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江新軍羅趙華通訊員︳劉周軍陳良玉
讓孩子像樹一樣成長
——長沙市明德中學德育文化掃描
本刊記者︳江新軍羅趙華通訊員︳劉周軍陳良玉
1903年3月29日,“深感甲午、庚子兩役創(chuàng)巨痛深,非造就建國人才不可”的湖南湘潭人胡元,在長沙湘春路泰安里創(chuàng)辦了湖南第一所近代新式中學堂,并以“明德”名校,將“堅、苦、真、誠”樹為校訓,龍玉章為之做“四箴”,譚延為之題記,蔡元培為之作跋,并稱頌“堅、苦、真、誠”乃“陶鑄人才之寶訓”。
“明明德,憂天下?!边@是明德人114年來的不變情懷。1904年,黃興等人在明德創(chuàng)立“華興會”,明德40多名師生投身其中,后成為中國同盟會以及辛亥革命的中堅力量,明德由此被稱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從黃興、陳天華、楊毓麟、寧調(diào)元,到任弼時、顏昌頤、周小舟、詹樂貧,明德人勇立歷史潮頭,為民族復興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近代教育乃至中國近代歷史書寫了壯麗璀璨的英雄篇章?!皶r務雖倒,而明德方興?!边@是毛澤東1919年在《湘江評論》上給予明德學堂的崇高評價。
“明德是一所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濃厚家國情懷的學校?!畧?、苦、真、誠’的校訓,‘磨血育人’的精神,是‘湖湘氣韻,半出明德’的根基,也是明德‘院士籃’‘泰安球王’‘北有南開,南有明德’等美譽的精神基因。近年來,新一屆校班子融德育文化于學校文化建設之中,確立了‘明明德,憂天下;知格物,顯人文;鑄思想,揚個性’的育人目標和‘品牌化、集團化、創(chuàng)新型、幸福型’的明德教育理想,推行了‘生命化、生活化、生態(tài)化’的‘三生課堂’,形成了多元、自主、人文的課程體系,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搭建平臺,為學生至少擁有一門特長提供舞臺。這種‘明德樹人’的辦學核心理念也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謀而合?!泵鞯轮袑W校長劉林祥如是說。
從辦學之初的“磨血育人”到而今的“明德樹人”,明德中學的辦學核心,瞄準的是大寫的“人”字;經(jīng)營的是德育的文化。
什么是德育文化?劉林祥給我們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一個迎面走來的學生,其舉手投足,其一顰一笑,其整體氣質(zhì),便是一所學校德育文化的折射。比如一個盲人和他并肩路上,紅燈亮了,他會不會拉盲者一把?綠燈亮了,他會不會攙扶盲者過馬路?公交車來了,他是謙遜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推人?德育文化,更多的體現(xiàn)在師生走出校門后的一言一行。就像一棵樹,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風霜雨雪,它都會多姿多彩地涵養(yǎng)生命氣象。
在2016年春季開學典禮上,劉林祥為學校師生做了題為《像樹一樣去成長》的講話。
講話過去一年了,我們在校園里隨機采訪了一個快步走來的學生,問他記不記得講話的內(nèi)容。這位陽光帥氣的高三男生不假思索地答道:“記得。劉校長要我們像樹一樣去成長,一是要我們扎根大地,挺拔向上;二是要我們將生命的枝條盡情舒展,去球場、去圖書館、去社團,在多姿多彩的體驗中成長;三是要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敢于質(zhì)疑,明辨是非,堅守底線;四是要我們責任在心,擔當滿懷。特別是劉校長說的‘站著是風景,倒下做棟梁’這句話,將會影響我的一生?!?/p>
一次講話,能給學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一句經(jīng)典,將影響學生的一生。這樣的效果,實屬不易。
這無不得益于“明明德,憂天下”的德育文化,也得益于“磨血育人”的文化傳承。
