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林,楊 穎
(1.四川省梓潼縣瑪瑙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四川 梓潼 622157;2.四川省梓潼縣大新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四川 梓潼 622159)
牛瓣胃阻塞防治
楊登林1,楊 穎2
(1.四川省梓潼縣瑪瑙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四川 梓潼 622157;2.四川省梓潼縣大新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四川 梓潼 622159)
牛瓣胃阻塞多因飼養(yǎng)管理不當,牛誤食難以消化的食物、異物所致,有的疾病也可誘發(fā)瓣胃阻塞。
1.1 前期癥狀 病牛遲鈍,進食緩慢,其前胃弛緩,食欲廢絕,反芻減少或停止,瘤胃蠕動力降低,拒絕采食谷類精飼料,鼻鏡干燥,口色淡紅,口臭。病牛腹痛,呻吟,背腰拱起,努責,回頭顧腹,搖尾,起臥緩慢,站多臥少或時起時臥,臥地時頭貼地或貼于腹部,病奶牛泌乳量下降。病牛高度沉郁,若無并發(fā)癥,其體溫和脈搏一般正常。
1.2 中期癥狀 患牛食欲廢絕,精神沉郁,反芻消失,瓣胃蠕動停止,日漸消瘦,毛焦肷吊,眼窩下陷,鼻鏡干燥甚至龜裂,鼻緣有毛、無毛交界處可見黑色油狀物,病牛舌色赤紫,舌苔黃,拱背、磨牙,體溫間有升高,耳、尾、四肢末端發(fā)冷,無力,瘤胃臌氣,有時其倒地,或踏腳及用四蹄扒地。病牛排糞量減少或排少量干硬的黑色糞便,其糞便呈算盤珠樣或栗子狀,惡臭,表面附有黃白色的黏液或帶血絲的黏液。
1.3 后期癥狀 病牛全身癥狀加重,其精神極度沉郁,衰竭,長期臥地不起,肩胛、臀部肌肉持續(xù)戰(zhàn)栗,眼球下陷,可視黏膜發(fā)紺,呼吸、心跳加快,心律不齊,呼吸困難,呻吟,體溫下降,耳尖、鼻鏡、角根、四肢末梢發(fā)涼,尿少色黃,后期無尿。瓣胃蠕動減弱或完全停止,叩診瓣胃,其濁音區(qū)擴大,觸診瓣胃,瓣胃區(qū)堅硬和擴大,壓迫或深度刺激瓣胃,患牛疼痛。隨病情發(fā)展,患牛結膜發(fā)紺,眼窩凹陷,全身肌肉震顫,四肢無力,臥地不起,當瓣胃小葉壞死和發(fā)生敗血癥時,病牛體溫升高,呼吸和脈搏增數,糞便呈稀糊狀,帶血,有腥臭味。最終病牛因脫水、中毒、虛脫,衰竭而亡。
2.1 飼料原因
2.1.1 飼料單一 長期飼喂單一、品質低劣、未經處理、粗纖維含量高、難以消化的飼料,如枯老的植物莖桿或發(fā)霉、冰凍的飼料等,會導致牛出現(xiàn)瓣胃阻塞。
2.1.2 飼料配合不當 飼料中某種營養(yǎng)成分不足或過多可導致牛瓣胃阻塞;長期、大量飼喂精飼料和糟粕類飼料,粗飼料過少可導致瓣胃阻塞;采食大量細碎的堅實飼料,如帶殼燕麥等也可導致牛前胃神經興奮性降低而發(fā)瓣胃阻塞。
2.1.3 飼料中混有異物 飼喂混有泥沙的飼草、飼料,使泥沙沉積于瓣胃瓣葉之間;飼草、飼料中混有有機制品,如塑料薄膜等異物或分娩后的母牛食入胎衣;長期缺乏食鹽或飲用污水均易導致瓣胃阻塞。
2.2 應激原因 長途運輸,過于擁擠,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良,經常調換牛舍,不按時飼喂或突然變換飼料和飼養(yǎng)制度,冬季圈舍陰冷、潮濕,牛運動不足,缺乏日照,夏季暴曬,難產或手術、免疫等均可誘發(fā)瓣胃阻塞。
