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冰麟 福州市動物園管理處350014
福州動物園靈長類動物豐容概況
廖冰麟 福州市動物園管理處350014
動物豐容作為提高動物福利的重要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從籠舍環(huán)境營造、喂食豐容、行為豐容道具的使用及動物行為訓練等方面來闡述福州動物園對靈長類動物的豐容。
靈長類動物豐容
福州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處北緯25°15′~26° 39′,東經(jīng)118°08′~120°31′。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資源豐富、氣溫適宜、四季常青、雨量充沛。福州動物園成立于1956年,2008年搬遷至福州市晉安區(qū)新店鎮(zhèn)。福州動物園有動物近110種1 000多頭(只)。靈長類動物有15種160多只。
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指動物如何適應其生存環(huán)境,滿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動物福利包含5大自由:動物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威脅的自由;生活無恐懼的自由;表達天性的自由。近年來,動物福利越來越受到世界多國廣泛關注;福州動物園也認識到了動物福利的重要性,越來越注重動物福利的提高,動物豐容就是提高動物福利的重要方法之一[1]。
動物豐容定義是shepherdson在1998年提出的,即通過向動物的圈養(yǎng)環(huán)境中加入一些刺激因素來提高圈養(yǎng)動物的生活條件,最終使圈養(yǎng)動物擁有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過程[2]。動物豐容的基本原則是根據(jù)園內的實際情況提供近于動物野外自然生態(tài)并符合動物生物學特性的復雜環(huán)境,提供更多的刺激,給動物更多的選擇,增強動物的主題能動性,使動物展示更多的自然行為[3]。豐容能夠增加動物的活動量,滿足動物的行為需要及最優(yōu)化動物感官所接受的刺激水平;同時也能嘗試減少異常行為的發(fā)生,動物表現(xiàn)出自然行為;也可以教育動物飼養(yǎng)管理者和游客;動物社群結構的改進促進了動物正常心理和生理的發(fā)展,促使動物保留其在野外生存時所必須具有的自然行為;可以提高圈養(yǎng)野生動物的飼養(yǎng)繁殖與再引入項目的成功性,一定程度上對保護瀕危物種起到幫助作用[4]。
通過與國內外同行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并結合福州地域特點,福州動物園對園內大部分靈長類動物(如黑猩猩、白頰長臂猿、松鼠猴、金絲猴、黑葉猴等)、猛獸類動物(華南虎、猞猁等)、鳥類(紅藍金剛鸚鵡、火烈鳥等)和草食類動物(長頸鹿、河馬等)進行了豐容。大多數(shù)靈長類動物棲息在樹上,四肢都能抓握樹干,手指非常靈活,可以用手靈活擺弄各種物體,大腦相對發(fā)達,對新事物的探索能力強。福州動物園根據(jù)靈長動物的這些特點,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對靈長類動物進行豐容。
現(xiàn)從動物的住(籠舍環(huán)境營造)、食(喂食豐容)、樂(行為豐容道具的使用)及育(動物行為訓練)等方面,闡述福州動物園靈長類動物豐容的概況。
福州動物園依山而建,靈長類動物大部分籠舍有一定的植被,可以依托樹木做繩索、繩梯、小木屋等。松鼠猴、黑葉猴和黑猩猩籠舍用繩索、繩梯與樹木橫向連接起來,使動物有更多的活動方式(見圖1)。白頰長臂猿籠舍用繩索懸掛在鋼絲網(wǎng)上,隔空連接在樹與樹間,使長臂猿能夠通過繩索從一棵樹跳躍到另一顆樹(見圖2)。鑒于園中兩只黑猩猩對樹木的破壞比較嚴重,在黑猩猩籠舍修建結構復雜的水泥泥木棲架,滿足黑猩猩日常攀爬的行為需求,用比較結實的木料修建涼亭和休息平臺。
