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
章魚杰森自從當了海底廣播員,每天拿著八個話筒,四處嚷嚷——哦不,是播音。
節(jié)目收聽率如何先不說,最起碼工作熱情很高漲。這不,一段海藻廣告之后,又是它的節(jié)目時間了!
“聽眾朋友們好,海洋中有很多魚,有的魚是天生賣萌的,比如小丑魚;也有魚是天生‘賣猛的,比如我今天要說的勃氏新熱……”
兇巴巴
勃氏新熱主要生活在北美洲沿岸海域,初看其長相,你就能猜到這“貨”并非可愛可親之魚。
它身長約30厘米,身體兩側(cè)長有一對蒲扇似的胸鰭;一雙鼓得老高的大眼,外加一張癩蛤蟆般的大嘴,長在比它身體還寬出不少的大臉上……看起來又丑又嚇人。不過,好在這家伙平時不愛到處游蕩礙人眼,而是喜歡宅在廢棄的貝殼或某個石頭縫隙里,靜靜地欣賞“門”外的景色。
沒錯,這就算是它的家。
很能打
有人說,面相兇猛不一定是真猛。那么怎樣才算是真猛呢?答案很簡單,就兩個字——能打。
勃氏新熱能打又愛打,沒事就在家門口守著。一旦有外人靠近,先生立刻就不淡定了:
面對路過的小魚小蝦,它會突然張開大嘴,從貝殼屋里躥出來:“此路非我開,此草非我栽,要從此路過,留下小命來!”
哎喲喲,好不講理的樣子。不過這時你才看清,勃氏新熱簡直像只怪獸,嘴巴張開后可比蛤蟆嘴夸張得多,看樣子幾乎能裝下自己了。嘖嘖,這回頭率絕不低于鳥類中的鵜鶘呀!
果不其然,魚蝦們還沒反應過來便丟了小命。
要是有位同胞兄弟突然靠近呢?
“走開!沒看到嗎?這兒已經(jīng)有王了??!”
勃氏新熱領(lǐng)地意識極強,絕不容許他人來犯,即便是鄰居,靠得太近也不行。一開始,它會猛躥出來,張開嘴顯得自己更強大,以警告對方。假如對方無視它的舉動,也張開大口叫囂,兩者勢必要大戰(zhàn)一場。
它們像兩個對打的潑婦,誰也不讓誰。雙方不但把大嘴猛撞到一起互推,還會用針狀的牙齒相互攻擊,試圖拼盡全力將對方趕走。有時甚至使出“流氓”策略,把海底的沙子故意揚起來拋到對方家里去……
它們的打斗異常激烈,嚇得周圍的動物都逃得遠遠的。最后,以敗陣的一方倉皇逃脫而告終。
這時或許有人問:要是其他體形大一些的動物來呢?比如一條章魚?
“這個問題很簡單。我說過,勃氏新熱對領(lǐng)地問題十分敏感。通常只要有敵人踏進它的地盤,這家伙都會張開大嘴咆哮著轟走對方。可話說回來,我們章魚早就名聲在外,實力不容小覷,即便是兇猛的海豹,大家也交戰(zhàn)過無數(shù)回。所以,要是和勃氏新熱照面,我覺得彼此總要給對方留幾分薄面吧。”章魚杰森得意地說。
然而它話音剛落,身邊便突然躥出一條大嘴猛魚來。杰森被嚇得一陣哆嗦,話筒“接二連三”地掉了一地。所幸它反應及時,才只讓對方咬住了兩只觸手,否則,恐怕連腦袋都會被那家伙咬到!
“唉,勃氏新熱真不好惹啊,以后做節(jié)目可得小心……”此刻,正在病假中養(yǎng)傷的海底廣播員杰森感慨道。
小哥白尼·野生動物畫報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