在謙虛、低調(diào)、不計較、不張揚的彭代紅眼里,“陪伴”永遠是她當好班主任的關鍵詞。26年來,她一直當班主任,其中有一個時期還擔任兩個藝術班的班主任。在常人眼里,當一個藝術班的班主任會忙得焦頭爛額,因為藝術班的學生不怎么愛學習,紀律也沒有文化班那么好。彭代紅靠“陪伴”改變了人們對藝術班的看法。
她告訴記者:“剛接手299班、300班的時候,兩個班的文化成績年級排名最后,專業(yè)也參差不齊,特別是班風不正,用時髦的話說‘缺少正能量’。怎么辦?從早到晚,我始終‘陪伴’在學生身邊。他們有什么想法,我第一時間知道;他們有什么困難,我第一時間幫助;他們有什么進步,我第一時間肯定。不到兩個月,兩個班的學生有了看得見的變化,特別是300班,連續(xù)兩個月被評為優(yōu)秀德育班級?!?/p>
“除了‘陪伴’,還有什么秘訣?”記者問彭代紅。
“還有就是‘相信’:讓學生相信自己,讓學生肯定自己,讓學生管理自己,讓學生推銷自己。我始終相信,學生總是自己長大的,所以我遇到學生有問題時,從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是耐心地引導。比如300班有個女生偷了同寢室同學的就餐卡,大家都懷疑她。當我找她談話的時候,該生承認了此事。問及原因,她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老師總是表揚她,我就是有點羨慕嫉妒恨。我知道錯了,但不知道怎么應對?!@樣的孩子怎么教育?我就從‘當別人比你強時,你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入手,讓她茅塞頓開。后來這個女生考上了心儀的大學?!?/p>
德育從來拒絕“硬塑”。德育是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教化活動。
明德人以“磨血人”自喻,深知育人之事并非易事,需付出全身之心血,就好像用大磨子慢慢地一點一滴地磨自己的血,直到把身體中最后一滴血磨掉。
下面兩段話,是周小悠和他的父親寫給班主任蔣雁鳴的。
周小悠寫道:“在她眼里,我們都是閃著光的金子,那種特殊光線從她的瞳孔中折射出來,便成了漾起的春風?!?/p>
周小悠的父親寫道:“我們本來只能騎驢的,現(xiàn)在騎上了高頭大馬。是蔣老師用她智慧的眼光和過人的學識造就了小悠?!?/p>
就是這個周小悠,高二文理分科時文化成績年級排名第148名,高三畢業(yè)時考上了清華大學。蔣雁鳴以“磨血”的精神讓其“明德”,讓其像樹一樣成長。
在明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劉林祥校長與學生研討
記者一行對明德中學的采訪,始于一個冬日的清晨。尚未邁進明德校園,記者首先就感受到了一種明朗的氣息:校門雄偉古樸,坐西朝東,朝迎旭日,晚披彩霞,初見即生豁亮之感;門樓大氣磅礴而不顯奢華,灰瓦、紅墻、赤柱等建筑元素無不投射出典型的漢唐風格。
在劉林祥看來,具有生命力的校園育人環(huán)境就是無聲無痕的德育文化。一所學校的門樓,就如一個人的眉眼臉面,給人以至關重要的第一印象,更是學校文化的濃縮式呈現(xiàn)?!懊鞯轮袑W依托辦學114年的深厚文化底蘊,以格調(diào)高雅的環(huán)境熏陶師生,在潛移默化中規(guī)范、引導和塑造學子,厚植生命活力,涵養(yǎng)生命氣象。漫步明德校園,一樓一室皆有講究,一景一物都會說話,一字一畫均能化人?!髅鞯?,憂天下’的德育文化被巧妙地植入了校園內(nèi)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幅字畫。”劉林祥進一步闡釋道,“學校建設規(guī)劃嚴整,突出空間組合,巧用陪襯手法,灰瓦紅墻、湖亭翠柳、詩書塑刻、幽徑回廊,處處可以入畫,處處皆有文化。”
以明德中學的建筑群落為例。校園內(nèi)的建筑既莊重大方又不事張揚。樓宇名稱均有來歷,且全部由書法名家題寫。主教學樓為“樂誠堂”,因明德創(chuàng)始人胡元先生晚年自號“樂誠老人”而得名。師生們每天在這里工作、學習,感覺就像胡元老先生每天和大家一起共進退,他的精神也始終陪伴著大家。副教學樓命名為“成德樓”,實驗大樓為“達材樓”,源于1917年,當時的教育總長范源濂以學校規(guī)模宏大、成材眾多,手書“成德達材”制匾贈給明德,寓意為“玉成美德”“熔鑄棟梁”。辦公大樓為“四箴堂”,取自明德校訓“堅、苦、真、誠”四字箴言?!包S興圖書館”是為紀念明德校友、辛亥革命元勛黃興,“弼時藝術館”是為紀念明德校友任弼時,“懷求體育館”是為紀念明德校友、原湖南省委書記周小舟(原名周懷求)等?!斑@些建筑樓宇的命名,或寓明德教育理念,或蘊明德校史故事,或以明德校友命名,啟迪明德學子撫今追昔、見賢思齊,感悟生命價值,構建生命意義,激發(fā)生命活力?!眲⒘窒榻榻B說。
