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考生
奶奶的“老鳳凰”
◎江蘇一考生
老李盼了這么些年,終于盼來了兒子娶媳婦,硬是請了大半個村的人喝喜酒,黝黑的臉上仿佛都能看出酒醉的酡紅。村西口熱鬧了一整天,一輛接一輛的婚車開進來,停滿了老李自家修的水泥場。小李挽著新娘從車里下來,圍了一圈的村里人都起哄似的拍手,奶奶擠在人群里,像是羨慕。
奶奶18歲結(jié)的婚,和如今的我一般大。結(jié)婚前連爺爺長什么樣也不知道,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是自己腦子里胡思亂想的。爺爺家五個兄弟,他是老幺,輪到他時,家里已經(jīng)置辦不出什么像樣的彩禮了,別說老三件了,連那個時候結(jié)婚必備的鳳凰牌自行車也沒添置上一輛。奶奶就這么稀里糊涂地嫁了,看著以前的小姐妹踩著自行車,橫杠上坐著孩子來串門,委屈得不得了。但哪來什么抱怨,只能忍下聲起早摸黑地下地干活,做姑娘養(yǎng)的嬌嫩皮膚,紋路里嵌進了洗不掉的黑色。
爺爺也一直都知道,奶奶好強,不愛落在人后頭,心心念念想要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家里本就條件不好,大伯和父親出生后更是捉襟見肘,直到父親5歲時才省吃儉用買了一輛“老鳳凰”。爺爺說他一直都記得奶奶那時的樣子,結(jié)婚這么多年,從沒這么開心過,像是得了什么了不起的寶貝,明明是新車子,還硬是擦了好幾遍。第二天一大早就換了節(jié)日串門的衣服,騎上車去買菜,那是真高興。
其實奶奶這一輩子,都沒怎么順著心意活過。丈夫是父母之命,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結(jié)婚的時候就那么嫁了,沒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就那么與少女時代告了別。結(jié)了婚后也沒過上想要的生活,風里來雨里去,把大好的時光獻給了這腳下的土地。奶奶羨慕的怕不是那婚車,而是新人臉上掩不住的滿足。
我一年級時,父親買了車,有時接奶奶來城里住,她總說暈車不習慣,好些次車行到半路,就忍不住惡心,后來便能不坐就不坐了。那輛“老鳳凰”幾十年后仍是奶奶的寶貝,買菜走親戚都是騎的它,幾十年的陪伴像是生了感情。哪怕時代變遷,差不多年紀的人也都換了電瓶車,既快又方便,奶奶仍若“老古董”一般守著這輛油漆斑駁的自行車,仿佛守著回不去的曾經(jīng)。
前些年大伯家生了弟弟,節(jié)假日帶著一起回鄉(xiāng)下,奶奶最愿意做的,就是把他放在自行車的橫杠上,走過鄉(xiāng)間大片大片的田野,走過一戶戶熟悉的人家,打聲招呼,嘮幾句家常,度過一個個瑣碎的不起眼的日子,這便已是奶奶生命里少有的順心了。
點評
作者的寫作功力閃現(xiàn)于兩個方面。一是牢牢地抓住了材料。作者以材料中的“見證著時代的發(fā)展,承載了世間的真情”這兩句話張本,來謀篇布局,剪輯故事,故而全文脈絡清晰,簡潔洗練。二是機智地處理材料。作者以“車”為主線,講述奶奶的故事,以此來傳遞世間的真情。她攢錢買車,突出一個“苦”字;拒換老車,突出一個“惜”字;騎車載孫,突出一個“樂”字。生活氣息濃郁,蘊含深刻哲理。同時,又以“車”為道具,進行(社會)環(huán)境的描寫,以此來見證時代的發(fā)展。從自行車、電瓶車到汽車,時代在飛速發(fā)展,但變的是車,不變的是奶奶對“老鳳凰”的那份特有的感情,而這恰恰是奶奶骨子里“好強”性格的寫照——她要流自己的血汗,改變不如意的命運;過自己的生活,“守著回不去的曾經(jīng)”。既在時代的變遷中講述奶奶的“車”故事,又在奶奶的“車”故事中折射出時代的變遷,深得以小見大的技法之妙。
得分: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