。其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進入前100名,表現(xiàn)搶眼。此前,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和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等最新版相繼公布,中國高校均有不俗表現(xiàn)。一時間,國內各高校紛紛在其官網轉發(fā)排行名次,“曬排行”似乎成了一種流行。
由于指標體系不同,世界四大知名排行榜上的高校排名也各有不同。記者發(fā)現(xiàn),樂此不疲的“曬排名”中,國內一些高校往往選擇其排行名次較高的排行榜對外宣傳。對同一所學校在不同榜單上的排名差異,到底該怎樣看待?
“各大排行指標體系都有缺陷,如QS占比40%的‘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被認為主觀性較強,是對學校人緣的考驗;泰晤士的‘論文引用率占32.5%,被認為不利于那些不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大學;ARWU過多依賴國際獎項和偏愛理工科等。”教育數(shù)據機構麥可思相關研究專家指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李奇感慨:“目前一些高校功利主義傾向嚴重。在嚴格的績效考評控制和國家引智政策的資源支持下,排名上漲速度很快是可能的,但這是否具有真正的學術價值和可持續(xù)性,亟待反思和研究。”(見《光明日報》,文/鄧暉)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