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波
(廣州大學 人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漢代士人對牝雞司晨事象的經(jīng)學定性及文學展現(xiàn)
□趙德波
(廣州大學 人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牝雞司晨是周文化男尊女卑觀念的反映。漢代《易林》、京房《易》等易學著作完成了對牝雞司晨以及其它相關事象的經(jīng)學定性,牝雞司晨事象也成為婦女干政亂國的政治事象的代稱。漢代讖緯之學和后世經(jīng)學家闡釋與雞禍相關的災異事象,多是引用京房《易》的成說。牝雞司晨典故在漢代文學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其中有些作品是針對具體家庭而言,指家庭內(nèi)部婦女主政,但更多作品針對國家政治而發(fā),指婦女干政亂國的政治事象。
牝雞司晨;經(jīng)學;易學;文學
牝雞司晨,又稱為牝雞之晨或牝雞雄鳴。牝,指雌性的鳥獸,和牡相對。牝雞,即母雞。司,指主管、掌管。牝雞司晨,意謂雌雞掌管天亮鳴叫的事宜。根據(jù)一般的生活常識,牝雞和牡雞有著自然的分工,牝雞下蛋,牡雞啼鳴。因此,牝雞司晨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xiàn)象。作為典故,牝雞司晨最早見于《尚書·牧誓》,其中寫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裆掏跏芪D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1]183。
此處,周武王指斥商紂王聽信婦人讒言,暴虐無道,倒行逆施的種種罪行。從敘述的口氣來看“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應是周族的古語,周武王在誓詞中征引古語,以加強說服力和鼓動性??追f達在《尚書正義》中對此作了如下解釋:
此以牝雞之鳴喻婦人知外事,故重申喻意云:“雌代雄鳴則家盡,婦奪夫政則國亡?!薄瓕㈥惣q用婦言,故舉此古人之語。紂直用婦言耳,非能奪其政,舉此言者,專用其言,賞罰由婦,即是奪其政矣,婦人不當知政,是明內(nèi)外之分。若使賢如文母,可以興助國家,則非牝雞之喻矣[1]183。
據(jù)此可知,牝雞司晨這則典故打上了鮮明的周族文化的烙印?!抖Y記》《周禮》主要記載的是周代的典章制度,通過對這兩部著作的考索,不難看出周族文化中男女的社會地位及分工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nèi),男性在社會中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抖Y記·昏義》中說道:“敬慎重正而后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成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后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后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后君臣有正。 ”[2]1418可見,在周文化中極為強調(diào)男女之別,承認男女有別是社會得以有序建立的前提。在這種文化體制下,一方面極力倡導男性在社會生活中的主導與支配地位,而另一方面則要求女性順從,即所謂的“三從四德”?!抖Y記·郊特牲》記載:“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嫁從夫,夫死從子。”[2]709這就是“三從”?!八牡隆币娪凇吨芏Y·天官·九嬪》:“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各帥其屬而以時御敘于王所?!保?]522婦德、婦言、婦容和婦功,是對宮廷婦女進行教育的科目,后來與“三從”連稱,成為婦女道德、行為、能力和修養(yǎng)的標準。在這種強烈的男尊女卑觀念的支配下,人們很容易將社會中的男女分工和牡雞司晨、牝雞產(chǎn)蛋的自然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以牡雞比喻男性,以牝雞比喻女性。牡雞司晨,在周文化中也就成為男性主外的象征,而女性干政的政治事象也被形象化地稱為牝雞司晨,但是出現(xiàn)的頻率并不高。
