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杰
(福建中園市政景觀發(fā)展有限公司)
基于園林景觀中人性化設計分析
張志杰
(福建中園市政景觀發(fā)展有限公司)
隨著經濟的增長與人們生活質量的持續(xù)提升,園林景觀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怎樣讓園林景觀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如何讓人與自然更和諧得相處,這成為園林設計師關注的焦點。因此,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除了立足于景觀的層面對其美觀性加以探究以外,更應當立足于人性化和實用性的層面進行深層次的剖析,依托科學理論,從滿足人民的心理、活動需求出發(fā),設計出真正的人性化園林景觀。
園林景觀;人性化;設計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平穩(wěn)增長,人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漸提升。人們作為園林景觀的主要受益者和使用者,園林環(huán)境設計,不可以單單具有欣賞效能,還應當使人參與到里面。所以,園林景觀打造應當把人性化設計當做園林設計的前提、準則和貫穿頭尾的主線,采用山水、植被、多種硬質景觀等方式,打造出可以讓置身其中的游客身心放松的景觀環(huán)境。所以,如果無法更有效、更科學地為人們服務,園林景觀打造便喪失了最基礎的意義。所以,人性化設計的觀念與方式對于當代園林設計而言特別關鍵。
園林景觀的一個主要作用便是社會活動。廣場上、小區(qū)里、公園中,人們到處都能夠見到以下場景:三三兩兩的老人在庭內下棋,在樹蔭下納涼;撒歡嬉鬧的孩童在園內玩耍,照看的大人們湊群的聊著天;草坪上,情侶們談心暢想未來;公園內的建設器材上都有愛鍛煉的人兒。園林環(huán)境一方面為人們提供休憩、觀景的景觀,另一方面為人們打造解決其社交需求的環(huán)境與氣氛。所以,游樂園中的遮涼、休憩設施,樹蔭下的座椅等均是“以人為本”設計的表現。
休憩、游園功能同樣是園林景觀不可忽視的一種作用,所以在現代園林建設人性化表現的另外一個指標應當把景觀環(huán)境和人們的游玩、休憩有效結合起來,為游客打造一個生態(tài)的和可欣賞、可體驗的景觀環(huán)境。譬如,在風景秀麗的景區(qū),注重游客互動性的融合。比如泰山、桂林山水、蘇州園林、華山等知名風景游歷區(qū),增添了諸多游客和生態(tài)的互動。除了欣賞魅力的自然景色,體驗性、互動性突出的休閑活動也變成景點招徠游人們的一個主要項目。比如,部分布滿茶田的山上便安排了采摘茶葉、加工茶葉的體驗性活動,一方面可以使游人置身其中的體驗茶田的美麗風光,另一方面還可以體會親手采摘茶葉的樂趣。
園林景觀還具有教化、追思的作用,把人性化的建設方式運用到其中,可以增強其對游客的啟迪與教化功能。譬如部分公園內紀念碑的矗立,不但可以體現公園的核心文化,打造人文氛圍,還可以讓游客從中獲取知識、得到啟迪。比如在部分革命烈士陵園的設置中,會打造一種肅靜、莊重的氣氛,以此讓人們懂得和平的寶貴。此也是人和自然互動的表現,以環(huán)境來營造氛圍,也使人們被自然所影響。
(1)伴隨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質量持續(xù)提升,當基本物質得到滿足時,人們就會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當生活水平處于較低級的層次時,人們對園林設計的要求僅僅是簡單實用。伴隨生活質量的持續(xù)提升,顧客對園林建設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尤其體現在心理和精神層次的需求要得到滿足,不僅實用還要美觀,有可欣賞性,所以說,加強園林的人性化設計這時就成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2)思想的進步和開放,使現代人的自我認知持續(xù)深化,顧客的關注點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思想十分活躍,面對太過死板的設計,人們對于園林建設向“以人為本”方向發(fā)展的需求逐漸增強,園林景觀建設應當在改變自然的前提下持續(xù)從理性向感性轉變,從傳統(tǒng)向“以人為本”轉變。
(3)園林景觀的發(fā)展是我國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的體現,與現代技術的發(fā)展也息息相關,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活質量的提升,基本物質需要得以滿足,人們便會重視精神層面的需要,當前社會的價值追求趨向是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在于注重人和生態(tài)的和平共處。所以,園林景觀的打造一定要展現人文氣息,彰顯人文文化,園林景觀設計要真正建立起有益于人們身體健康的綠色環(huán)境,景觀設計在遵循科學性的前提下,更要彰顯人性化。讓人們在物質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精神層面的需要得以滿足,從本質上打造一個美麗、和諧的景觀環(huán)境,實現人和生態(tài)的和平共處。
怎樣的園林設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性化設計呢?其應當注重而且可以滿足人民在物質與精神層面的需要,以人性化為原則,為人民的生活、工作打造一個極富人文關懷、活力充足的環(huán)境。
