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輝
在我的院落里有一株芍藥。每年當(dāng)芍藥花開時(shí),灼灼芳華點(diǎn)綴在綠葉叢中,煞是好看。
據(jù)《本草》記載:“芍藥猶綽約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綽約,故以為名?!睔v代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早在《詩經(jīng)·鄭風(fēng)·溱洧》中,就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zèng)之以芍藥”的記載。宋朝蘇軾有“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fēng)”的詩句。
芍藥的根莖名為白芍,有“女科之花”之稱,能養(yǎng)血斂陰,柔肝緩中,止痛收汗。傳說,東漢末年醫(yī)藥學(xué)家華佗的妻子就曾受益于白芍。當(dāng)年,華佗為了研究中草藥,在自己住宅前建了一個(gè)藥園,種藥草、建藥房,向人們傳授技藝。一次,華佗得到一位外地人送來的一顆芍藥種子,他就把它種在藥園。他仔細(xì)研究了芍藥的葉、莖、花,覺得沒有什么可做藥用。之后的某一天,華夫人血崩腹痛,用過好多藥都不見好轉(zhuǎn)。望著窗外的藥園,華夫人突然想起還沒用過芍藥,便瞞著丈夫,挖芍藥根煎水喝。不過半日,腹痛漸止,又服了兩日,其病全無。華夫人把此事告訴了華佗,華佗才意識(shí)到自己委屈了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