2.3 飼養(yǎng)管理原因 牛采食過多精料而飲水不足,牛脫圈、脫韁后偷食過多精料,尤其是玉米、小麥等;突然加喂尿素;役用牛飽后立即使役或勞役過重等也可引起瓣胃阻塞。
2.4 其他原因
2.4.1 疾病 瘤胃積食、前胃弛緩、創(chuàng)傷性網胃-腹膜炎、橫膈膜及網胃黏連、瓣胃炎、腹膜炎、酮病、血孢子蟲病、生產癱瘓及異食癖、脫水、中毒、熱性疾病等可導致牛因腸胃消化功能減弱,食糜不能下行而成瓣胃阻塞。
2.4.2 用藥不當 無病亂投藥,有病濫用藥,長期、大量應用磺胺類藥物和抗菌素等,或頻繁、過量使用止痛藥、澀腸止瀉藥等均可造成牛瓣胃阻塞。
依據病牛的臨床癥狀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瓣胃穿刺檢查,若進行瓣胃穿刺檢查時,進針有阻力,感覺牛瓣胃收縮力弱或無收縮,則可確診為瓣胃阻塞。
4.1 輕癥者用油類或鹽類瀉劑,如硫酸鎂或硫酸鈉500~800g、水7000~11000mL,配成5%~7%溶液,再加入液體石蠟l000~2000mL或熟植物油500~1 000 mL內服。中藥治療可用芒硝120 g、滑石35 g、大戟35 g、當歸35 g、白術30 g、大黃110g、青皮80 g、二丑30 g、甘草20 g、豬板油300g,藥物溫水沖調后服用,每日服1劑,日服2次,連服5d。
4.2 重癥者可用瓣胃注射法將瀉鹽溶液直接注入瓣胃。
進行瓣胃注射時,病牛站立保定,在右側第7~9肋間,與肩關節(jié)水平線的交點下的2cm處剪毛并常規(guī)消毒,然后用瓣胃穿刺針經肋骨間隙略向前下方刺入,針頭刺入皮膚后,向左側肘頭方向深刺8~10cm,如刺入正確,可見針頭隨牛的呼吸動作輕微擺動。
為確保針頭刺入正確,可先注射生理鹽水50 mL,注完后立即回抽注射器,如抽回的少量液體中混有糞渣,則證明正確刺入瓣胃。穿刺正確后,可用10%~25%硫酸鈉或硫酸鎂溶液2 000~3 000mL、液體石蠟500mL及適當的抗生素混合后注入瓣胃。注畢后,迅速抽針,局部涂以碘酒消毒。中藥治療用大戟50g、滑石60g、甘遂40g、牽牛子50 g、黃芪80g、巴豆(制霜)20 g、大黃50g、芒硝60g,藥物每日1劑,日服2次,連服7d。
4.3 脫水嚴重的病??捎?%溫鹽水反復灌腸,以補充水分,促進腸蠕動,也可用胃管投服口服補液鹽,每次5 000~10000 mL,1~2次/d或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復方氯化鈉溶液1 000~1 500 mL、10%葡萄糖1000~1500mL、10%安鈉咖注射液20mL、VC 5g靜脈注射,酸中毒明顯的,藥物中可加入5%碳酸氫鈉100~300mL。
4.4 藥物治療無效時,可切開瘤胃或真胃,對瓣胃進行沖洗。
為避免牛發(fā)生瓣胃阻塞,牛場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不喂牛過粗、過硬的飼料,并適當給予青綠多汁、易消化的飼草;牛適度使役,使之充分休息、反芻;給予牛充足的清潔飲水,飼料中添加足量維生素、礦物質等;老弱牛分槽飼養(yǎng),牛定期驅蟲;發(fā)生前胃弛緩的應及早治療,以防其發(fā)生瓣胃阻塞。
S858.236.4
:C
:1001-8964(2017)01-0051-02
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