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津
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 打造人文學校
蔡天津
組織學生開展課內(nèi)外閱讀活動,是課程改革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行動。組織學生開展課內(nèi)外閱讀活動,也是建設書香校園的需要。為營造濃厚的書香校園氛圍,樹立“閱讀生活化,讀書終身化”的師生讀書新理念,打造內(nèi)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我校抓實了課內(nèi)外閱讀的工作。
學校健全了推行師生課內(nèi)外閱讀的組織機構,由校長擔任組長,主抓德育和教學的行政領導擔任副組長,并安排相應的組員,課內(nèi)外閱讀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步驟地進行,將創(chuàng)建開展課內(nèi)外閱讀活動列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每學期制定工作計劃,成立師生讀書活動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在每棟教學樓的走廊、過道的墻上掛上名人畫像和名人名言的鏡框,通過名人的激勵作用,促使師生自覺地去讀書。在廣場上、教室、閱覽室、圖書室都粘貼上讀書格言,時刻提醒師生讀書的重要,使之在潛移默化中產(chǎn)生對讀書的渴求。教學樓一樓設有讀書櫥窗、學生作品走廊、讀書格言長廊,并經(jīng)常進行更新,使學生進入學校就處在一個濃濃的書香氛圍之中??芍^是“一墻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蘊教育”。
學校圖書館大樓館舍面積達到4210平方米。幾年來,圖書館每年書刊購置費達9萬多元,保證了書刊年遞增率?,F(xiàn)藏書132486冊,工具書2877種3024冊,期刊合訂本7000余冊,生均64.4冊。常年訂閱報刊440種,電子圖書30000余冊。學生閱覽室面積856.35平方米,設有三百多個座位,占學生總數(shù)的13.41%。全校師生借書卡發(fā)證率達100%。學生閱覽室每天開放10小時,中午12點至2點,傍晚4點至6點半。
學校非常重視圖書館的建設、管理工作,每學期的學校工作計劃中明確提出對圖書館管理、運行的要求。學校有圖書館館長一名,三名專職圖書管理員,還在校務成員中派一位領導分管圖書工作,對圖書工作有計劃、有總結,對建設、管理目標逐條細化,對圖書館工作進行商討、檢查。
圖書館所有書庫、閱覽室,師生采用全開架借閱方式,讀者可到圖書館任何書架挑選自己需要的圖書,為適應圖書館藏、借、閱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在書庫里還配備部分閱覽座位,為師生借閱書刊提供極大方便。
圖書與讀者零距離接觸。開架借閱并不僅僅是一種借閱方式,還體現(xiàn)了圖書館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對于學生來講,再沒有比開架借閱更能讓他們感覺到利用圖書館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的自由了。開架服務本身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只有讓學生讀上他喜歡的圖書,才會喜歡走進學校圖書館、愛上學校圖書館、愛上閱讀。以2015年春季為例,學生到館閱讀人數(shù)達到16023人次。特別是午間時段,閱覽室經(jīng)常座無虛席。
同時,圖書館不定期舉辦講座,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激發(fā)他們讀書的興趣。還開展了一系列讀書活動,真正讓學校圖書館充分地發(fā)揮了它的作用,成了開展閱讀、傳播思想及文化的一個最佳陣地。
以2015年春季為例,圖書館舉辦的活動有創(chuàng)辦第一期圖書館報、舉辦“世界讀書日”的讀書征文比賽活動、世界讀書日倡議書、建立班級圖書角、進行了“書香班”級的評比活動和“讀書之星”的評比活動。
為了讓學生浸潤在濃濃的書香氛圍之中,耳濡目染,身心得到和諧發(fā)展,班級設有讀書角、讀書廊,除了將圖書館的書“搬進”教室,還為促使更多的書“活”起來,提高圖書使用率,學生紛紛將自己喜愛的圖書捐到學校,一起分享,共讀成長。如今,各班的圖書角藏書可謂琳瑯滿目、涉獵廣泛,擴大了師生閱讀面和閱讀量。教室墻壁上隨處可見催人奮進的名人名言、讀書格言;教室“學習園地”常有圖文并茂的詩歌、習作、學生作品。讓每一個學生能時刻浸潤在書香之中,每個班級想方設法地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班級讀書氛圍。
學校領導意識到,要營造良好的學生課內(nèi)外閱讀氛圍,首先要培養(yǎng)教師良好的讀書習慣,更新教育觀念。學校從2010年以來,每年學校都有計劃、有方案、有措施地精心組織“教師讀書工程”活動,校領導帶頭讀好書,并積極為教師推薦好書,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為教師配備了《周國平論教育》《做教師真難,真好》《世界因你而不同》和《把心安頓好》等書籍作為必讀書目,同時還配備了一些教育專著、專業(yè)知識方面的書籍,使教師能夠從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了解教改動態(tài),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增強教學本領。
