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一
福建,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福建省依山傍海,造就了豐富的旅游資源,有鼓浪嶼、武夷山、泰寧等自然風光,也有土樓、安平橋、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觀。同樣,福建省的慈善事業(yè)也蓬勃發(fā)展,為我國的慈善事業(yè)貢獻著力量。本期我們將走進福建的省市慈善會,了解他們的慈善宣傳工作。
福建省慈善總會
福建省慈善總會,成立于2002年8月22日。是熱心慈善事業(yè)的社會各界人士、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志愿組成的非營利性公益社會團體,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廣納義舉,廣播善心,發(fā)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tǒng)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救助工作,協(xié)助政府發(fā)展慈善公益事業(yè),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堅持“立足民政,面向社會,以社會救助為中心”的工作方針。
福建省慈善總會積極組織慈善宣傳,增強民眾慈善意識,進行慈善理論研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事業(yè)發(fā)展道路。采用多種方式方法進行慈善的宣傳工作:
第一,升級福建省慈善總會官方網站,設有“新聞中心”“慈善項目”“捐贈方式”“信息公開”“愛心企業(yè)”“政策法規(guī)”等欄目。慈善新聞信息和活動信息都及時的刊登報道,做到慈善信息和慈善活動的公開透明,讓公眾能更直觀地感受和了解慈善動態(tài)。
第二,福建省慈善總會做好網絡的慈善宣傳外,還突出重點宣傳。一是抓好品牌項目成果宣傳。《福建日報》《福州晚報》《東南快報》對福建省慈善總會助孤活動、興業(yè)銀行捐資助學、“健康快車”“慈善幸福院”“微笑列車”等重點項目進行專題報道,全景式地展示這些項目的實施過程。二是開始新領域拓展宣傳與探索。與福建省電視臺等單位合作,作為聯合主辦方在省電視臺《慈善福建》欄目中冠名,擴大對福建省慈行善舉和愛心人士的宣傳,為向上向善精神的弘揚作貢獻。
福州市慈善總會
福州市慈善總會成立于2006年9月,是經市委決定、民政部門批準成立的、由熱心慈善事業(yè)的社會各界人士、法人及其它社會組織志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公益團體。其宗旨“救危助急,濟困扶貧。”按照“黨委領導、政府推動、民間運作、行業(yè)發(fā)展、法律規(guī)范、全民參與”精神,通過廣納義舉,廣播善心,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救助工作,為社會弱勢群體帶來希望、帶來信心,為社會文明、進步、和諧作貢獻。
福州市慈善總會的慈善宣傳工作主要通過主流媒體、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同時編印工作簡報,發(fā)布慈善信息動態(tài)。在報紙發(fā)表相關慈善文章,如《破籌資難困局,多渠道籌善款》《大膽走慈善事業(yè)新路》《慈善理念沁人心》《慈善永不放棄創(chuàng)新》等。網站及時更新慈善動態(tài),如:2016年11月29日上午,福州市慈善總會領導方慶云、林雄、張焰、洪錦煌及方月炎一行到長樂慈善產業(yè)樓工地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工程進度情況并就相關問題進行探討。負責投資和施工建設的地產公司領導詳細介紹了慈善產業(yè)樓工地建設情況,并表示一定會保證質量爭取明年上半年主體工程封頂,為全國首座慈善產業(yè)樓的誕生作出貢獻。該地塊樓房建成后須無償提供1萬平方米商務用房做為慈善產業(yè),該樓每年的收入所得用于慈善項目的支出,這種采取“母雞下蛋”的做法改變了慈善依靠單一捐贈的形式,增強了造血功能,培育了長效機制,將為慈善事業(yè)更加健康發(fā)展提供了物質保證,為慈善事業(yè)做強、做大創(chuàng)出一條堅實的新路。
廈門市慈善總會
廈門市慈善總會成立于1994年10月,是一個依法注冊的非營利性公益慈善團體,以“老、扶孤、幫殘、助學、濟困、救災”為宗旨開展業(yè)務。廈門市慈善總會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方籌措慈善資金,不斷擴大救助面,在發(fā)揮社會保障體系方面的補充作用和構建和諧社會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多年來,廈門市慈善總會獲得許多榮譽,如“中華慈善事業(yè)突出貢獻獎——項目獎”“福建省先進民間組織”“八閩慈善獎”“慈善先進單位”等。
