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忠
蜀 道
所有的路,都是腳的支流
蜀道,被李白的一管狼毫
引入一首唐詩,沿著它
就到了劍門關(guān),再往上
可登上青天,鷹翅和白云
抬高沉重的足音和喘息
不忍卒讀,《出師表》的細節(jié)
偶然失衡,都可能破碎的驚嘆
讓征人每次上路,都懷著
一顆瓷器的心。悵惘,輾轉(zhuǎn)
步步險棋,力不從心的蜀國
六出祁山,縱然木牛流馬
也只有曲折,沒有轉(zhuǎn)折
一幕悲劇落雪,路,成了斷弦
或許有某一級石階,讓雄心
停下來思考,是繼續(xù)
還是折返,抑或回到天時
峰回路轉(zhuǎn)的虛無,如同命運
歷史,只能在紙上說說那些腳印
出斜谷,取散關(guān),古今的文字
星云般,在蜀道上聚集,糾結(jié)
得隴望蜀,樂不思蜀,都是難
從驚嘆號到刪節(jié)號,蜀道
這段千古愁腸,赫然陳列成
一種榮耀和行走之外的永恒
開 封
“云中誰寄錦書來”,千年的郵路
迫切,自北宋而至,蹄聲急如星火
一座古都,又一次盛大的“開封”
一讀,漢字就落地,展開菊花的香氣
逆襲宋詞里古色古香的管弦
開啟一封信,打開古老的城門
回暖的鐵塔,站在蒼茫之上
《清明上河圖》的背面,鐵騎漸遠
詞牌和蹴鞠再次擦亮宋城路的燈火
掠過龍亭的雨燕,是古都輕松的手勢
當年的輝煌,用希望寄語今天
思想的城門也在洞開,迎八面來風
“開封”之后的開封,笑容燦爛
“靖康恥”的痛,五大名窯瓷器的破碎
我看見,重新聚攏的光芒,直抵內(nèi)心
字畫的題款,紅入歷史的冊頁
中原厚重,任憑城頭變幻旌旗
定型的宋體字,將愛的根須插滿江山
我只是一個過路的信使,傳遞信心
獻上祝福,之后,又趕赴下一個春天
在烏鎮(zhèn),我沉醉的靈魂被誰領(lǐng)走
河道過于狹窄,無法把云朵般的烏篷船
送上夜空,送進月光的虛幻里停泊
咿呀的櫓聲,還在古色古香地唱
踏過石拱橋,月色正好,酒香正濃
沿岸的窗口,燈光搖曳淡雅的江南
雨聲止于閑散的步履,折疊的傘
翻動一個個宋代的詞牌
臨水的老屋為古詩而建
青磚,灰瓦,低吟淺唱,暗香浮動
石階高低上下,琴弦的音階
清幽,舒緩,一如晚風的輕柔
這水聲,光影,甜甜的吳越軟語
只在寬闊的夜色中揮灑,低回
我沉醉的靈魂被誰領(lǐng)走
暮色如煙,解開纜,烏鎮(zhèn)在水中流
一次邂逅,我的心結(jié)隨即打開
水邊相擁的戀人,屋檐下歸巢的燕子
把此間當成了舊夢
這幅水墨畫是暖色的,溫馨的,散漫的
讓我情不自禁地自投羅網(wǎng)
一條條微信在N個群里頻頻鳴叫
歲月靜好,我必須肅然仰首
讓千年前佇立橋上的那個身影
沿著我蒼茫的目光直抵幻境
舍下所有的名詞、動詞、形容詞
幾聲烏啼,是用來加深的
加深夜色,加深愛,和流動的春秋
誰在命運的水邊顧影自憐
更深的,是烏鎮(zhèn)的智慧
你看不見,它藏在歷史的暗處
古人的匠心和長衫,在落葉的背后
這縱橫交錯的水系,無限的飛白
讓我們想象的羽翼展開空曠和美妙
像一棵老樹,紛繁的枝葉與根系
每一刻,都充滿生機和敬意
在沙家浜
我還是七十年前的那條魚
借陽澄湖的水,認識了沙家浜
阿慶嫂的煮茶壺還沒涼
沙奶奶憐愛的責備還在
我還是那條恢復(fù)了元氣的魚
湖水的愛,讓我的感恩豐滿
養(yǎng)傷,只是西皮流水的一板
這寬闊的水面,多么像京劇的天幕
在沙家浜,你要往水的深處看
那些永不屈服的靈魂倒映在高空
還在蔚藍的網(wǎng)頁里暢游
江河不廢,這寬闊的水面不竭
當年的槍炮聲隱身湖底,退居幕后
只有那些星光般的蘆蕩火種
還在水面蕩漾
你總會發(fā)現(xiàn),水的力量
和魚的堅貞,那么親密的和諧
讓一湖煙雨靜水流深
魚的傷,也是湖水的傷
因為有魚,水是黑夜里唯一亮色
照亮無數(shù)曲折的燈盞
給迷途的世界安裝曙光
那岸柳都是“十八棵青松”的樣子
你站在岸邊喊一聲“指導(dǎo)員——”
整個陽澄湖都在回答,那水聲
是我游過的一句句留言
詩意的陽澄湖,是朝霞的一部分
在沙家浜,我從一片蛙鼓里
聆聽歷史圍繞傷痕的回聲
八斗鎮(zhèn)之夜
八斗鎮(zhèn)的夜色,總有吟詩聲路過
無需哪個圣上恩準,也沒有文字獄
幾只把燈火移入內(nèi)心的流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