成德樓和黃興圖書館之間為“屈風楚韻”園,是學校的文化廣場,有“屈子湖”“楚辭亭”等。楚文化是湖湘文化之源,湖湘文化是明德文化之源,源頭活水由此而顯。
以雕墻塑刻潤澤師生生命能量,是明德中學環(huán)境育人的另一特色。
校園內(nèi)有主題雕塑一座,取書山筆林之意,一本打開的《大學》,隸書《大學》首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中學校名來源赫然在目,其寓意之深遠、底蘊之深厚可見一斑。
另有兩尊人物雕塑:一尊為胡老校長全身像,立于樂誠堂大廳,頂上掛“明德樹人”巨型木制牌匾,兩側墻上懸掛《新明德賦》、“傳統(tǒng)校訓”等精制木刻,以示精神傳承;另一尊為黃興先生頭像,立于黃興圖書館大廳,筆法簡潔,活靈活現(xiàn),兩側掛黃興手跡“無我”“篤實”四個大字,相映成輝。
學校立浮雕三處:一為院士浮雕,雕17位院士頭像,命名為“院士搖籃”;二為“中國教育史”浮雕,由“神農(nóng)教化”“孔子演教”“百家爭鳴”“獨崇儒術”“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程朱理學”“北有南開,南有明德”“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組成,巧妙地將明德興學的歷程和傳統(tǒng)置于中國教育發(fā)展的宏闊背景之下,師生徜徉此處,無不自信滿滿;三為體育館大廳砂巖浮雕,雕體育名人于其上,置“泰安球王”美譽于百年奧運發(fā)展史中,簡筆勾勒,形象逼真。
從明德中學走出去的17位院士的頭像浮雕
在學校東南面,與社區(qū)相連的圍墻被拓展為明德文化墻。文化墻上部為石刻,開篇為《明德頌》,第一章為《堅苦真誠,磨血育人》,第二章為《辛亥革命策源地》,第三章為《北有南開,南有明德》,第四章為《文化立校,明德樹人》,第五章為《集團辦學,經(jīng)世常新》,對明德中學的歷史和文化進行了全面展示。文化墻下部為90位明德人物介紹,圖文并茂,群星燦爛,蔚為大觀。
校園內(nèi)的園林綠植也為學校增添了生命活力。學校以“桂樹”為校樹,廣植各種樹木。行道樹以香樟、杜英為主,輔以灌木球和小苗,適當配以草地,整個綠化顯得極富生機,頗具品位。校門兩側的水杉,恰似明德的哨兵;校園四周的枳殼,宛若明德的保護神;屈子湖邊的依依楊柳,不失為別具情趣的景觀。
“在這樣美觀、舒適、雅致的校園內(nèi)求學,我們的內(nèi)心是明媚且豐盈的。”“學余飯后,徜徉于青蔥校園,常常覺得這里的每一幢建筑、每一株植被、每一幅字畫似乎都在提醒我們,作為新時期的青年一代,既要弘揚光明正大的高尚品德,更要心懷天下、憂國憂民。”難怪明德學子在接受采訪時,發(fā)出類似的感嘆。
“無須我們作過多說教,‘明明德,憂天下’的德育文化便已物化于學校的育人環(huán)境,內(nèi)化于學子的德行修煉?!眲⒘窒樾牢康卣f。
“軍政社”活動,讓孩子們懂得責任與擔當
“當今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新鮮事物層出不窮,與此相對應,學生對未來的規(guī)劃、對社會的體認、對自我的實現(xiàn)日趨多元化。這就需要個性化、特色化的教育來滿足孩子們的發(fā)展訴求。德育工作尤須如此。德育工作只有抵達學生心靈深處,才能真正產(chǎn)生實效。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已經(jīng)很難走進學生的心靈,我們一直在致力于構建良好的德育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們的生命成長,培育他們健全的人格。”明德中學教育處主任楊智勇告訴記者,“我們學校的德育真正關切學生的豐盈內(nèi)心與真切情感,真正關注他們的個體發(fā)展與生命成長。基于這樣的理念,我們轉(zhuǎn)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德育工作方式,講求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孩子自主管理、自主發(fā)展,增強孩子的自我發(fā)展意識,提高孩子自主發(fā)展的水平和能力。如何實現(xiàn)這樣的德育工作愿景?我們的答案是:打造豐富多元的德育活動平臺,發(fā)揮德育活動強大的場效應。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為學生們科學設置各種德育活動平臺,讓他們親身參與其中,無形之中受到學校德育文化的熏染,感悟求知做人的真諦?!?/p>
