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朋
沒有足球比賽的日子是很難熬的,有足球比賽的日子可能更難熬——鐵桿球迷和專業(yè)足球記者肯定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尤其是球隊成績欠佳的時候。這不,申花球迷已經開始煎熬了——2月8日晚,上海申花隊時隔六年重回亞洲賽場,可惜只有90分鐘的命,在虹口足球場居然0:2輸給了澳大利亞球隊布里斯班獅吼,創(chuàng)中超球隊紀錄在亞冠資格賽階段就出局。我很好奇,能歌善喊的申花球迷,在賽后會送給球隊什么歌呢?
申花啊,申花
若論球員比賽興奮度與球迷現(xiàn)場助威的粘合度,恐怕無出上海申花隊與其球迷者。我相信,每一位走入虹口足球場的外地人,一定會震撼于申花球迷的看臺文化,“一音入魂”“世界標準”“強者之魂”“申生世誓,花開吉祥”“THE POWER OF BLUE”等口號標語,不僅讀來朗朗上口,而且文縐縐地撩動你的腎上腺激素;我相信,每一位在虹口足球場看過比賽的外地人,一定會震撼于申花球員接收看臺節(jié)拍的韻律感,比賽上下半場各有10分鐘左右,申花球迷都會全場一起打節(jié)拍,如波浪般一次比一次快,綠茵場上的球員此時就會跟著節(jié)拍向對方半場發(fā)起猛攻,球員的步伐頻率與節(jié)拍節(jié)奏高度吻合——很少有其他中超球隊與球迷的互動可以達到這種程度。
從引援強度來看,上海申花原本是想在亞冠賽場大展宏圖的,教練層面邀請來烏拉圭人波耶特,外援層面引入阿根廷巨星特維斯,內援層面引入毛劍卿、孫世林、栗鵬、朱建榮,整體打法改造傾向于更加具有侵略性。
可是,縱然虹口足球場眾志成城,依然難改0:2的尷尬比分,更成為中超球隊亞冠史的敗筆——自2003賽季以來,第一支沒有沖入亞冠資格賽晉級亞冠正賽的中超球隊。此前,中超聯(lián)賽共有5支球隊(申花、國安、上港、魯能和富力)參加了7次亞冠資格賽,全部晉級成功,不成想申花作為中超老牌勁旅,倒在了亞冠正賽的門口。
這個結果恐怕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滬上朋克樂隊“頂樓的馬戲團”曾在2010年推出了一支神曲《申花啊,申花》。這首充滿苦情色彩的足球歌曲,在這個悲傷的夜晚分外應景。
歌詞寫道,“申花啊,申花,阿拉陪儂走過廿年額路;申花啊,申花,儂就是上海球迷額全部;申花啊,申花,勿管儂現(xiàn)在是勿是泡爛污……”
不過呢,上海人,或者說部分上海人的“申花情結”,近年來頻繁招致非議,最關鍵還是做出了匪夷所思的舉動。比如,在2016賽季亞冠賽場,原本與申花無關的一場比賽,僅僅因為同城對手上海上港出擊亞洲賽場,小部分申花球迷打出了“ONLY SHENHUA REP SHANGHAI”(只有申花代表上海)的挑釁標語。這個舉動被拍照留存,直至申花在今年2月8日慘遭淘汰而重新被挖出來,有非申花球迷的網友稱,“(申花)球迷敗人品把所有運氣都敗光了 。”
其實,在《申花啊,申花》的那首歌中,“頂樓的馬戲團”也曾唱道,“申花啊,申花,踢球是靠腳勿靠嘴巴;申花啊,申花,踢球要踢出上海人額風度……”
音樂啊,足球
從歷史來看,音樂的起源肯定遠遠早于足球,但是足球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未曾離開音樂的影響。至今,每逢世界杯、歐洲杯、亞洲杯、奧運會等大賽,比賽開始之前奏唱國歌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甚至,足球運動員入場時的那首《FIFA ANTHEM》(國際足聯(lián)公平競賽曲),已然令人熱血沸騰。