廈門市慈善總會也十分重視慈善宣傳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強與主流媒體合作。廈門市慈善總會不斷加強與廈門市主流媒體合作,拓建慈善宣傳網絡。聘任主流媒體領導出任名譽副會長、常務理事等,每年聯合市委宣傳部召開新聞媒體座談會,向他們通報全年慈善工作要點,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為宣傳慈善工作打造了一條綠色通道。先后與廈門電視臺、《廈門日報》《廈門晚報》等近15家媒體建立了穩(wěn)固的合作關系和通暢的發(fā)稿路徑。第二,自有媒體創(chuàng)新。升級廈門慈善官網,在原有網站的基礎上新增了“慈善基金、慈善動態(tài)、救助項目、慈善捐獻榜”等公眾關注的欄目,使各項慈善活動更加及時、公開、公正和透明,更好地接受社會各界的監(jiān)督;廈門慈善總會刊發(fā)內部刊物《廈門慈善》,主要報道總會工作舉措和成效;印發(fā)《慈善簡訊》,向各理事、各成員單位通報全市慈善系統(tǒng)工作情況。
漳州市慈善總會
漳州市慈善總會成立于2011年12月25日,是在市委、市政府推動,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的非營利公益性社會團體。其宗旨是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政策,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發(fā)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tǒng)美德,幫扶困難群體,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救助工作,協(xié)助政府進一步發(fā)展慈善公益事業(y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和諧、文明與進步。主要開展賑災、濟困、安老、扶幼、助殘、助醫(yī)、助學等社會救助活動。
漳州市慈善宣傳主要是兩大方面。第一,日常宣傳。漳州市慈善總會立足實際,開展日常慈善宣傳工作。積極利用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漳州市慈善總會以及縣區(qū)動態(tài)慈善信息;利用戶外LED大型顯示屏,公示公布總會重要信息、宣傳標語;在漳州新聞媒體報道總會慈善動態(tài);向《慈善》雜志、《善行天下》雜志等中華慈善總會及其會員自辦媒體發(fā)送稿件。例如官方網站發(fā)布的慈善動態(tài)。第二,借助慈善活動開展宣傳。以2015年為例,在2015年6月至8月期間,漳州市慈善總會分別與愛心組織TS4和百度群聯合在市區(qū)人流量密集地區(qū),開展以“慈善助學”為主題的共5場慈善文藝義演活動,在市區(qū)掀起一股濃濃的助學熱潮。在開展“低惠保”小額人壽保險項目時,總會工作人員與慈善義工深入各(縣、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寺廟,拉掛“低惠保”宣傳紅布條、分發(fā)500份項目宣傳冊,依托慈善基層工作人員,深入低保戶家中或者座談進行項目解說,使公眾對項目口口相傳,在低保戶中廣受歡迎。
福清市慈善總會
福清慈善總會2008年9月26日成立。以“救危助急、扶貧濟困”為慈善宗旨,廣泛開展“賑災、安老、慈孤、扶殘、助學、建所、助醫(yī)”等活動。福清市慈善總會在開展扶貧濟困等活動的同時,也十分注重慈善宣傳工作的開展。其慈善宣傳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第一,借助新聞媒體擴大宣傳。積極借助《慈善》雜志《海峽都市報》《東南快報》《福州日報》《福州晚報》《海峽慈善》雜志等主流新聞媒體,及時報道福清主要慈善活動。新聞媒體對福清慈善工作的及時報道,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第二,提升自身載體深化宣傳。編印發(fā)行工作簡訊、會刊,認真辦好福清慈善總會網站和LED宣傳視屏。及時公布善款善物募集信息和救助具體數額,讓社會對善款善物收支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使總會收支公開透明。第三,動員鎮(zhèn)街慈善分會、慈善超市、村級慈善聯絡站、慈善衛(wèi)生所、慈善義工組織等基層組織,向基層群眾深入宣傳慈善理念和典型事跡,使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慈善事業(yè)。第四,樹立慈善典型重點宣傳。注重翁林祥、廖進益、鐘厚泰等新的慈善典型宣傳,激發(fā)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慈善事業(yè)。各基層慈善組織也積極宣傳當地慈善典型的事跡,更富于現實意義,更能激發(fā)人心。
慈善事業(y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崇高事業(yè)。福建省的省市慈善會也將慈善事業(yè)放到了重要位置,慈善宣傳工作也有聲有色。希望在他們的共同的努力下,使福建慈善事業(yè)快速發(fā)展,順應時代呼喚,涌現更多的慈善人物、慈善事跡。愿我們攜手慈善,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