《周易》是周文化的產(chǎn)物,男尊女卑觀念在其中亦有反映。《周易·恒卦》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薄断蟆吩唬骸皨D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兇也。 ”[4]325-326《周易·家人·彖》曰:“女正位乎內(nèi),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 ”[4]350這些論述都是強調(diào)婦女對丈夫的絕對服從。除此之外,《周易》中還把雞和兇險的事象相關聯(lián)。雞作為兇險之象,出現(xiàn)在《易·中孚》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兇。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焙罟⒃唬骸案F上失位,信不由中,以此申命,有聲無實;中實內(nèi)喪,虛化外揚。是‘翰音登天’也。巽為雞,雞曰翰音。 虛音登天,何可久也。 ”[4]520雞飛狗跳是騷動不安之象,在《中孚》爻辭中,本是生活在地面的雞不但飛,而且飛到高空,自然難以持久停留在空中。是反常的兇險之事。《說卦》:“巽為雞。”《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應八風也。風應節(jié)而變,變不失時。雞時至而鳴,與風相應也。二九八十,主風精,為雞,故雞十八日剖而成雛。二九順陽歷,故雞知時而鳴也?!保?]701《九家易》為西漢前期淮南九家易學派所作,運用變卦互體對“雞知時而鳴”的事象作了解釋。《周易》中秉持的男尊女卑觀念,以及與雞相關事象的運用,為后來易學系統(tǒng)對牝雞司晨的經(jīng)學定性埋下了伏筆。
焦延壽是漢代易學發(fā)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所作《易林》中出現(xiàn)了許多與雞鳴相關的事象,而且多是作為負面事象出現(xiàn)。如《大有之井》:“光祀春成,陳倉雞鳴。陽明失道,不能自守,消亡為咎?!薄秹汀罚骸半u鳴失時,君騷于憂。犬吠不休,行者稽留?!薄墩鹬俊罚骸跋伔鈶粞ǎ笥陮⒓?。鵲數(shù)起鳴,牝雞嘆室。相薨雄文,來到在道。”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易林》對牝雞司晨給予了很多的關注,該事象在焦氏《易林》中多次出現(xiàn):
《大有之咸》:裸裎逐狐,為人所笑。牝雞司晨,主作亂根[5]146。
《噬嗑之豫》:裸裎逐狐,為人觀笑。牝雞鳴晨,主作亂妖[5]212。
《恒之剝》:高樓陸處,以避風雨。深堂邃宇,君安其所。 牝雞之晨,為我利福,請求弗得[5]321。
《渙之小畜》:裸裎逐狐,為人觀笑。牝雞司晨,主母亂門[5]576。
據(jù)此可見,焦氏《易林》中已經(jīng)將牝雞司晨明確納入到了易學系統(tǒng)中,用該事象解說卦爻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焦氏反復三次把“裸裎逐狐”與“牝雞司晨”作為同類事象而前后貫通。裸裎,指赤身裸體?!睹献印す珜O丑上》:“雖袒裼裸裎于我側(cè),爾焉能免我哉! ”[6]244孟子在這里轉(zhuǎn)述柳下惠之語,用以贊揚他坐懷不亂的節(jié)操。袒裼,謂脫掉衣服。裸裎,指赤身裸體。焦氏把牝雞司晨與裸裎逐狐列為同類,予以辛辣的嘲諷,認為這種現(xiàn)象不僅丑陋,而且可笑,實在是有悖于人情事理。從先秦開始,狐貍往往作為淫邪的象征出現(xiàn),由此而來,也暗示出牝雞司晨屬于淫邪之行。牝雞司晨作為婦女干政亂國政治事象的表征,在《易林》中確定下來。焦氏《易林》是以四言詩的形式承載易學理念,屬于準文學。從這個意義上說,《易林》對牝雞司晨所作的解釋,是這個古老的典故在漢代文學的初步顯現(xiàn),它被包裹在經(jīng)學的外殼中。
