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俊
(公安消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云南昆明 650208)
?
還原反應中合成苯胺的危險性及事故防范措施的研究
范紅俊
(公安消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云南昆明 650208)
苯胺是重要的有機化工中間體之一,廣泛應用于橡膠、染料、醫(yī)藥、農(nóng)藥、炸藥、感光化學品及聚氨酯等行業(yè)。苯胺及其生產(chǎn)所使用的原料和中間產(chǎn)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性質,且具有腐蝕性,生產(chǎn)在高溫和高壓等苛刻條件下進行,使其生產(chǎn)過程易發(fā)生突發(fā)性及災害性事故。
還原反應,苯胺合成,危險性,事故,防范措施
苯胺的生產(chǎn)流程可分為硝基苯生產(chǎn)和硝基苯催化加氫還原生成苯胺兩個部分。
1.1 硝基苯生產(chǎn)
將苯和混酸(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按一定比例配制后,同時加入由幾臺硝化器串聯(lián)組成的硝化反應系統(tǒng)中,第一級硝化器反應溫度控制在50℃~60℃,后面串聯(lián)的硝化器逐步升高溫度,最后一級硝化器反應溫度控制在68℃~70℃,反應產(chǎn)物在連續(xù)分離器中自動連續(xù)分離成廢酸和硝基苯,廢酸進入萃取鍋用新鮮苯連續(xù)萃取,萃取后的廢酸濃縮成濃硫酸再用。酸性硝基苯經(jīng)連續(xù)堿洗、除酸脫酚、水洗后得到粗硝基苯,經(jīng)蒸餾脫水和除苯后,再經(jīng)真空蒸餾除去其中重組分,得到純度較高的中性硝基苯[1]。
1.2 硝基苯催化加氫
新鮮氫氣在混合器中混合,與出反應器的反應產(chǎn)物進行熱交換后而被預熱。硝基苯用中壓蒸汽預熱后,進入硝基苯氣化器,與預熱的氫氣混合,進入流化床反應器。反應器內裝有硅-銅催化劑,硝基苯與氫氣在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苯胺和水。反應放出的熱量由設置在床內的列管和夾套內通入的冷卻水帶出并產(chǎn)出副產(chǎn)蒸汽。反應的產(chǎn)物自流化床反應器的頂部出來后,經(jīng)過冷卻、冷凝、分離、脫水、蒸餾得到苯胺成品,而未被冷凝下來的氣相物主要是過量氫氣和少量水蒸氣等混合氣體,作為循環(huán)氫氣再次利用。
2.1 急性中毒表現(xiàn)
主要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和肝、腎及皮膚損害。短期內皮膚吸收或吸入大量苯胺者先出現(xiàn)高鐵血紅蛋白血癥,表現(xiàn)為紫紺,舌、唇、指(趾)甲、面頰、耳廓呈藍褐色,嚴重時皮膚、黏膜呈鉛灰色,并有頭暈、頭痛、乏力、胸悶、心悸、氣急、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甚至意識障礙。高鐵血紅蛋白10%以上,紅細胞中出現(xiàn)赫恩茲小體??稍谥卸?天左右發(fā)生溶血性貧血。中毒后2~7天內發(fā)生毒性肝病??诜卸境錾鲜霭Y狀外,胃腸道刺激癥狀較明顯。
2.2 慢性中毒表現(xiàn)
主要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溶血性貧血和肝、腎損害。易經(jīng)皮膚吸收。重度中毒時,皮膚、粘膜嚴重青紫,呼吸困難,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現(xiàn)溶血性黃疸、中毒性肝炎及腎損害??捎谢瘜W性膀胱炎。眼接觸引起結膜角膜炎?;颊哂猩窠?jīng)衰弱綜合征慢性中毒的表現(xiàn),伴有輕度紫紺、貧血和肝、脾腫大。皮膚接觸可引起濕疹。
2.3 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yī)。
(2)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yī)。
(3)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4)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
2.4 消防應急救援措施
(1)有害燃燒產(chǎn)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
(2)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離以外,在上風向滅火。
(3)滅火劑: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4)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5)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6)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噴霧狀水或泡沫冷卻和稀釋蒸汽、保護現(xiàn)場人員。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2.5 操作處置儲存
