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媚
摘 要:合唱是一門集體表現(xiàn)的藝術,能以其豐富的和聲使人獲得立體美的享受,也能以表現(xiàn)豐富、細膩的情感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靈魂上的震撼。因此在合唱訓練中學生享受到的并不僅僅是音樂藝術的魅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集體意識。合唱水平的提高是認識和歌唱技巧共同提高的一個過程。
關鍵詞:合唱訓練;理論認識;技巧
合唱在音樂教育中不可缺少,這也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是具有魅力及審美的一課,對學生身心發(fā)展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覷。良好的合唱教學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唱歌法,并且能讓歌聲充滿感情,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藝術魅力的所在,以此能愛上音樂,提升對音樂的欣賞能力,讓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感等都有所提高。并且合唱活動還具有極強大的教育能力,可以培養(yǎng)學生間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等,讓音樂起到洗滌人們精神的作用。
一、提高合唱理論認識
合唱既是一門技術學科,更是一種認識行為。合唱隊不進行必要的理論學習,不懂得基本術語,幾乎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績,但又不能生搬硬套,被理論所束縛。什么是必要的理論呢?比如:什么是合唱,合唱發(fā)音特點和發(fā)音方法等,引導學生對合唱相關知識產(chǎn)生理性認知,從而提高學生對合唱的熱愛。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力戒講很多概念性的理論,以顯擺自己的“博學”。什么叫概念性的理論?比如“合唱的起源”“合唱的發(fā)展”“合唱的聲部音域范圍”等,避免出現(xiàn)諸如“橫膈膜”或者生理解剖等專業(yè)術語。這只能使合唱隊員始終處在迷茫困惑的狀態(tài)中。
二、掌握合唱基本技巧
1.聲音訓練
在技巧訓練中,需要以積極的、比較輕的音量,即中等音量中稍弱的聲音作為合唱的基本力,以此可以快速找到聲音的方向,長且有氣感的聲音,有氣息支點高位置的聲音并且含有稍稍的豎含感,所以比較容易在集體中接近更加和諧的聲音。
當要增加或是減弱特別強的聲音時除利用好氣息相應變化來處理,也可以用之前的弱聲與后面的強聲形成對比。
當再一次減弱聲音時,除將氣息減少,還要注意讓聲音變得集中、有力,稍有緊張之感,控制并且保持聲音的穿透力。
2.練聲訓練
練聲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準、節(jié)奏,包括聲音的位置等,并且能為演唱歌曲做好全面的準備,其中最為重要的在于讓學生和指揮相配合,以及對指揮反應能力是否有一定的掌握度。如ma me mi ma mu這幾個同音、不同母音訓練法,讓學生可在演唱中一直有一種嘴里含有半口水的感覺,在音量中也要先是輕、再是重的過程,先用柔和的聲音,并且在指揮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加強。需要讓學生的境盡可能往后靠攏,緊緊貼在咽壁中,朝著頭腔共鳴的方向上走,口音練習,需要對閉口音要開唱,不可咬得過緊,要有一種似霧非霧的感覺,但需要有一定支持。對于開口音要閉唱,上、下牙要打開,要感覺下巴有一種下垂的感覺,聲音位置更是要集中好。
3.呼吸訓練
在訓練學生進行呼吸時一定要先對提軟腭的方法開展訓練,即讓他們有一種打哈哈的狀態(tài),并保持這樣的狀態(tài)來練習,而學生學會了提軟腭再訓練他們提著來唱歌。此時學生會感受到,這樣唱歌一定要用氣息,否則就沒有境,于是對于呼吸訓練興起。在呼吸訓練時可采用:猛吸猛呼、猛吸緩呼、猛吸斷呼或緩吸緩呼等方法。
此外,還可讓學生唱一些長句子來進行氣息上的練習。這樣的方法可讓學生學會控制氣息,且提升音準,有時采用循環(huán)換氣法,讓部分學生先換,之后再到另一批學生換,這樣讓音樂沒有間斷,處在一種流動狀態(tài)下,增加歌曲的完整性。
三、音準訓練
合唱是音準、節(jié)奏、聲音均要協(xié)調統(tǒng)一于聲樂藝術,而學生在合唱過程中會出現(xiàn)聲部之間互相干擾、跑調、聲音偏高或偏低、節(jié)奏不準等不協(xié)調現(xiàn)象,那么在訓練過程中是如何調整的呢?在練聲過程中我就加強學生的音準訓練,經(jīng)常用音程、音階、琶音、和弦等練聲曲,有時候還會采用四部和聲來增強學生的聽覺能力和演唱能力。
在訓練中,還經(jīng)常自編一些比較簡單的兩聲部練習曲,以此來幫助學生揭開合唱的神秘面紗。要求學生演唱時的聲音訓練,同時做到能監(jiān)聽另一聲部的音高及和聲效果,通過訓練使學生的音準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學唱歌曲時還要注意加強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
四、歌曲合練整體提高
通過合唱技巧訓練掌握合唱基本技巧之后,就可以選擇一些歌曲進行練習,通過實際練習強化合唱技巧,增強感性認識,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在選取練習過程中,一般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
1.分解練習。對一首曲子,按照自然段落,一句一句加以排練,如同我們初唱歌曲一句一句學一樣,這樣有利于糾正問題,力爭合唱準確。
2.連貫練習。在分解練習之后,便可采取連貫練習。通過連貫練習,從完整性上檢驗整體效果,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俞子正.聲樂教學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劉朗.聲樂教育手冊[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