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雨
幼童的小手撩洗溫水潤濕母親的腳,消除了她一天的疲憊;遠行游子歸來時大大的擁抱,點亮了全家人的笑容……世間孝道千萬種,盡孝方式人各有異,但請切記:莫讓他人為你的孝心埋單。
八旬老人借坐鄰座卻被座位主人“請”起,引起一片議論。仔細揣摩整件事,實在值得深思。憑票就座本來無錯,卻因占座的是位八旬老人就招人指責。為何大家不反過來思考一下:這位老人的女兒明知節(jié)日座位緊張,為何不提前購票?帶老人看病是孝,但沒有解決好座位問題就出發(fā),還叫別人為你的孝心埋單,這還是所謂的“孝”嗎?
不妨設身處地站在座位主人的角度考慮一下,倘若自己花錢購買的座位被他人占去,你會甘愿嗎?倘若自己明明在正確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卻被眾人指責,你不會感到委屈嗎?一票一座制眾所周知,拿自己的票,坐自己的座位,何錯之有?
誠然,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然而像女大學生這樣的青年又該誰來尊重?我們尊重老人,理解他們的不便,可若一些人倚老賣老,利用社會輿論和道德來實行另外一套“標準”,那就應另當別論了。
海子在詩中寫道:“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比祟惿鐣顪厝岬哪^于那一份親情,最珍貴的莫過于兒女的孝心。女兒帶老人看病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她只想到了結(jié)果,卻忽略了過程。既然是帶年邁的母親出門,就應提前安排,考慮到各種可能發(fā)生的狀況,而不是在遇到麻煩后就用老人的身份博取社會的同情,這難道不是對老人的一種消費嗎?這究竟是盡孝還是不孝,便有待商議了。
不久前微博熱議一位女兒借錢向父母盡孝,并承諾以后歸還。孝道本是兒女的責任,如今卻演變成了一種利益化、金錢化的東西。這與材料中那位女兒要求別人讓座的做法大同小異。
孝心隨著五千年文明的長河緩緩而來,順著現(xiàn)在鋪就的河道流向更遠的未來。切莫消費這美好的東西,更不要讓他人為你的孝心埋單。
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趁你還年輕,趁她還未老,用心去傳遞孝、傳遞親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