(1)操作注意事項:要求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措施。操作中盡可能采用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須經(jīng)專門培訓;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嚴禁與氧化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須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2)儲存注意事項:要求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必須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包裝要求密封,嚴禁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
3.1 苯胺合成中的主要物料的危險性
苯胺合成過程中接觸到的主要物料有苯、硝酸、硫酸、硝基苯、氫氣和苯胺,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的特性。
3.1.1 硝化劑
為濃硝酸與發(fā)煙硫酸混合而成的混酸,具有強氧化性和強腐蝕性,與油脂等有機化合物接觸后,能引起燃燒和爆炸,硝酸蒸氣對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3.1.2 苯
閃點為-11℃,爆炸濃度極限為1.2%~8.0%,遇明火、高溫極易燃燒和爆炸。長期接觸和吸入苯蒸氣會造成苯中毒。急性苯中毒是我國急性職業(yè)中毒的第一位,慢性苯系物中毒是我國慢性職業(yè)中毒的第二位。
3.1.3 硝基苯
是一種淺黃色至黃色的透明液體,凝固點為5.5℃,能隨水蒸氣蒸發(fā),有苦杏仁味,其閉杯閃點為87.8℃,爆炸濃度極限下限為1.8%(93℃),自燃點為482℃,大量吸入或經(jīng)皮膚吸收都會引起中毒。
3.1.4 氫氣
自燃點為400℃,最小引燃能量0.019mJ,燃燒溫度可達2000℃,爆炸濃度極限為4.15%~74.2%,最大爆炸壓力為0.74MPa。
3.1.5 苯胺
為無色油狀液體,有特殊氣味,遇空氣或光變棕色,相對密度1.02,閉杯閃點70℃,自燃點615℃,空氣中爆炸極限1.2%~11%(體積分數(shù)),燃燒熱值3389.8kJ/mol。高于70℃時可形成爆炸性蒸氣/空氣混合物,加熱到190℃時,會分解生成氨及氮氧化物煙霧。苯胺是一種弱堿,與強酸會發(fā)生猛烈反應,與強氧化劑會發(fā)生猛烈反應,有火災爆炸危險;能浸蝕銅及其合金,具有很高的毒性,易經(jīng)皮膚吸收和經(jīng)呼吸道吸入而中毒[2]。
3.2 加氫還原的火災爆炸危險性
加氫還原反應過程使用過量氫氣,氫氣泄漏到廠房內會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氫氣壓縮機輸出的氫氣量低于工藝指標,會造成局部反應溫度過高,輕者造成催化劑“燒結”,重者引發(fā)火災和爆炸。循環(huán)氫中如果含有雜質,會在循環(huán)中不斷積累,增加了反應的危險。液體硝基苯被加熱到108℃~200℃進入汽化器,在高濃度氫存在的情況下進行降膜蒸發(fā)汽化,如果硝基苯中含有雜質,長時間高溫加熱易分解、結焦、堵塞汽化器,造成火災爆炸事故。
硝基苯加氫還原反應是劇烈的放熱反應。如果因流化床內列管及夾套冷卻系統(tǒng)工作失效而導致反應熱量不能及時移出,則會造成溫度升高,以至于反應失控,造成沖料或爆炸事故;反應溫度過高,還會引起反應物料或中間產(chǎn)物的自燃。硝基苯還原合成苯胺的過程中,如果反應條件不適宜,還會生成爆炸性很強的環(huán)己胺,遇火源或熱源即發(fā)生爆炸。
4.1 加氫還原的防火、防爆措施
(1)應嚴格按工藝指標控制物料的投入數(shù)量和速度、氫油比、溫度及壓力等,防止溫度升高造成壓力驟增而引起設備爆裂;防止反應溫度達到反應物料或其生成物的自燃點。
(2)嚴格操作控制硝基苯汽化系統(tǒng),及時清理汽化系統(tǒng)內的沉積物,防止其在高溫加熱情況下分解、結焦。
(3)嚴格控制反應用氫氣濃度低于90%,根據(jù)氫氣濃度可將部分氫氣尾氣排空。氫氣機和加氫反應廠房內應保持良好通風,并設置天窗或風帽,以便將廠房內可燃氣體排出[3]。
4.2 嚴格控制引火源
(1)生產(chǎn)廠房嚴禁一切火種帶入,進入廠房的所有人員均不得穿硬底鞋、攜帶硬質物品,操作人員應穿防靜電服裝,生產(chǎn)使用的工具應是軟質的,使用時應輕拿輕放。
(2)生產(chǎn)廠房內的電氣設備應達到相應的防爆等級,不得在生產(chǎn)廠房上方敷設電線及安裝電線接線箱,以防止由于短路、接觸不良等引起積存在廠房上方的氫氣爆炸事故。
(3)對于可能產(chǎn)生靜電的導體應采取有效的接地保護措施,設備、管道、閥門連接處應采用跨線接地。
(4)設備需要動火檢修時,應將設備、管槽拆卸后移至廠外安全地點,用蒸汽反復沖洗殘留物質,經(jīng)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
4.3 推進技術進步,采用先進控制系統(tǒng)
應具有完善的溫度、壓力、流量顯示儀表和控制裝置。有條件的單位,應采用計算機集散控制系統(tǒng)(DCS)控制工藝操作,采用工藝報警連鎖系統(tǒng)(PLC),對涉及安全的重要工藝參數(shù)進行報警和控制,確保工藝參數(shù)不超過規(guī)定值,以保證安全[4]。
