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眼
電子商務法來了,再也不用擔心給差評被騷擾了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雙十二,你是不是也在“買買買”的喧囂聲中如“巴奴越綿羊”般投身購物大軍,成為剁手一族?當消費的快感過去后,收到寶貝時你是歡呼雀躍還是大呼上當?恐怕二者皆有之吧。電子商務在帶給人們快捷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假貨、超信等諸多問題。雖然網(wǎng)店有中差評模式讓購物者參考,但在戰(zhàn)績顯赫的剁手生涯中,你肯定也接到過網(wǎng)店的騷擾電話,各種威逼利誘擾你不勝其煩,目的只是為了讓你刪了中差評。
所以,網(wǎng)店的中差評模式,只是看上去很公正而已。網(wǎng)購,對大部分人而言,仍然是既愛又恨、不可捉摸。
不過,這種現(xiàn)象估計將有所改觀。
我國首部電子商務領域?qū)m椃ㄒ?guī)終于步入立法正軌。2016年12月19日,《電子商務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首次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
這部醞釀了三年多的草案,在電商平臺的義務、電商信用評價、快遞送達、電子支付、用戶信息泄露等方面,給出了明確的罰則。
今后,威脅用戶刪除差評的商家,最高會被罰50萬元,造成用戶個人信息泄露的電商經(jīng)營主體,嚴重的要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首先為該草案提審叫好的是剁手族們。以后,終于可以放心大膽地寫下對產(chǎn)品的愛與憎,而不用擔心背后有一雙眼睛對自己虎視眈眈了。如果有誰再敢電話騷擾,短信轟炸,以勸解之名行騷擾之實,送他兩個字:“舉報”。
而在商家方面,則有人對50萬元的罰金產(chǎn)生了擔心。一位在天貓開設旗艦店的食品原創(chuàng)品牌賣家稱“50萬元的罰金確實有些高,這可能助長一些職業(yè)打假人惡意購買假冒偽劣產(chǎn)品、專門研究法律漏洞的行為,令賣家防不勝防”。
商家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只要商家做好自己,職業(yè)打假人的職業(yè)打假又有何懼之有呢。總的來說,《草案》的提審,可以說對于電商行業(yè)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預見,電子商務法時代,剁手族們將會有更好的購物體驗,而在法律框架下,商家也會更加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市場將迎來良性發(fā)展。
——本刊記者胡小麗
編讀互動
美麗高:暢談君,我媽:老是拿“別人會怎么說”來說事兒,比如夏天我穿短裙,她會說:“去換件長點兒的,街坊鄰居看到會怎么說?”我染艷麗一點的發(fā)色,她會說:“你這是要干嘛?別人看到會怎么想你?”……我真的很無語。
暢談君:轉(zhuǎn)告媽媽—位名人說過的話: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喜歡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別人怎么看我,或者別人怎么想我。其實,別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于你自己如何衡量自己。
小鳥不依人;暢談君,暗戀—位同事有些日子了,準備在新年跟他表白,不是說女追男隔層紗嘛,快給我鼓鼓勁呀。
暢談君:女追男隔層紗,除非那男的對你有好感。不然隔的基本都是鐵絲網(wǎng),還是帶電的那種。
自由式瓶子;暢談君,想看王菲演唱會,但那個票價也太貴了點,我都不奢望前排了,遙遠的看臺都要1800元吶!
暢談君:我說這位少年,不是有直播嗎?在家吹著暖氣橫在沙發(fā)看直播不是更舒服?嫌貴了咱就不去現(xiàn)場,還免得吹那冷風,多瀟灑。
片云與共:上期的《2016關鍵詞》恰逢其時,為我們將2016年的大事件做了—個詳細的梳理,圖文并茂,看起來讓人意猶未盡呢。
暢談君:謝謝你對本刊的厚愛,去年的大事和關注點很多,我們只擷取了13個關鍵詞來做一個盤點,在這些定格了的畫面中,歡樂與感動歷歷在目,地區(qū)沖突和災難也讓人揪心。邁入2017年,讓我們踏上新的征程并做得更好!
酒窩:朋友圈有好多個做微商的親朋好友,該怎么拒絕?
暢談君:1.委婉拒絕:顧左右而言他;2.直接拒絕:我不是你的目標對象——向他借錢,或反向他推銷;3.一步到位的拒絕方式:當她說這款面膜如何如何棒時,問她“那你的皮膚怎么這么差?”
小柏:天賦、努力和機遇哪一個重要?
暢談君:都重要。還有—種說法是:只有真正努力過的人才知道,天賦和機遇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