確保園林景觀的實效性是園林價值的前提,是立足于經濟與運用效能的層面,而宜人性是立足于景色鑒賞與審美層面所提出的要求,園林景觀打造一定要與人的審美需要相一致,與人喜歡美的事物的需要相一致。在講究實用的基礎上,更能夠吸引游人,這是一個標準的園林建設的基礎要求。比如在部分園林設計中,僅是一味尋求物質收益,而不注重景觀的可欣賞性是否高不高,園林藝術性得不到體現。比如植物栽種方面只考慮價格便宜而觀賞性不佳的樹種及花草,取得了暫時經濟效益,但使整個園林不具美感,欣賞成效不理想。所以,在尋求園林實際功能的同時也應當注重宜人性,從園林設計講究人性化出發(fā),創(chuàng)造出一個高品質、人性化的園林景觀。
園林環(huán)境中的園林設備、園林景觀等設計,一方面要具有優(yōu)良的實用性,另一方面還要有良好的觀賞功能,這就需要園林設計必須要體現人性化設計。一方面要好用,另一方面要好看。要讓民眾愿意接近,而且可以有效的進行自身體驗,以最大化地為人們服務。對于園內休息,娛樂設施的建設,不僅僅只是簡單的位置的選擇和布局,更是要從人性化出發(fā),設計出一套迎合人們需求的方案,在怡人的環(huán)境中,設計一些更加貼合人們需要的特色的景致,為景區(qū)增添了一道亮麗的特色精致,充分利用了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
當前,住宅區(qū)休閑綠地、公園、城鎮(zhèn)廣場等園林設計愈來愈多,此些園林景觀的打造重點是為了滿足人們的休憩、游玩與社交需求的。在以人為本的園林建設中,要設計可以使人們集聚在一起的場地與設施,譬如廣場中應當設計集聚在一起的長椅,都是為了更好的營造良好的社交環(huán)境。
所有人對于周邊的空間范疇均有一定的占有需求,要求恰當的個人空間,體現在園林建設上,便是要滿足人們的休憩需求,為此能夠設置部分休憩區(qū),人們期望可以在其中擁有安靜、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環(huán)境,一些人,想要在園內學習讀書園林設計中,可以設置讀書閱讀區(qū),人們可以安靜的讀書或思考。一些人,喜歡群聚鍛煉,比如廣場中的廣場舞大媽,園林設計要修建娛樂鍛煉區(qū),既不影響園內其他人,又能滿足自己的娛樂需要。這就可以利用區(qū)域的規(guī)劃或植物的合理配置來實現私密性??梢栽趫@林設計中采用植物的布置,如樹叢、綠籬、花架等為游人隔離出一個具有領域性的園林。
結合人性化設計的理論和原則,針對我國現階段園林景觀人性化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景觀的尺度和造型應合理布置,園林景觀的人性化設計首先體現在在景觀的尺度分配和造型布置上,從簡單的植被設計到園林建筑小品修建,都要盡量的采用使人感覺親切的尺度與造型。另外景觀小品、綠地輪廓等要采用平和曲線,忌用直線、尖角的景物。園林景觀設計應從游人使用的心理、行為各角度全面考慮,盡量滿足其各項心理需求,為人們營造舒適、宜人的環(huán)境。
(2)注重人文精神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結合,也是園林設計人性化的體現,結合當地的歷史背景和人文文化,在園林設計中,加入當地元素,使得園林景觀不再拘泥于一般意義上的設計,讓園林景觀的設計與周圍環(huán)境達到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在尊重當地文化風俗的前提條件下,使得園林景觀與當地居民和游客在思想情感方面產生共鳴。
(3)加強綠化質量的建設,當今社會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園林景觀綠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一個好的園林景觀,首先要贏在綠地覆蓋率上,在進行樹種和花草等綠色植物的選擇和搭配時,要凸顯人性化,使得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效果更加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原則。
園林設計趨于人性化,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人們不再單一的享受園林的實用性,更加注重園林的可觀賞性和宜人性,人性化設計是園林景觀設計一個全新的發(fā)展趨勢,我們應該在結合我國園林的實際情況和人們的審美標準下,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園林景觀中適當融入人性化設計,讓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相處。
[1]彭一剛.中國園林分析.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6.
[2]陳立洪,徐 紅.城市園林景觀的人性化設計[J].綠色科技,2014(11):130~131.
[3]陳開森,鄧元德.現代園林綠地設計設施人性化的探討.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6(4):110.
[4]尹江浩.論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人性化設計[J].中外企業(yè)家,2015(30).
TU986.2
A
1005-7897(2017)24-0030-02
201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