京房是西漢中后期著名易學家,受《易》于焦延壽。京氏《易》的最大特點是以天象附會人事。京房《易》的生成期也正是讖緯之風的初興期,二者相互滲透,有許多一致之處?!兑住氛际蔷┓俊兑住返囊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又可分為日占、星占、氣候占、物占等?!靶钦技覀兓蜃⒁恹[鳳等神鳥,或梟、雕等猛禽。還注意到烏鵲之類的鳴禽。京房雖也注意這些飛鳥的占測,但更多的是注意普通飛鳥的占測,諸如燕雀鳩雉等。尤其注意家禽,對雞之占尤為著名。 ”[7]300《漢書·五行志》將對雞的占測列為“五事”中的第一事“貌”,其中所涉京房《易》的內(nèi)容如下:
京房 《易傳》曰:“有始無終,厥妖雄雞自嚙其尾?!保?]1369
京房《易傳》曰:“雞知時,知時者當死。 ”[8]1370
京房《易傳》曰:“賢者居明夷之世,知時而傷,或眾在位,厥妖雞生角。雞生角,時主獨?!庇衷唬骸皨D人專政,國不靜;牝雞雄鳴,主不榮。 ”[8]1371
京房《易》明確地把婦人專政與牝雞雄鳴相對應,所帶來的惡果是國不靜,主不榮,二者是相互聯(lián)系的,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據(jù)此可知,京房《易》中已完成對牝雞司晨以及其他與雞相關事象的經(jīng)學定性。讖緯之學和后世經(jīng)學家闡釋與雞相關的災異事象,多是引用京房《易》的成說。
漢靈帝時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quán),主荒政繆,災異屢現(xiàn)。《后漢書·蔡邕列傳》記載:“時妖異數(shù)見,人相驚擾。其年七月,詔召邕與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華、太史令單飏詣金商門,引入崇德殿,使中常侍曹節(jié)、王甫就問災異及消改變故所宜施行。邕悉心以對……”蔡邕在《答詔問災異八事》中,對牝雞司晨等災異現(xiàn)象作了如下解釋:
臣聞凡雞為怪,皆貌之失也。其《傳》曰:“貌之不恭,是謂不肅,時則有雞禍?!毙⑿埸S龍元年,未央宮輅軫中,雌雞化為雄,不鳴無距。是歲元帝初即位,將立妃王氏為后。至初元元年,丞相史家雌雞化為雄,冠距而鳴。是歲封后父禁為平陽侯,而女立為皇后,王氏之寵始盛。至哀帝晏駕,后攝政,王莽以后兄子為大司馬,由是為亂。昔武王伐紂,曰“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兑讉鳌吩唬骸皨D人專政,國不靜。牝雞雄鳴,主不榮。”夫牝雞但雄鳴,尚有索家、不榮之名,況乃陰陽易體,名實變改,此誠大異。臣竊以意推之,頭為元首,人君之象也。今雞一變,未至于頭,而圣主知之,訪問其故,是將有其事而不遂成之象也。若應之不精,政無所改,頭冠或成,為患茲大。敬慎威儀動作之容,斷取御改興政之原,則其救也。夫以匹夫顏氏之子,有過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 《易》曰:“不遠復,無袛悔,元吉。 ”[9]716-717
蔡邕依據(jù)新莽代漢前王氏家族逐漸昌盛的歷史,選擇牝雞雄變的相關事象加以對應,指出災異演變的漸進性,用以增加自己諷諫的可信度,用以打動靈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到牝雞雄鳴這個典故時,蔡邕把它確定為災異,認可它的經(jīng)學定性。在此基礎上,他又進一步指出,從西漢開始的牝雞雄變,在程度上遠遠重于普通的牝雞雄鳴,因為已經(jīng)出現(xiàn)身體形態(tài)的變化,這比牝雞僅僅雄鳴來得更加可怕。他針對當時出現(xiàn)的牝雞雄變,提醒靈帝盡早采取堅決措施,盡快整頓后宮。
蔡邕繼承西漢經(jīng)學對雞禍的定性,把它的根源歸結(jié)為 “貌之不恭”。對于二者之間的關聯(lián),《漢書·五行志》作了如下解釋:“于《易》《巽》為雞。雞有冠距文武之貌。不為威儀,貌氣毀,故有雞禍?!保?]1353按照這種說法,雞是威儀的象征,它的冠和距是文武俱備之象。在雌雄兩性中,雄雞最為威武。按照正常推理,貌之不恭而出現(xiàn)災異應該發(fā)生在雄雞身上,而事實卻相反。因為這類言論主要針對女性,所以災異事象也就被轉(zhuǎn)移到牝雞身上。
《青衣賦》是蔡邕所作的一篇奇文。蔡邕曾邂逅婢女青衣,但迫于行期,倉促離去?!肚嘁沦x》即是蔡邕為宣泄離別后的相思之苦所作。蔡邕在賦中馳騁才氣,極力描寫青衣之美,如“金生沙礫,珠出蚌泥。嘆茲窈窕,生于卑微。盼倩淑麗,皓齒蛾眉。玄發(fā)光潤,領如螬蠐。脩長冉冉,碩人其頎。”同時對二人之一夜情有大膽露骨的展現(xiàn),如“兼裳累鎮(zhèn),展轉(zhuǎn)倒頹。昒昕將曙,雞鳴相催?!薄肚嘁沦x》的艷情色彩,招致了當時以儒家正統(tǒng)觀念自居的文人學者非議,認為蔡邕《青衣賦》是有傷風化之作。張超即作《誚青衣賦》對《青衣賦》進行貶損,稱蔡邕《青衣賦》“彼何人斯,悅此艷資,麗辭美譽,雅句斐斐,文則可嘉,志鄙意微”。在賦中張超借題發(fā)揮,旁征博引大倡紅顏禍國論,其中寫道:
