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升
在長城腳下的北京懷柔區(qū)官地民俗村,有一座名叫“硯澤俏石軒”的四合院。走進一看,兩株茁壯成長的棗樹,四周及屋內錯落有致地擺放著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這些原本沉睡在深山溝谷之中的怪石,來自我近20年的不斷發(fā)掘。
我原是懷柔區(qū)人民武裝部的一名干部,愛石如命。2000年退休后,我有了更多時間覓石?!懊突⑾律健薄ⅰ鞍自撑蕵洹薄依?6年時間,踏遍了懷柔的山山水水,收藏精品奇石200多件,建成了奇石展館。
展館共150平方米,全部展品均是我親手采集挑選而來,奇石質地各異,有的晶瑩剔透,有的細膩高雅,有的渾厚古樸。紅的赤如雞冠,白的若瑞雪,黃的如栗仁,黑的似純墨。圖形更是千姿百態(tài),似人、似獸、似山水、似花木,令人叫絕。我定下“免費參觀、免費喝茶”的規(guī)矩,自開張以來游人絡繹不絕。
我第一次騎車外出撿石時,轉了一上午也沒尋到一塊理想的奇石。正當準備“打道回府”時,突然一個奇石的輪廓在我腦海中顯現(xiàn),驅使我放下回家念頭,快步跑到河邊,只見一塊奇石在水中半隱半現(xiàn)。我從水中撈出一看,驚詫不已,連聲贊嘆:“真是無與倫比,太美了。”
有人說,老徐愛石,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每撿到一塊奇石回家后,我都要洗了又洗,擦了又擦,冥思苦想為“石頭娃”起名字;也有人說,老徐愛石,愛到了癡迷地步,有時撿到稍大奇石,因自行車超載,車胎“放炮”的事時有發(fā)生。遇到這類情況,我只好將心愛的石頭藏匿于草叢之中,待到附近村莊補好車胎后再來取石,若是一次撿到兩塊奇石,我寧可跑兩趟,也絕不拋棄其中一塊。
我如此癡迷于奇石,莫非這行當有豐厚的回報?每當有人這樣問到我時,我總是直率地回答:“我收藏奇石不求獲利,但求自悅。”我給自己定了玩石約法三章:一是自己親自撿。二是只撿本地區(qū)奇石??蔀榧亦l(xiāng)石文化建設做點有意義工作。三是注重研究奇石的文化內涵。在撿石、藏石過程中,我遇到不懂的問題就通過網絡虛心向國內行家里手請教,還從相關書籍中尋找答案。
我所收藏的奇石皆取之于家鄉(xiāng)的大自然,我的動力來自一顆火熱的心。我是一名有40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雖然退休了,但是還要為黨的事業(yè)增添正能量,永葆共產黨員本色。在思想上加強學習和修養(yǎng),堅持學習老干部局發(fā)給的學習材料和書報,堅持看新聞,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中斷“充電”。在家庭管理上,教育家人生活好了不忘艱苦奮斗,要勤儉節(jié)約,到現(xiàn)在我們家大人仍穿補丁衣裳,節(jié)約用電、用水,將每日洗衣洗菜的水保存起來用于沖廁,收費員都不理解用電、用水怎么那樣少。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