靈長類動物在野生環(huán)境下,會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覓食、處理食物,而在籠養(yǎng)條件下,由于程序化的喂食方式,靈長類動物缺少對食物尋覓、處理的過程,對其行為也會產(chǎn)生影響,易導致刻板行為、不活躍等。而食物豐容后可有效對圈養(yǎng)靈長類動物的行為起到改善作用。胡新波等試驗表明,在食物豐容后,黑猩猩的不活躍行為和刻板行為顯著降低,表現(xiàn)出更多的攀爬和探究行為,而大大減少了玩耍行為[5]。福州動物園調整飼料配方,豐富靈長類動物的飼料品種,實行多點、多時段飼喂,動物喜愛吃的如香蕉、花生、紅棗和面包蟲等飼料飼喂到動物相對難尋找的地方。使用PVC管或竹子制作的簡易喂食器,將堅果、紅棗等食物放入喂食器中,動物需想辦法和不斷擺弄喂食器才能取出里面的食物(見圖3)。對于黑猩猩,我們將食物放在動物不能直接拿到的地方,讓黑猩猩使用木棍等工具來取得食物。
圖1 福州動物園松鼠猴籠舍
圖2 福州動物園白頰長臂猿籠舍
圖3 福州動物園松鼠猴食物豐容
圖4 福州動物園黑猩猩拆玩具
靈長類動物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感,對新鮮事物的探索能力強。本園曾使用水鞋、帽子、紙盒、木屑、麻袋與秋千等常見簡易的物品給黑猩猩、猩猩、長臂猿、金絲猴、獼猴等靈長類動物,它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對物品進行探索與玩耍(見圖4)。對豐容物品的使用,不僅滿足了靈長類動物動手和動腦的需求,而且占用了動物活動較長的時間,從而減少了動物因無聊而產(chǎn)生的異常行為。
動物行為訓練可以定義為一種學習行為,學習是通過實踐和經(jīng)驗的一種行為改變,當實踐活動時由人類授意或命令的時候,這個過程就是行為訓練。在豐容項目中,動物的行為訓練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動物行為訓練能夠培養(yǎng)動物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開發(fā)它們潛在的、有重要意義的行為的能力。福州動物園對紅毛猩猩、環(huán)尾狐猴和金絲猴等靈長類進行了定位訓練,可以完成稱體重、量體溫等簡單的動物健康檢查。在動物訓練的過程中,動物有機會學習新的提示和行為,使動物接觸各種刺激,增加更多的新鮮感,從而改善動物乏味枯燥的圈養(yǎng)生活。飼養(yǎng)員在訓練過程中與動物不斷交流,使動物對飼養(yǎng)員的信任感不斷增強,不僅減少動物在圈養(yǎng)環(huán)境下的生活壓力,而且對動物尤其是單獨飼養(yǎng)的動物的身心健康很有益。
福州動物園通過近幾年的學習、探索和實踐,對絕大多數(shù)靈長類動物及其他如猛獸、鳥類等動物進行了豐容,使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得到較大的改善,動物福利得到了較明顯的提高。在后續(xù)的豐容工作中,福州動物園還有大量的工作可以結合開展,如加大對飼養(yǎng)員的培訓,讓飼養(yǎng)員對豐容有更全面的了解;通過相應的懲獎措施讓更多的飼養(yǎng)員參與到豐容工作中來;發(fā)動社會力量參與動物豐容工作,如利用在校大(中)學生的暑假、寒假或其他休息時間來參與動物的豐容工作;改進和加強對當前園區(qū)豐容效果的量化評估,撰寫相關動物豐容內容的論文與國內外同行相互探討。
[1]田秀華,張麗煙,王晨.動物園環(huán)境豐容技術及其效果評估方法[J].野生動物,2007,28(3):64-68.
[2]Aisgood R R,Shepherdson D J.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enrichment and stereotypies in zooanimals:what's been done and where should we to next[J].Zoo Biology,2005,24:499-518.
[3]張軼卓.中國動物園環(huán)境豐容的科研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4(22):243-246.
[4]于學偉.動物園環(huán)境豐容的基礎與原則[J].野生動物, 2012,33(2):97-99.
[5]胡新波,何鑫,黃淑芳,等.食物豐容對籠養(yǎng)黑猩猩行為和糞便皮質醇的影響研究[J].野生動物學報,2014,35(3):282-288.
B
1003-4331(2017)01-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