歷觀古今,禍福之階,多由孽妾淫妻?!稌方潢螂u,《詩》載哲婦,三代之季,皆由斯起。晉獲驪戎,斃壞恭子;有夏取仍,覆宗絕祀;叔肸納申,聽聲狼似;穆子私庚,豎牛餒己;黃歇子敗,從李園始;魯受齊樂,仲尼逝矣[10]606。
“《書》戒牝雞”用的是《尚書·牧誓》牝雞司晨的典故。 “《詩》載哲婦”,化用《詩經(jīng)·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薄墩皡n》一詩旨在于痛斥周幽王寵幸褒姒、斥逐賢良、倒行逆施的種種行為。后來哲婦成為干政禍國之類婦人的代稱,而哲婦傾城則成為美女亡國的同義詞?!叭荆杂伤蛊稹?,指夏商周的末代君王均是以美女亡國。對此,司馬遷在《史記·外戚世家》中評述道:“夏之興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 ”[11]1967“晉獲驪戎,斃壞恭子”指的是驪姬亂晉?!坝邢娜∪?,覆宗絕祀”指夏后相娶有仍氏女兒一度亡國,事見《左傳·哀公元年》。“叔肸納申,聽聲狼似”,指的是叔向因貪戀美色,娶了夏姬與申公巫臣氏之女而終至敗家,事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柏Q牛餒己”見于《左傳·昭公四年》及《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叔孫聽信豎牛讒言殺掉自己的三個兒子,而他本人也最終被豎?;罨铕I死。春申君黃歇的殺身之禍也是從寵幸李園之妹開始的,見《戰(zhàn)國策·楚策》。季桓子受齊女樂而致上行下效,朝政荒廢,見《史記·孔子世家》。
除了極力宣揚紅顏禍國論之外,張超還對好色之徒,進行了尖刻的詛咒,他在《誚青衣賦》結(jié)尾寫道:
三族無紀,綢繆不序。蟹行索妃,旁行求偶?;枰鰺o媒,宗廟無主,門戶不名,依其在所。生女為嬈,生男為虜。歲時酹祀,詣其先祖。或于馬廄,廚間灶下,東向長跪,接狎觴酒。悉請諸靈,僻邪當主。多乞少出,銅丸鐵柱。積繒累億,皆來集聚。嫡婉歡心,各有先后。臧獲之類,蓋不足數(shù)。古之贅婿,尚為塵垢,況明智者,欲作奴父[9]853-854。
這里雖然沒有指明道姓,但其矛頭顯然指向蔡邕。蔡邕在《青衣賦》中僅是抒發(fā)一己之情懷,其中雖有艷情色彩,但是感情卻相當純真。張超《誚青衣賦》接連運用“牝雞司晨”及“哲婦傾城”等經(jīng)學典故進行指斥,并用尖刻和鄙俗之詞加以影射和咒罵,未免言之過重,有借題發(fā)揮的嫌疑。另外,蔡邕《青衣賦》所述之事,與牝雞司晨不屬于同類事象,張超所作的比附實屬牽強。
牝雞司晨在漢代完成經(jīng)學定性,并作為經(jīng)學典故在漢代作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就其表現(xiàn)事象而言,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針對個人家庭而言,指在家中婦人掌權(quán),導致家庭不和,家道中落。一類是針對國家大政而言,用牝雞司晨典故指斥婦女干政亂國的政治事象。
馮衍是東漢初期的辭賦家,因遭人讒毀,一直仕途偃蹇。其所作《與婦弟任武達書》是刻畫悍婦形象入木三分的一篇奇文。據(jù)《后漢書·馮衍傳》記載,馮衍“娶北地任氏女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兒女常自操井臼,老竟逐之,遂埳壈于時。 ”[12]1002-1003《與婦弟任武達書》是馮衍寫給內(nèi)弟任武達的一封信。馮衍在歷數(shù)悍婦之惡時寫道:“五年以來,日甚歲劇,以白為黑,以非為是,造作端末,妄生首尾,無罪無辜,讒口嗷嗷。亂匪降天,生自婦人。青蠅之心,不重破國,嫉妒之情,不憚喪身。牝雞之晨,唯家之索,古之大患,今始于衍?!保?]198這段話中接連使用了一系列的經(jīng)學典故?!盁o罪無辜,讒口嗷嗷。亂匪降天,生自婦人”化用《詩經(jīng)》詩句,《小雅·十月之交》第七章寫道:“黽勉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囂囂。