明德中學為學子們搭建了哪些德育活動平臺?記者追問道。
“目前,學校已經(jīng)形成了三個活動系列,即‘五大節(jié)’、品牌活動、社團活動?!睂W校團委書記劉錦介紹說,“三大活動系列是我校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抓手,也是極具明德特色的德育文化。2016年,我們不斷完善德育活動載體,給予學生多樣性的成長體驗選擇,讓他們的成長歷程更加斑斕多姿?!?/p>
先來說說明德的“五大節(jié)”。劉錦告訴記者,明德的“五大節(jié)”就是校園文明節(jié)、科技讀書節(jié)、社團節(jié)、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在具體操作中,我們分篇章做活動,既豐富了活動內(nèi)涵,又能更好地服務于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這樣一來,學生們無論是否有特長,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
再來說說品牌活動。2016年明德中學開展了“魅力女生”現(xiàn)場決選、“十八而志,高考加油”成人禮、“我的青春枝繁葉茂”畢業(yè)典禮及“同在明德”社會實踐等品牌德育活動。例如,“魅力女生”現(xiàn)場決選,由年級組推薦的20位候選人在高一高二全體學生的見證下,通過1分半鐘的VCR介紹,3分鐘即興演講或才藝展示,由老師組成的專家評審及500位學生代表組成的大眾評審現(xiàn)場投票,10個“魅力女生”提名獎現(xiàn)場誕生,“魅力”風潮引領校園。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是明德中學培育德育文化的重要載體。明德中學現(xiàn)有較成熟的社團25個,學校大力倡導學生社團開展活動。2016年,各社團自行組織了一系列頗有影響的特色活動,如韓國文化社開設的“韓語課堂”,青衿社的古風文化系列活動,屈子文學社的創(chuàng)意寫作大賽,星空思辯社組織的長沙市中學生辯論聯(lián)賽,季候風廣播站主辦的“新聲代校園歌手大賽”,影像協(xié)會打造的“青春的記憶”照片墻等,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讓他們在多姿多彩的活動體驗中感悟成長、收獲成長。
教育處主任楊智勇對學校的德育文化津津樂道:“百年明德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心憂天下、勇于擔當?shù)拿鞯氯?,這得益于明德在創(chuàng)辦之初就堅持科學與人文并舉,體育與藝術兼修,注重綜合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恰恰與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遙相呼應?!?/p>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學校每天還專門開設了書法活動課,每天晚自習前10分鐘,優(yōu)雅的琴聲就會在校園內(nèi)響起,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書法,在琴聲中體悟藝術的魅力,在習字中鑄煉意志品格。
長沙市德育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陳立軍在學生中發(fā)起的深層次閱讀體驗活動也極受學生歡迎。她讓學生在閱讀中沉靜下來,然后引導學生與自我對話,將閱讀體驗活動與心理健康教育巧妙融合?!案褂性姇鴼庾匀A。孩子們這樣堅持一兩年后,將展現(xiàn)出一種沉靜內(nèi)斂的氣質(zhì)之美。特別是不少女孩子,那種端莊嫻雅的氣質(zhì)已然成型。”陳立軍欣慰地說道。
