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翟正錕
摘 要:自動駐車制動器也就是電子手剎。本文主要以DWPI專利數據庫以及CNABS數據庫中的檢索結果為分析樣本,從專利文獻的視角對汽車自動駐車制動器(EPB)技術的發(fā)展進行了全面的統(tǒng)計分析,總結了與汽車自動駐車制動器(EPB)相關的國內和國外專利的申請趨勢。
關鍵詞:汽車自動駐車制動器;專利申請;發(fā)展路線
1國外專利申請狀況
本節(jié)主要對國外專利申請狀況的趨勢以及全球專利重要申請人進行分析,從中得到相關的自動駐車制動器發(fā)展趨勢,以及各階段專利申請國家分布和主要申請人。其中以每個同族中最早優(yōu)先權日期視為該申請的申請日,一系列同族申請視為一件申請。
1.1萌芽期(1998年之前)
1996年7月,韓國起亞汽車公司的工程師崔洪金提出了自動駐車制動器的發(fā)明,此發(fā)明提出了自動駐車制動器的結構,通過駐車制動開關代替?zhèn)鹘y(tǒng)汽車上的手制動桿,同時還設置了制動控制單元和液壓控制單元和斜坡傳感器,當駕駛員按下駐車制動開關時,制動控制單元根據斜坡傳感提供的角度信號計算所需提供的制動力,并將制動力結果傳送至液壓制動單元輸出制動力,工程師設計此電子駐車制動裝置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傳統(tǒng)的駐車制動器中,如果汽車長時間停在斜坡角度很大的路面上時,制動拉索可能會被拉斷而造成安全事故,雖然此專利中公開的自動駐車制動器的控制策略并非十分完善,但是其推動了電子控制技術在汽車上又一個新的應用。
1.2平穩(wěn)增長期(1999-2005年)
從1999年開始,關于自動駐車制動器的專利每年的申請量明顯比1998年之前的申請量多,而且申請人數量相較之前也有大幅度增長,申請人和申請人的發(fā)展總體趨勢趨于平穩(wěn)增長。在這段時間內,韓國和德國的專利申請量可謂是突飛猛進,兩個國家的申請總量總和占這一時期總量的49%,將近一半的量。這也從側面說明這個時期內,韓國和德國的汽車電子技術和市場發(fā)展迅猛,韓國專利申請量總體呈增長趨勢,而德國的專利申請量在1999-2005年之間申請量逐漸下降。由此可見,韓國關于電子駐車制動的技術關注度及技術發(fā)展在這一段時間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呈現趕超德國的趨勢。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德國關于電子駐車制動的技術發(fā)展以趨于穩(wěn)定或者趨于成熟。
1.3快速增長期(2006~2011年)
在2005-2011年之間,關于自動駐車制動器的申請量和申請人數量呈現跨越式增長,可謂是車自動駐車制動器技術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尤其以2005-2011年的增長勢頭最為迅猛,申請量和申請人數量大幅度增加,這也是汽車電子技術在這段時間迅猛發(fā)展的一個側面寫照,說明市場對于自動駐車制動器的需求急劇增加,對于這方面的技術關注度也急劇的提升,才會出現了量的飛躍。在2008-2010年間,經過量的飛躍之后,申請量增長趨勢區(qū)域緩和,并有所下降。之后在2010-2011年之間又出現了量的提升,至2011年區(qū)域穩(wěn)定。這段時期內,德國和美國的申請量均趨于穩(wěn)定,技術發(fā)展成熟度也較高。其他汽車工業(yè)發(fā)達國家也開始自動駐車制動器技術的發(fā)明申請,例如日本、美國。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申請量在這段時期仍然保持增長勢頭,可見對于最開始研發(fā)自動駐車制動器的國家,其認為自動駐車制動器還有可以改進的方向。
1.4成熟期(2012年至今)
自動駐車制動器專利申請量申請人數量從2011年開始呈現下滑趨勢,電子駐車制動技術發(fā)展也到了其成熟期,申請量逐漸下降,主要原因是:現今的汽車安全技術發(fā)展較為成熟,汽車越來越趨于智能化。汽車設計人員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安全輔助系統(tǒng),逐漸減少了人為因素造成的危險狀況的出現。在量產車上已經出現了多種多樣的行車安全輔助技術,例如電子助力轉向系統(tǒng)ESP,電子穩(wěn)定性程序EPS、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VTS等等,這些系統(tǒng)的出現一方面增加了汽車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也在彌補自動駐車制動器對于汽車的安全性能方面所起作用的不足,同時也在削弱自動駐車制動器在汽車安全技術領域的分量。因此,關于自動駐車制動器的相關專利申請逐漸的減少,這也是自動駐車制動器發(fā)展成熟的體現。這一時期主要的申請國家仍然以德國和韓國兩大汽車電子強國為主,美國與日本的申請量均較少。
2中國專利申請狀況
本節(jié)主要對中國專利申請狀況的趨勢以及全球專利重要申請人進行分析,從中得到相關的自動駐車制動器技術發(fā)展趨勢,以及重要申請人的歷年專利申請狀況。
2.1第一時期(2005-2009年)
在第一時期內,一方面中國專利關于自動駐車制動器數量較國外專利在量的方面要少很多,而且中國的自動駐車制動器技術發(fā)展較晚;另一方面,中國專利申請總體比較平緩,上升趨勢不明顯,且申請量和申請人數量非常少,申請人類型以個人申請為主,鮮有公司申請,并且國外來華申請量極少,而且也是個人申請。因為這個時期,中國國內汽車業(yè)發(fā)展水平仍然不高,雖然生產量在逐年上升,但是與汽車制造主機廠配套的汽車零部件廠商還比較少,并且這段時期內,國內汽車裝配的電子駐車制動結構都比較簡單,技術含量不是很高,因此,個人申請較多。從國外來華申請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雖然國外汽車公司開始逐漸重視中國市場,但是由于國內自主汽車技術發(fā)展仍然很落后,多數汽車零部件仍然由國外廠商提供,國外汽車公司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汽車零部件專利侵權壓力不高,因此,在國內的申請量較少。
2.2第二時期(2000年至今)
第二時期內,中國專利申請趨勢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并且在2010-2012年之間突飛猛進,這段時間,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迅猛,自主車企發(fā)展較快,配套的零部件企業(yè)也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這段時間內,國外來華申請量也在激增,說明國外公司開始關注國內的汽車零部件行業(yè)。另外,在該時期內,公司類申請人數量增加到了45%的份額,也說明在這段時期內,汽車電子駐車制動技術發(fā)展水平較之前要高。
3總結
本文通過DWPI和CNABS數據庫收錄的專利為樣本,分析了國內外自動駐車制動器的專利申請趨勢,以及主要申請人并對自動駐車制動器分支的技術發(fā)展做了進一步分析。從國外汽車自動駐車制動器的專利技術發(fā)展來看,該技術領域的技術成熟度已經非常高,對于國內的申請人來說,想要繞開國外公司的專利壁壘,開辟新的途徑是比較困難的。由于自動駐車制動器技術國外公司的技術發(fā)展已經非常成熟,因此,國內申請人可以加強自動駐車制動器集成車身控制系統(tǒng)等多功能角度的研發(fā)。
參考文獻:
[1]彭憶強,黎長青.汽車電子駐車制動控制系統(tǒng)的仿真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然科學版,2007,26(4):14-16.
作者簡介:
翟正錕等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