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2016年6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期間,李克強總理全程陪同。無論在談判桌上還是去頤和園游玩期間,總理身邊總有一個穿黑色正裝的小伙子。他叫王紫微,是外交部的一名德語翻譯。作為專業(yè)的德語翻譯,習近平主席訪問德國期間,他也全程陪同。
說起王紫微,在四川南充中學,可謂人人皆知。13歲時,他考入了這所國家級重點中學,成為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
跟很多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一樣,求學路上并不平坦,王紫微也不例外,意味著付出更多的努力。還在讀初中的時候,他確定了人生的一個目標,進入南充市高級中學。在這所重點中學里面,每年有很多學子考上北大、清華等名校。
上初二時,王紫微的成績并不優(yōu)秀,雖然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在年級里并不具備多大的優(yōu)勢。父親知道他是一個有想法的人,在學習上沒有過多地給他加壓。而是跟他談心,像朋友一般暢談興趣愛好,以及將來有什么打算。
對于理想,王紫微很少談起,畢竟自己的成績還不拔尖。父親也沒有多問,無意之中,父親看到一本書。這本書寫的是一個母親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培養(yǎng)成哈佛大學的精英。受該書的啟發(fā),父親跟著王紫微一起學習。
父親陪他去圖書館看書,他看什么書,父親也跟著看,保持跟他同步。遇到有什么問題,兩人共同討論,以便加深印象。
父親盡可能抽出時間跟王紫微一起學習,盡管放下書本很多年了,為了他的未來,父親重拾課本。遇到他做錯了的習題,父親會通過網絡找到答案,然后給他講解,下次遇到類似的習題便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在父親的幫助下,再加上王紫微舍得吃苦,經常學習到凌晨,又一大早起床。就這樣勤奮學習,他的成績突飛猛進,很快上升到年級的前幾名。參加中考,他順利考上“南高”,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
“南高”有很多優(yōu)秀學子,他們的成績優(yōu)異,懷抱著清華北大夢而來。王紫微夢想中的大學不是清華北大,而是北京外國語大學。
還在王紫微很小的時候,他從電視上看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偫碚f完一句話,旁邊有一個同聲翻譯。每次總理出訪,身邊都有翻譯。這些翻譯多出自北京外國語大學。因此,他的夢想是考上北外,將來當一名優(yōu)秀的翻譯。
上高中時,王紫微只有13歲。在別人看來,年紀這么小上重點中學,他一定是天才,智商比一般的人高。自己是不是天才,王紫微心里最清楚,他覺得自己只是更勤奮,比別人付出得更多。他有時為了一道題思考半天,反復背很多次才能記住一個英語單詞。
他學習刻苦、努力,心中有夢想,即使再苦也感覺不到累。別的同學周末節(jié)假日出去旅游放松,他很少出去,待在家里,看厚厚的書,做一本本練習題。數年如一日,節(jié)假日也不例外。
在班上,王紫微非常活躍,經常主持學校的文藝節(jié)目,參加公益活動。他也想花更多的時間在學校學習,可是,有時要去主持,有時要去當志愿者,無暇分身。老師和同學都有點奇怪,他很少坐在桌前看書,成績卻在全校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在這所老牌重點中學里面,這樣的成績足夠上清華、北大。成績的背后,是他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
那幾年,他是學霸級人物,成績一直保持遙遙領先。高考時,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攻讀德語語言文學,大學后保送讀研。2010年,他如愿進入外交部工作,成為一名德語翻譯。
默克爾在中國訪問期間,很多網友認出了王紫微,他成了“網紅”。網友紛紛轉發(fā)留言:“靠著勤奮和努力,憑著真才實學的年輕人應該成為‘網紅,是大家學習的榜樣!”王紫微卻很淡然,他說,當有了一定成績的時候,更不能停下腳步,而是要更努力:“我還是我,那個刻苦努力的我,雖然已經參加工作,但我的大部分時間仍然用在學習上?!?/p>
能夠留在總理身邊,要足夠優(yōu)秀。讓自己優(yōu)秀的唯一辦法是堅持學習,這正是王紫微的秘訣。其實,人生就是這樣,因為你的優(yōu)秀,成為“網紅”,受到眾人矚目時,你必須更努力,勇往直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