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瀾
“黨的利益在第一位”,是毛澤東親筆為習仲勛書寫的題詞。這不僅是對他的高度贊譽,也是他革命人生的真實寫照。
習仲勛(1913—2002),出生于陜西省富平縣,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yè)和新中國的誕生,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為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貢獻了畢生精力,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立場堅定無比忠誠
“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是每位共產(chǎn)黨員入黨時在黨旗下的誓詞,是共產(chǎn)黨員最根本的政治品質,是黨性的基本要求。
習仲勛對黨、對革命事業(yè)始終無比忠誠。
他一生曾兩次受到“左”傾錯誤打擊和迫害,在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的錯誤肅反中被捕入獄,平反釋放后,不但無絲毫怨言,還告誡教育受冤屈的同志要識大體、顧大局,絕對服從中央的領導,聽從中央的調遣?!拔母铩敝?,他受到迫害,復出后不顧年事已高,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忘我地為黨工作。
毛澤東與習仲勛的第一次接觸是在1935年。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長征抵達陜北根據(jù)地,在幾處村落墻壁和大樹上,看見張貼時日已久的《陜甘邊蘇維埃政府布告》,上面署名“主席習仲勛”。中央機關到達瓦窯堡后,毛澤東第一件事就是要見習仲勛。一見面,毛澤東十分驚訝,說:“原來你這么年輕?!边@一年,習仲勛剛剛23歲。在之前的肅反運動中,他被定為“反革命”關押起來。毛澤東到陜北后立即指示:“停止逮捕,停止審查,停止殺人,一切聽候中央解決?!苯又?,派出工作組前往調查。事實證明,極“左”分子所強加在習仲勛等人頭上的“罪名”完全不成立,毛澤東果斷地給劉志丹、習仲勛等人平了反。1939年,習仲勛主政陜北根據(jù)地時,某些老同志中曾有一種議論,說是“陜北救了中央”,他聽到后立刻嚴正指出:“這句話應該倒過來,是中央救了陜北。”
“文革”結束后,習仲勛到廣東工作。他很是拼命,中午不休息,經(jīng)常子夜時分才睡,要是提前打個盹的話,就到凌晨三點才睡,早上五六點又起床工作。在廣東不到三年時間里,他干的可能是平常人六年的活兒。他常說,我還要為黨為人民再工作,要用一天的時間,干兩天的工作,把損失的時間彌補回來。從1978年到1980年,習仲勛殫精竭慮,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大膽探索,積極實踐,為廣東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使廣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綜合改革的試驗區(qū)和排頭兵,為國家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
直言不諱高度負責
“我這個人呀,一輩子沒有整過人,一輩子沒有犯‘左的錯誤?!?/p>
這是20世紀80年代,習仲勛與時任《人民日報》社長的秦川在中南海散步時所說的話,也是這位共產(chǎn)黨元老對于自己一生的簡要概括。
由于曾受“左”傾的迫害,習仲勛對“左”的錯誤十分警覺。1947年冬,在陜北綏德義合鎮(zhèn)舉行的陜甘寧晉綏邊區(qū)土改會議上刮起一股極“左”歪風。在堅持所謂“貧雇農(nóng)路線”、反對“中農(nóng)路線”的口號下,發(fā)生了少數(shù)人起來亂斗、亂扣、亂打、亂拷、亂沒收財產(chǎn)、亂掃地出門的極端混亂現(xiàn)象。更有甚者,有的烈士家屬被掃地出門,有的勞動英雄因有余糧被當成斗爭對象。
盡管習仲勛在工作中力避“左”的錯誤,但“左”的影響還是彌漫開來。為此,在1948年1月4日至2月8日的一個多月內(nèi),習仲勛就“老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問題”“要注意克服土地改革中‘左的情緒”和“按三類地區(qū)有區(qū)別地進行土地改革”等重大問題,向黨中央、毛主席三次函電,直言不諱地提出:反對“左”傾情緒。
毛澤東閱后指示:“完全同意習仲勛同志這些意見。華北、華中各老解放區(qū)有同樣情形者,務須密切注意改正‘左的錯誤。凡犯有‘左的錯誤的地方,只要領導機關處理得法,幾個星期即可糾正過來,不要拖延很久才去糾正。同時注意,不要使下面因為糾正‘左而誤解為不要動?!辈痪?,中央由周恩來起草《關于老區(qū)半老區(qū)土改問題的決定》,頒發(fā)各個解放區(qū)。由于黨中央的及時制止,到1948年春夏,土改中的“左”傾錯誤基本得到糾正。
習仲勛一而再、再而三地就我黨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致電黨中央和毛澤東,直陳己見,一方面,可見他直言不諱的政治勇氣;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毛澤東給他題詞所贊賞的“黨的利益在第一位”、對黨的事業(yè)高度負責的精神!這種精神,貫穿于他革命生涯的始終。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fā)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習仲勛從當年6月,就開始領導、主持和支持廣東全省開展真理標準的討論,促使廣東干部群眾迅速擺脫了“左”傾錯誤思想的嚴重束縛,有力地推動了各條戰(zhàn)線的撥亂反正,從而為實現(xiàn)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奠定了思想基礎。
求真務實心系群眾
習仲勛在青年時期就十分注重從實際出發(fā)、密切聯(lián)系群眾。他有一句很樸實的話:“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這一面。”他不僅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時時處處面向群眾,還要求自己時時刻刻主動融入群眾,自覺地做群眾的一員。
習仲勛在南梁工作時只有21歲,年輕卻從不擺架子,而是平易近人,和人一見面,三兩句話就說得親熱起來。盡管工作很忙,還經(jīng)常到農(nóng)村幫助群眾耕地、推磨、修理農(nóng)具,了解農(nóng)民的要求。每到一地,他都能夠很快熟悉當?shù)厍闆r。毛澤東稱他為“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新中國成立之初,習仲勛被毛澤東點名進京擔任中宣部部長、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他對作家、藝術家們在政治上、藝術活動上以及生活上都倍加關懷,無微不至。很多人在為處理工作與創(chuàng)作之間的矛盾感到苦惱時,都得到過習仲勛的支持、幫助與鼓勵。
習仲勛非常注重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他常說,長期待在機關里,不下去,就無法了解實際情況。習仲勛主政廣東不到3年,幾乎走遍了整個廣東。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經(jīng)常悄悄上街買菜,碰見誰不管認識與否,就家長里短地與人聊天。在廣州東湖,他和群眾一起勞動,并鼓勵大家在山上植樹造林,種經(jīng)濟林、用材林等,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到江門參觀甘化廠時,他特別強調注意生產(chǎn)安全,他說:“你們廠大,原料多,尤其是原油、芒草和蔗糖,容易著火,你們要注意安全。要著火可不得了,群眾生命財產(chǎn)都要遭到重大損失。”在收容站,他看到那些被關押的私渡農(nóng)民,流下了眼淚……這些都是習仲勛對群眾的真感情,彰顯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對人民群眾的無限深情,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寬廣胸襟!
是否能夠使個人的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黨的利益,是考驗黨員是否忠于黨、忠于革命事業(yè)的標準。黨性堅強,就是要求共產(chǎn)黨員將自己的利益、愿望與黨的利益相統(tǒng)一,使個人利益服從于黨的利益。習仲勛同志正是始終堅守“黨的利益在第一位”的楷模。
“黨的利益在第一位”,是黨和人民對這位革命家的崇高褒獎,也是對他光輝一生的概括和總結。
(責編/傅建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