歷屆世界杯至少貢獻一首膾炙人口的足球歌曲,比如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讓人記住了《意大利之夏》,1994年美國世界杯讓人記住了《我們是冠軍》,1998年法國世界杯讓人記住了《生命之杯》……2006年德國世界杯,這個熱愛音樂、盛產音樂人的國度,推出了眾多足球音樂專輯。直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德國人意猶未盡,推出了一套足球音樂專輯《Ballermann Hits Die Fussball Party》,3張碟片每盤有21支歌曲。當然,那屆世界杯,南非黑人歌手KNaan的《Wavin Flag》是傳頌度最高的足球歌曲。至于2014年巴西世界杯,桑巴國度音樂人才眾多,官方歌曲《We Are One》在開幕式大放異彩。
都說中國足球缺少文化基礎,其實音樂也是足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xiàn)存可尋、擁有一定傳唱度的中國足球歌曲,可謂屈指可數(shù)。比如,零點樂隊創(chuàng)作的中超聯(lián)賽官方歌曲《超越》,樸樹為飛利浦中國大學生足球聯(lián)賽創(chuàng)作的推廣歌曲《Hey,我在》。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關于足球的歌曲抄襲嚴重,歌詞難言上乘。
其實,早些年,中國音樂人也是很愿意為足球放聲歌唱的,只是隨著中國足球的“污名化”,中國音樂人才對足球避尤不及。中國足球并非只有《真心英雄》可以去撫慰傷口,至少在職業(yè)聯(lián)賽早期,傳頌的歌曲都很正能量。比如,1996年,音樂專輯《綠茵風采,等待那一天》匯集了眾多大腕演唱足球歌曲??纯催@張專輯的曲目和演唱者吧:《等待那一天》/臧天朔,《王中之王》/孫國慶,《生命的風》/那英,《讓我們同行》/劉歡,《永遠爭第一》/張軍、孟軍,《世界之路》/高楓,《足球百姓》/程前,《年輕的心》/郭峰。順便提一句,這張音樂專輯是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中信出版社、中信國安工貿集團聯(lián)合策劃的。
當然,我們并不知道這張音樂專輯與“永遠爭第一”是否有關系……
魯能啊,泰山
回身看看山東本土的魯能泰山隊。魯能隊的底色是泰山,而泰山隊的傳承靠魯能。
職業(yè)聯(lián)賽二十多年,魯能泰山隊的球市起起伏伏,關注度時高時低,但是貌似濟南本地、山東省內的音樂人,似乎忘記了家鄉(xiāng)有支泰山隊的事情。唯一的一首足球歌曲,是隊歌《橘紅色的火焰》??上袭?shù)氐腒TV,居然沒有魯能泰山隊的隊歌。也許,球迷、球迷、媒體,真的應該反思一下,足球之于這座城市,到底有多大的重量?
2015年,網絡上能找到一首濟南方言版的《橘紅色的火焰》,歌詞沒有改動,新意在于增加了幾段濟南話的說唱詞。至少,已經有人開始在關注本地足球文化了。足球文化的本地化,說起來有點繞嘴,但這是山東球迷文化的短板。多年以來,山東球迷在學習和模仿中進步,未來能否引領潮流,則需要文藝專業(yè)人士的關注和參與。此外,濟南奧體何時能夠球迷一家親、何時能夠全場一起鼓掌打節(jié)拍等具體問題,都在限制球迷文化的發(fā)展。
農歷年末,濟南當?shù)厮嚾私M合“八字硬”,他們用一把吉他伴奏的說唱歌曲《魯能,80后的回憶》,令人眼前一亮。這是近年來少有的本地化足球歌曲。“1996年的春天,那時候我才剛十三,當時的經十路還不大寬,我經常偷老爸的將軍煙。8號樓在體育場的西邊,那里有我的偶像我的泰山,那時候看訓練還交5塊錢,我沒錢只能等他們回到房間……”
哦對了,《申花啊,申花》的結尾是“老卵申花!”(“老卵”大致相當于北方話里的“牛X”)我想,如果以后有首歌叫《魯能啊,泰山》的話,結尾可以是“昂頭天外”(泰山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