4.4 設置設備安全裝置
有壓設備和機械應安裝安全閥,必要時還要加裝防爆板。真空蒸餾的真空泵應裝設單向閥,防止突然停車時空氣被抽進設備內。系統(tǒng)應設置緊急放料安全裝置,在處理事故時能保證迅速安全地放掉反應器內物料,防止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系統(tǒng)的排氣放空管應到廠房外,并在放空管上安裝阻火器。
4.5 防火滅火設施
在裝置區(qū)、儲罐區(qū)應設置永久性可燃性氣體泄漏監(jiān)測報警器,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危險。并按規(guī)定要求設置蒸汽滅火系統(tǒng)、泡沫滅火系統(tǒng)以及消防水滅火系統(tǒng),其控制閥應設在便于操作的地方,以確保在火情出現(xiàn)的第一時間內能迅速投用,防止火情蔓延和擴大,以及時消除火險。
4.6 加強設備維護和管理
日常生產(chǎn)過程中,應強化設備巡回檢查制度,按化、機、電、儀專業(yè)分工進行巡檢,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及時消除;設備檢修應嚴格按規(guī)定要求進行設備的耐壓試驗和氣密試驗,以確保設備的密閉性和承壓性;檢修要確保檢修質量,嚴禁設備帶病啟動、帶病運轉、超期服役和超負荷運行。
4.7 加強生產(chǎn)過程原料、中間產(chǎn)品、產(chǎn)品儲存的安全管理
苯胺生產(chǎn)的原料、中間產(chǎn)品和產(chǎn)品都屬于危險化學品,應當按照各自的危險類別做好存儲的安全管理工作和防災管理工作。例如,硝基化合物應當在嚴格規(guī)定的溫度和安全條件下單獨存放,苯胺應當與氧化劑隔離存放,庫房應當通風陰涼等。
苯胺的生產(chǎn)、儲存裝置發(fā)生泄漏事故,主要由企業(yè)和事故單位負責處置,消防部隊負責協(xié)助、掩護,當事故單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時,救援人員應在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配合行動,嚴禁盲目采取行動[5]??傊?,要高效、高質量地實現(xiàn)企業(yè)的安全生產(chǎn),必須走預防為主之路,必須采用超前管理、預期型管理的方法,這是生產(chǎn)實踐證實的科學真理。
[1] 張麗穎,等.安全生產(chǎn)與環(huán)境保護[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0:56.
[2] 張海峰.常用危險化學品應急速查手冊[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9:127.
[3] 韓世奇,韓燕暉.危險化學品生產(chǎn)安全與應急救援[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49.
[4] 劉彥偉,朱兆華,徐丙根.化工安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105.
[5] 楊健.危險化學品消防救援與處置[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10:190.
Reduction Reac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Aniline and the Risk of Acciden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Research
FAN Hong-jun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llege of Public Security Fire Army,Kunming 650208,Yunnan,China)
Anili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 intermediates,are widely used in rubber,dyes,medicine,pesticide,explosive and photographic chemicals and polyurethane industries. Aniline and the use of raw materials and intermediate products has the properties of flammable,explosive,toxic,corrosive,and product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such as strict conditions,make its production process prone to sudden and severe accidents.
reduction reaction,aniline synthesis,dangerous,accident,measures to prevent
TQ 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