那么,這些德育活動的實際效果到底怎么樣?學生們的話應該最具說服力。
388班男生羅東超是學校社團聯(lián)盟主席?!拔覀儗W校的社團活動絕大部分由學生自主開展。我經(jīng)常會組織各種活動,繁瑣的組織環(huán)節(jié)確實很考驗人,但也特別有助于我們的成長。來明德求學已有一年多,我在不知不覺間發(fā)現(xiàn),我早已不是進校前那個青澀靦腆的男孩。如今,我不僅能在各種公開場合游刃自如地表達我的想法,而且能科學合理地安排和支配時間,更為重要的是,我在擔任學生干部的過程中,真正懂得了責任與擔當?!闭f這番話時,羅東超顯得自信而得體。
397班女生周李卓瑤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2016年暑假,周李卓瑤報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同在明德”社會實踐活動,這一品牌活動的舉辦地點每年都固定在明德教育集團旗下的貴州衡民中學。當時明德洞井學校準備的一堂感恩課讓周李卓瑤感觸極大。課堂上有一個體驗環(huán)節(jié),即讓學生腰腹部懸墜重物去完成各種簡單的日常動作。“我在艱難完成那些原本稀松平常的動作時,想起了這年暑假正懷著弟弟的媽媽,我深深體會到了十月懷胎的艱辛。”說到這些,周李卓瑤眼眶都紅了。當然,她的收獲遠不止這些。她在成長日記中寫道:“一個個活動中都蘊含著同學們的精心準備,而一次次的團隊協(xié)作,讓我們從剛開始的彼此陌生到相識相知相惜,情同手足。身著不同顏色校服、不同校區(qū)、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們友好地一同冒險、歡笑,在衡民美麗的校園中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那次活動中,團委書記劉錦不失時機地給學生講了這樣一段話:作為明德人,我們應該感恩師長,感恩社會,要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滿滿的愛與正能量,要做一位內(nèi)心有愛的人。唯有這樣,我們的內(nèi)心才會更加豐富,更加柔軟,更臻于愛與和諧的至善境界。
381班男生金戈告訴記者,學校的各類德育活動讓他明白了團隊協(xié)作的無比重要?!懊總€人都是明德大家庭的成員,都好比一臺精密儀器上的一個個零部件。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各自的作用,既不能埋怨更不能懈怠,做最好的自己,和大家一起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這才無悔于我們的青春?!苯鸶晟钣懈杏|地說。
388班男生禹舜表達了他對學校民主文化氛圍的贊賞。近年來,學校每年的“雙代會”(學代會、團代會)上,都會由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當場回應和解決學生代表們提出的各種議案,涉及事項大到全校作息時間的論證和調(diào)整,小至學校寢室配置,例如為女生寢室配備電吹風等?!翱梢哉f,學校給我們?nèi)w學生樹立了一個民主協(xié)商解決問題的范本。在這種示范的引導和啟發(fā)下,同學之間有了什么矛盾沖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協(xié)商解決。這種民主文化的因子已經(jīng)深深融入我們的血脈,對我們的正面影響無疑是終生的。”禹舜說。
明德中學的每一屆學生,都要參加戶外拓展訓練,其中讓大多數(shù)學子印象最深的當屬“翻越畢業(yè)墻”這項成長體驗活動。記者隨機選取的一篇學生成長日記,或許道出了很多明德學子的心聲——
“所謂成長,就是你本能地、迫不及待地想要擔當。我只是翻越了一堵墻,只做了一次生死扣,但我會記住:今天這些奮力向上托舉你的,拼命把你往上拉的以及被你踩在腳下的,都是你將來拼死都要拉一把的人!”
誠哉斯言!
在明德中學采訪期間,記者真切地感受到,明德學子正在學校德育文化的熏染和滋養(yǎng)下,快樂拔節(jié)、健康成長,他們呈現(xiàn)出的這種青春洋溢、昂揚向上的生命氣象,無不向我們預示著學校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