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丙辰
硬筆書法賦
□張丙辰
中華泱泱,文運湯湯。恬筆倫紙,相得益彰。幾千年起鳳騰蛟,文士展奇彩;自漢魏鐵劃銀鈎,書法競輝光。入木三分,贊用墨之遒勁;力透紙背,夸神筆之鏗鏘。金馬玉堂,官衙標(biāo)“正大光明”;禪林道院,名家書“紫氣佛光”??特翌}聯(lián),令莊重頓增嚴(yán)色;鐵券丹書,勉公侯榮耀家邦。伺候紙墨硯,剪燭紅袖幽韻遠(yuǎn);揮灑白玉毫,當(dāng)場豪舉翰墨香。
世界文明,星移斗轉(zhuǎn)。五色交輝,光耀河漢。華夏刀筆早,數(shù)千載刻竹鐫石;歐美鋼筆新,二百年因利乘便。奈拼音如蚯蚓,無頭無尾;惟漢字似畫圖,有形有線。雖曰比權(quán)量力,論功用各具優(yōu)劣;畢竟雞羽鶩毛,見鸞鳳難夸璀璨。漢字善巧營,借枝獨秀;硬筆作書法,大美立現(xiàn)。生活如電光石火,安用毛錐?書寫成大眾工具,誰磨鐵硯?故一百年大行其道,硬筆遍寰中;新時期名家輩出,漸成風(fēng)景線。鋼筆鉛筆圓珠筆,筆筆生花;小學(xué)中學(xué)到大學(xué),天天操練。人生七十古來稀,何可一日無此伴?
點橫撇捺,無非尋常筆畫;展紙運筆,何故字殊天壤?書山路遙,非有志者不能達;墨海景奇,惟恒久者賞其光。學(xué)書固講靈氣,無慧心慎入此地;入室尤重學(xué)養(yǎng),有厚積乃可登堂。滿腹錦繡人不俗,十年冷炙書藝彰。筆底呈絕技,自覺賞心悅目;廳堂覽妙品,四壁溢彩流光。書藝難成,總在十日寒一日曝;人有常志,何必三更起五更忙。
嗚呼!硬筆者,普世之書具;書法者,中華之瑰寶。字猶招牌,自古稱“文人一桿旗”;事在不輟,方家謂“摹臨不可少”。默其聲,辨其形,亦步亦趨;察其氣,賞其骨,先楷后草。聲形熟稔,格局了然于心;氣骨已成,自可順流放棹。盛世頒新政,弘揚傳統(tǒng)文化;老樹發(fā)青枝,風(fēng)景這邊獨好。寄言天下士子:臨淵莫羨魚,須知有志者事竟成;告功賴勤奮,唯期煉丹者火侯到。
張丙辰,筆名阿丙,作家、詩人、教育專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詩刊》子曰詩社常務(wù)理事,焦作市詩詞學(xué)會會長。焦作市硬筆書法家協(xié)會文化總顧問。1956年7月生,河南孟州人,中共黨員,先教書后從政,由文人而入仕。歷任焦作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溫縣縣委副書記、焦作城市管理局局長,焦作市教育局長,焦作高等師范??茖W(xué)校校長、黨委書記。
出版有雜文集《阿丙雜文》《聚蚊錄》《無章集》《錦上添足》《憑欄》《三余閣擬古》等書。2010年,其散文作品《緣》,一文被收錄進國家規(guī)劃中職統(tǒng)編語文教材,成為當(dāng)代文學(xué)的唯一入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