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人原著 本刊編者譯
書法秘訣(八)
□ 清人原著 本刊編者譯
八法轉(zhuǎn)換,要筆筆分得清,筆筆合得渾。所以能清能渾者,全在能留得筆住。留筆總在能換處,見之轉(zhuǎn)換者,用筆一反一正也,此結(jié)構(gòu)用筆也,即古人回腕藏鋒之秘,不肯明言。所謂手授口訣者,試問筆如何能留由,先一步是用腕力,腕力用得不墜之時(shí),方才用留,筆筆既留矣,如何能轉(zhuǎn),曰,即此提筆之果,能提筆,然又要認(rèn)得換筆,自然筆筆清,筆筆渾。其法貴在窗下用熟,及臨書時(shí),一切相忘,惟有神氣飛舞而已。所謂抽刀斷水,斷而不斷是也。觀舞劍而悟者,張旭也,斗蛇而悟者,文與可也。舞劍斗蛇最得古人用筆之妙,臨來仲樓所刻舞鶴賦五年,字體始定。用筆四處,不可不留心,如出也收也放也轉(zhuǎn)也。
譯文:
筆法的轉(zhuǎn)換,既要筆筆分得清楚,又要結(jié)合得渾然一體。能夠做到既清且渾的,都是因?yàn)槟芰舻米」P。留筆一般都是在筆畫可以轉(zhuǎn)換的地方,看見能轉(zhuǎn)換的地方,用筆一反一正,這就是結(jié)構(gòu)用筆法,即古人所說的回腕藏鋒的秘訣,不肯明說。所謂的手授口傳,問如何能留得住筆的原因,首先是用腕力,腕力用得不下墜時(shí),才能說到留。筆筆都能留住了,如何才能轉(zhuǎn)?說:這就是提筆的結(jié)果啊,能夠提得起筆,而又知道轉(zhuǎn)換筆鋒,自然就能做到筆筆清,筆筆渾了。要得其法,還是貴在書窗下練熟,到臨寫法帖時(shí),要忘掉這一切,只有神氣飛舞而已。所謂的抽刀斷水,斷而不斷的道理就是這樣。觀舞劍而悟得書法的人,是張旭;觀斗蛇而悟的人,是文同;舞劍斗蛇是最能得到古人用筆妙處的。臨寫來仲樓所刻《舞鶴賦》五年,字體才能定下來。用筆個(gè)地方,不能不留心,即出、收、放、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