在讀書的基礎上,學校定期組織讀書心得交流和研討活動,使教師們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學習、解惑。并連續(xù)兩年編輯出版《教師讀書心得》。教師加入讀書活動中,與學生一起看書,交流心得。
同時,學校要求各學科負責制訂各年級課內(nèi)外閱讀方案,推薦各年級閱讀書目,做好檢查,并適時提出意見或建議。語文組教師每學期初出版一期推薦書目,定期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作品,引導學生健康閱讀。
制訂年級課外閱讀活動計劃,分類進行課外閱讀交流活動,組織專題競賽活動。每個學期,我校都要舉行校園藝術節(jié),展開各學科活動,其中課外閱讀活動內(nèi)容豐富。如,每一年高一年語文備課組開展讀書小報的制作活動,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校園課本劇表演賽;高二語文備課組開展名著知識競賽,讀書征文比賽;全校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利用早讀誦讀中華經(jīng)典作品,升旗儀式上全校集體誦讀《論語》。通過這些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近兩年來,我校舉辦各類競賽活動10余次,達到促進學生閱讀,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開展導讀系列活動,開設閱讀方法和學生讀書筆記指導課。語文老師利用學?;蚪淌业暮诎鍒蟆蟮瓤臻g開辟專欄,或印發(fā)資料,介紹新作,導讀佳作。對社會上暢銷的通俗小說、流行的熱門作品,教師們利用專門的時間組織學生對其討論,解剖作品,分清良莠,提高學生鑒別作品的能力。根據(jù)課內(nèi)外閱讀的需要,教師選擇難度較大的課內(nèi)外讀物,采取講座形式,引導學生正確領會作品寫作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主題、藝術特色和現(xiàn)實意義。一年來,引導學生閱讀并研討以下作家作品:冰心、龍應臺、泰戈爾、紀伯倫、李敖、胡文輝、王書亞、梁文道等。依托《青鳥》文學社,開展系列讀書寫作、讀書討論活動。通過《青鳥》文學社,開展讀書活動,并在《青鳥》刊物上發(fā)表學生的讀后感,開辟微博存書專欄。每周舉行一次由語文教研組主辦、學生自我組織為主的青鳥文學社交流會。交流會的活動主要以話題討論為主,由文學社的成員推薦主題,每次由一到兩位學生主講,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活動。青鳥文學社交流會主題至今已有《有夢你就活下去》《那些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等40期。通過這些活動,讓校園氤氳書香,從而帶動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讓閱讀成為我校一張亮麗的“名片”。
組織“像塔讀書會”,交流閱讀感悟體驗。由高二語文備課組組織“像塔”讀書會,平均每兩周舉行一次。讀書會的活動主要包括美文閱讀和影視欣賞。文章和影視材料由老師推薦,備課組集體備課,再由一位老師主講,學生參與討論。在活動的過程中,做到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營造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鼓勵學生質疑、討論,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每次活動高二備課組的教師全員參加,高中三個年段中對文學方面有興趣的學生均可參加,每次活動時間為一個小時。像塔讀書會交流的主題有《等等等等》《十三年和十三月》等。
讀書是一種最優(yōu)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升華人的思想。讀書更是一門感悟人生的學問,給你精神上的支撐,堅定你的信念。在“像塔讀書會”,師生共同交流閱讀感悟,心靈得以溝通,思想得以升華。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的密切配合。為了更廣泛地開展課內(nèi)外閱讀活動,學校通過家長會倡導廣大家長為孩子閱讀大開方便之門,倡導家長在“嚴管”的同時,更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培養(yǎng)孩子們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要求家長要幫孩子讀書把把關,盡量抽時間陪子女逛書店,學校給學生提供課內(nèi)外閱讀書目,家長根據(jù)書目幫孩子建立家庭書櫥,鼓勵孩子相互交流自己的家庭藏書,充分開發(fā)讀書資源。經(jīng)常與子女談論書本內(nèi)容,交流讀書體會。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背一首詩等。
將家庭引入到熱愛圖書、享受閱讀、熱愛母語、享受經(jīng)典的行動中,方能將課外閱讀進行到底。同時還能通過閱讀,凝聚親情,傳遞文明。
福建泉州石獅市石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