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睂Υ?,鄭箋注道:“詩人賢者見時如是,自勉以從王事,雖勞不敢自謂勞。畏刑罰也。囂囂,眾多貌。時人非有辜罪,其被讒口見椓譖囂囂然。……下民有此,言非從天墮也。噂噂沓沓,相對談語,背則相憎逐,為此者由主人也。 ”[13]681青蠅典故出自《詩經(jīng)·小雅·青蠅》,《毛序》解題曰:“大夫刺幽王也。 ”[13]781該詩以青蠅這一傳神之喻,形象地揭示了讒言的根源和危害。此后,青蠅成為讒言或進讒佞人的代稱。馮書中《詩經(jīng)》典故的運用活畫出馮衍之妻蠻橫強悍、疑心重而是非多的惡行。而“牝雞之晨,唯家之索,古之大患,今始于衍”,則直接引用《尚書·牧誓》的話語,道出了深受悍婦之苦的傷感和無奈。
揚雄是西漢末年的文學大家,博通經(jīng)史,曾模擬《虞箴》,作九州箴?!秲贾菽馏稹肥菗P雄所作九箴之一。從西漢的行政版圖來看,牧野之戰(zhàn)的所在地朝歌(今河南淇縣)并不屬于兗州,而是屬于司隸校尉部。殷商時期的中心地帶在司隸校尉區(qū)劃之內(nèi),不過,牧野之地與兗州相鄰。另外,兗州與商王朝有著很深的淵源,商朝第十八代國王南庚,曾遷都到奄,奄指今山東曲阜。作為西漢末年的大儒,揚雄對這一文化淵源自然非常諳熟,他在《兗州牧箴》中對商王朝的歷史進行了詳細的追述。在追述商紂王好色亡國的慘痛歷史教訓時,揚雄寫道:“西伯戡黎,祖伊奔走,致天威命,不恐不震。婦言是用,牝雞是晨,三仁既知,武果戎殷。 ”[14]242其中“婦言是用,牝雞是晨”,用的就是《尚書·牧誓》的典故。
東漢中后期,宦官外戚,交替專權(quán),朝政廢弛。而這種政治形勢正和牝雞司晨的經(jīng)學定性相符合。因此,牝雞司晨典故在同期士人著述中出現(xiàn)的頻率頗高。楊震出身經(jīng)學世家,曾官至司徒,位列三公,以廉正剛直著稱。漢安帝時,乳母王圣恃寵作亂,加之宦官的推波助瀾,朝政混亂。楊震在《諫安帝內(nèi)寵書》中寫道:“《書》誡牝雞牡鳴,《詩》刺哲婦喪國”[12]1761,直接引用《尚書》牝雞司晨和《詩經(jīng)》哲婦傾城的典故對這一政治現(xiàn)象加以指斥。漢質(zhì)帝、桓帝時期,外戚梁冀專擅朝政,結(jié)黨營私。崔琦見梁冀多行不軌,屢次引用古今成敗之事加以勸誡,梁冀不聽,于是崔琦作《外戚箴》述說歷代外戚之事予以勸諫。這篇箴文通篇是典故的堆砌,里面包括牝雞司晨這一經(jīng)學典故。《外戚箴》雖是諷諫之作,但是崔琦在開篇并未將評判的矛頭直接指向外戚,而是欲抑先揚,稱述了史上著名的賢明妃后,如娥皇、女英、周室三母、周宣姜后、齊桓衛(wèi)姬等。以此為鋪墊,他很快筆鋒一轉(zhuǎn)寫道,“爰暨未葉,漸已頹虧。貫魚不敘,九御差池。 ”其中貫魚用的是《周易》典故,《周易·剝》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崩钯t注道:“王者之御宮人,如貫魚之有次敘,不偏愛。 ”[12]2620九御指的是嬪妃。 “貫魚不敘,九御差池”,意謂宮廷之中婦德母儀之風不再,嬪妃爭寵干政,牝雞司晨。接下來崔琦歷數(shù)了堪稱史上紅顏禍國之典型的四大妖姬?!皶x國之難,禍起于麗”,“惟家之索。牝雞之晨。專權(quán)擅愛,顯已蔽人。陵長間舊,圮剝至親。 ”[9]458-459驪姬本是驪戎首領的女兒,后被晉獻公虜入晉國成為晉獻公的妃子。她有姿色,工于心計,受到晉獻公的寵愛。為了立其子奚齊為太子,她設計離間了獻公與申生、重耳、夷吾父子之間的感情,殺死了太子申生,這就是史上所謂的“驪姬傾晉”。“并后匹嫡,淫女斃陳”指的是夏姬。夏姬是春秋時鄭穆公的庶女,她初嫁子蠻,子蠻早死又嫁陳國大夫夏御叔,生子徵舒。夏御叔死后,夏姬先是和陳國大夫孔寧、儀行父通奸,又通于陳靈公。后夏姬之子徵舒怒弒靈公,楚國因而伐陳,滅掉陳國?!胺速t是上,番為司徒。荷爵負乘,采食名都。詩人是刺,德用無憮?!边@幾句寫的是周幽王寵幸褒姒,重用其親黨。番和皇父都是幽王之后的親黨,幽王曾令番為司徒,并將向地作為皇父的食邑。對此,《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有充分展現(xiàn)。此外,“荷爵負乘”一句還用到《周易》典故,《易·解卦》六四:“負且乘,致寇至,貞吝?!崩钯t注道:“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 以小人兒乘君子之器,寇必至也。 ”[12]2620這段最后指斥的是妲己:“暴辛惑婦,拒諫自孤。蝠蛇其心,縱毒不辜。諸父是殺,孕子是刳。天怒地忿,人謀鬼圖。甲子昧爽,身首分離。初為天子,后為人螭?!保?]459商紂寵幸妲己,不聽祖伊勸諫最終成為獨夫。刳婦斬涉,逆天而行,最終導致人神共憤,眾叛親離,為武王所滅。
