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黃琳暄 圖_高 銳
從姓氏文化中找尋自己
文_黃琳暄 圖_高 銳
走上15層臺階,來到一座35米見方的鼎壇,祥云紋路散布的鼎壇周圍刻滿了4600多個姓氏,這里就是坐落在新鄭市炎黃故里對面的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百家姓廣場。漫步其間,我仿佛置身于歷史長河中一般。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中國姓氏排名前100中有78個起源于河南,我們一直自稱炎黃子孫,而軒轅黃帝就是在新鄭出生的,并在這里建都,成就了豐功偉績。2006年,百家姓廣場在這里落成。每逢游客拜祖完畢后就會來到這里,看著自己的姓氏莊嚴地刻在中華姓氏墻上,心里就會有回家的感覺。
百家姓廣場上的“中華姓氏墻”由七面組成,均矗立在廣場南側,每面墻上都刻有數百個姓氏,依次按照字母順序排列。我在其中的一面墻壁上找到了自己的姓氏——黃。
黃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黃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黃姓人口約有270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黃姓排名已經從第8位升至第7位了。
黃姓起源于中國北方,后遷至中原地區(qū)并建立黃國。黃國被楚國所滅后,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后,黃姓廣布到湖北、陜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
從亡國后的黃氏遺民,到漢代以后的大江南北遷徙,再到宋元之際黃氏稱盛于閩粵,至明末清初移居到臺灣和海外。如今,黃姓已成為中國第七大姓,在臺灣也極為常見,與鄭姓共同享有“黃鄭排滿街”之美譽。
然而,遠古時的“黃”字,并非指顏色,最早說的是佩玉,即“璜”。后來逐漸演變成中原土地的顏色,也就是世人常說的“黃土地”?!吨芤住酚芯艑m八門之說,中宮位序五宮,屬性為地,其色為黃,這和黃姓的來源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黃姓從古至今都涌現(xiàn)了很多為民族發(fā)展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如辛亥革命的黃興、明清之際的杰出思想家黃宗羲、北宋詩人黃庭堅、元朝女紡織家黃道婆、楚國之相黃歇、抗美援朝的英雄黃繼光等,這些都是黃氏家族中的瑰寶。
“官不忘民,民不忘本,貧不失志,富不忘貧,堂正誠實,廉潔清貧,勤勞儉樸,諸事嚴謹,孝敬父母,善待他人,自強不息,造福子孫。”這四十八個字是黃姓祖訓。
在遠古浩渺無垠的天地中,橫亙著磅礴逶迤的山脈,蜿蜒著曲折的河流,歷史的車輪也留不下淡淡的痕跡,唯有這些傳承與思想隨著一代代繁衍生息。碎碎光陰,碎碎流年,風云流轉,時代變遷,一恍惚五千年也成為不可更改的歷史。五千年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演繹了一場又一場戲劇,從絲綢之路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們看似進步著,亦失去著。
在這個科技橫飛的時代,人們已習慣“內事百度,外事谷歌”。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形影不離的一部分。飯局上,工作時,睡覺前,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做了低頭族。在這個已被網絡覆蓋的時代,每個人都忙于玩人人,逛淘寶,聊時尚,打手游。這也是一個微時代:微視、微信、微電影。一段騎馬舞國人盲目追捧,竟然成為大街小巷的“神曲”。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諸衛(wèi),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中國文化五千年源遠流長,孩童稚嫩的讀書聲還是能喚醒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姓氏文化的關注和認可。中華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五千年的伏羲氏時期。姓氏是一個人家族血緣關系的標志和符號。然而,我們想追求并不是固步自封的家族傳承,而是一種良性健康和諧的文化傳承。
(作者單位:新鄭市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