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依
第一次和撒貝寧接觸,是在一個月前錄制節(jié)目的時候。當時的錄影棚非常嘈雜,有嘉賓在舞臺上演講,有工作人員拿著麥克風到處走動,還時不時有音樂響起。小撒就坐在一張破舊的桌子前,看著監(jiān)視器里的現(xiàn)場畫面,全神貫注地記筆記,寫滿一張又一張紙。每場錄制兩個半小時,有時候一天三場,有時候一天兩場,他就連續(xù)坐在那里,安靜地記錄,穿著白襯衣,像個備戰(zhàn)高考的少年。后來每次錄影都可以看到他坐在那張小破桌子前奮筆疾書的身影。
據(jù)同事說,和他合作這么多年來,他沒有遲到過次,沒有控場失敗過次,無論接到多么陌生的嘉賓,都能在前一天拿到臺本,第二天就能流暢錄制。
也就是在看到這些畫面的時候,我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行業(yè)有了踏實的感覺。主持人是幕前的工作,如果整天面對掌聲和光環(huán)的他們都能做到如此認真、努力,這個行業(yè)就是有遮蔽喧囂和浮華的可能的。
我來這家公司參加面試時,制片人問我:“你為什么要選擇這種職業(yè)?”我說:“因為我不想做一種整天喝茶看報式?jīng)]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p>
她大笑說:“現(xiàn)在哪里還有這種工作啊?每個行業(yè)競爭都很大,每個人都很拼的?!碑敃r的我,內(nèi)心并不贊同,因為我的確看到很多人在過著并不熱情的生活。
之前礙于視野和接觸到的職業(yè),我有一種誤解:這世上很多人都是庸庸碌碌,不那么拼的,拼的只是極少數(shù)。但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起碼是低估了“拼星人”的數(shù)量。
有天看到朋友的文章里提到她有同事每天中午都會去健身房健身的事情,我特別驚訝。打電話過去求證真?zhèn)?,她淡定地說:“是啊,我們公司不只她一位,還有好幾位同事都是十二點的時候就跑去健身房運動個小時?!蔽?guī)缀跏呛籼鞊尩氐卣f:“為什么要這么拼啊?中午不是應該吃過飯,好好睡一覺嗎?”
她“火上澆油”地繼續(xù)向我“炫耀”:“你知道嗎?我一個同事,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步行一個小時到公司,就是為了鍛煉身體。”我想到自己每天走路半個小時去上班都感覺有點不能承受的樣子,趕緊掛了電話。
每次錄節(jié)目,都會和很多年輕人打交道。我發(fā)現(xiàn)年輕人真是了不得,高考時努力從小地方考上名牌大學;大學里兼任學生干部的同時,獎學金拿到手軟,出國機會樣樣不落;最值得一提的一點是無論從氣質(zhì)談吐,還是穿著打扮,都特別讓人舒服,甚至覺得恰到好處的時尚。
每次和他們交流,我都會有種恨鐵不成鋼的、自知不好的“圣母”心態(tài)。
有時候,我甚至會懷疑到底有沒有“拼”這個概念。因為不管是撒貝寧也好,每天去健身房的中年人也罷,對他們而言,這種別人覺得“拼”的狀態(tài),就是常態(tài),是再正常不過的種生活節(jié)奏。
有一天,我向一位同事感嘆:你怎么可以效率這么高?因為當天下午六點布置的一個按照正常計劃需要兩天來完成的任務,她在當天夜里一點多準時發(fā)到了我們每個人的郵箱。她弄明白我在感嘆什么之后,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話:“這有什么啊?很正常呀。”
是啊,把每件事都做到既高效又完美,不就是正常的人生狀態(tài)嗎?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它反而成為我們的一種追求,一種目標,一種得需要別人狠狠去敲打、去逼迫才能保有的一時激情。
自己做不到的,并不意味著別人沒有在做。你那點拼,真的不算什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