妺喜亡夏,褒姒喪周,趙武靈王因?qū)櫺覅峭薅罱K餓死沙丘,這些都是典型的紅顏禍國的例子。與紅顏禍國相比,皇后干政對國家的危害則有過之而無不及。西漢一朝就多次發(fā)生,對此,崔琦寫道:“戚姬人豕,呂宗以敗。 陳后作巫,卒死于外。 霍欲鴆子,身乃罹廢。 ”[9]459文章亂辭,對外戚進行警示和勸誡:
無謂我貴,天將爾摧;無恃常好,色有歇微;無怙常幸,愛有陵遲;無曰我能,天人爾違?;忌坏?,福有慎機。日不常中,月盈有虧。履道者固,杖勢者危。微臣司戚,敢告在斯[9]459。
《外戚箴》是崔琦針對外戚梁冀擅權(quán)而作的一篇諫書,其中對牝雞司晨及相關政治事象的危害揭示得入木三分。但是崔琦的勸誡未被梁冀接納,而他本人終因觸怒梁冀而被捕殺。
綜上所述,作為最早見于《尚書·牧誓》,且代表周文化男尊女卑觀念的牝雞司晨事象,在西漢易學系統(tǒng)中完成經(jīng)學定性,成為婦女干政亂國的政治事象的代稱。在東漢后期災異讖緯文化盛行與外戚宦官交替專權(quán)的雙重背景之下,經(jīng)學之士進一步發(fā)展了牝雞司晨典故事象的經(jīng)學內(nèi)涵,并以此來批判東漢朝廷外戚、宦官干亂朝政的政治亂象。與漢代易學系統(tǒng)中牝雞司晨事象的經(jīng)學定性相伴,牝雞司晨典故在文學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其中有些作品是針對具體家庭而言,指家庭內(nèi)部婦女主政,但更多作品中針對國家政治而發(fā),指婦女干政亂國的政治事象。因此,漢代士人對牝雞司晨事象的經(jīng)學定性,以及在文學作品中牝雞司晨典故的頻繁運用,鮮明地體現(xiàn)出漢代經(jīng)學導引下經(jīng)學與文學的雙向互動。
[1]孔穎達.尚書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孫希旦.禮記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9.
[3]孫詒讓.周禮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7.
[4]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華書局,1994.
[5]尚秉和.焦氏易林注[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
[6]焦循.孟子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7.
[7]盧央.京房易傳解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8]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9]嚴可均.全后漢文[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0]全漢賦[M].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1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2]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3]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4]林貞愛.揚雄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0.010
I206.2
A
1004-0544(2017)10-0056-05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4ZDB073);廣州市屬高?!把虺菍W者”青年科研骨干培養(yǎng)項目(1201581603)。
趙德波(1982-),男,山東曲阜人,文學博士,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 李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