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軍+覃麗紅
摘 要:中國花鳥畫的發(fā)展現(xiàn)今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局面。孫其峰花鳥畫不求形似而又不離形似為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在他的作品中既能感受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能發(fā)現(xiàn)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蹤跡。通過對孫其峰花鳥畫的藝術特征進行分析與研究,從繪畫作品的筆墨、造型、構圖等方面進行論述,全方面地去感受孫其峰花鳥畫的藝術魅力,并將他這種新穎的藝術形式傳承發(fā)揚下去。
關鍵詞 :孫其峰;花鳥畫;藝術特征
一、孫其峰花鳥畫形成的時代背景
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一直處于大變動之中,而中國繪畫也受到了社會格局的各種沖擊和影響。孫其峰作為當代中國著名的花鳥畫家,同時也肩負著巨大的歷史使命,面臨著中國繪畫的變革。自唐代以來,中國繪畫已經(jīng)分為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三大類。從元代以后,中國以文人畫為潮流,并將寫意畫作為主體,而到后期人們已不再重視繪畫藝術,從而使中國繪畫變成了一種消遣娛樂的方式,期間繪畫藝術也未為社會做出任何貢獻,顯然中國繪畫藝術已經(jīng)淡化了,任其自由發(fā)展,導致此時的中國畫處于低迷時期。于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開始提倡西學的輿論對中國的繪畫現(xiàn)象進行了批評,同時針對中國繪畫的衰落提出了建議和改革,比較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主要是強調寫生,提倡師造化,注重造型的重要性,不贊成文人繪畫。在這樣的關鍵時期,分出了對立的兩大體系:一是以蔡元培、康有為、徐悲鴻、林風眠為代表,他們嘗試用西方繪畫來改變中國繪畫;二是以陳師曾、金城、林琴南、潘天壽、黃賓虹為代表,他們力求將中國傳統(tǒng)繪畫放在第一位。兩個派別觀點鮮明,各持己見。
在這種錯綜復雜的歷史背景下,孫其峰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最初,他們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為主,啟蒙老師有胡佩衡、汪慎生、秦仲文等,他們都是以研究古代繪畫技法為主。因此,孫其峰以中國傳統(tǒng)繪畫技法訓練為基礎,以復興中國繪畫水平到宋元時期為主要目標。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孫其峰重視臨摹古畫,由于長時間接受各位老師的細心指導,也基本上學到了中國畫的精髓,掌握了中國繪畫的技法,為以后的繪畫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時代的變遷,各種事物都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孫其峰在北平藝專讀書期間,徐悲鴻的藝術主張是以西學為主,重視造型為主導。孫其峰作為藝專學生而面對這個與自己所接受的藝術教育完全相反的觀點,他沒有為門戶之見所囿,而是虛心地接受和學習徐悲鴻的藝術主張,合理地接受其觀點。直到后來,孫其峰覺得自己所取得的藝術成就離不開徐悲鴻的影響。有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太注重造型刻畫,在追求寫實的基礎上花了很多精力而忽略了藝術家主觀情感的表達,這也給孫其峰帶來了不少思考和教訓。孫其峰在面對前輩們各種不同對立的藝術主張時,他持尊重態(tài)度,做到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二、孫其峰花鳥畫的藝術特征
(一)從題材分析
花鳥畫可以理解為以花卉和禽鳥為題材的中國繪畫。唐代花鳥畫已經(jīng)出現(xiàn),直到五代才逐漸成熟發(fā)展起來。由于每個時期的花鳥畫所處的時代不同,所運用的題材也會受當時政治、文化、經(jīng)濟的影響。
在欣賞孫其峰的繪畫作品時,從中可以感受到他那顆寧靜致遠的心,整個畫面非常和諧。1948年,孫先生創(chuàng)作的《山水》,讓我們看到了寫意畫里透出的是工筆畫的表現(xiàn),整個畫面自然而分明,不溫不火里又有閑庭信步的釋然和自信。結合當時的政治,畫家借助山水景象表達自己向往的一種生活。
孫其峰的繪畫題材有鷹、竹、梅、花卉等,這些貫穿了他的整個繪畫生涯。在他的花鳥畫作品里,許多以鷹為題材的繪畫作品,有白色的鷹和黑色的鷹,各種不同,神采各異。在社會大變革之際,孫其峰面臨的不只是中國繪畫史上的變革,而且精神和肉體也遭受了“文革”的洗禮,中國花鳥畫幾乎陷入絕境。然而孫其峰仍然熱衷于中國繪畫藝術,沒有輕易向社會現(xiàn)實低頭,他希望將中國繪畫傳承和發(fā)揚光大,用自己的畫筆抒發(fā)出內心的情感,在逆境中重拾信心。如《雄視》這幅作品,同樣取材于雄鷹,但表達的意義肯定就有所不同。畫中傲立在群山之巔的雄鷹炯炯有神,以敏捷的目光回望四周,就是這樣使整個畫面平和安詳,在這空曠而蒼茫的環(huán)境中,有一種霸氣暗藏其中的感覺。從孫其峰鷹的題材中可以看出,他在表現(xiàn)不同角度和不同神態(tài)的雄鷹時,都在思考和醞釀立意。這表達出畫家當時的不同感受和對社會的一種不滿和仇恨。
在孫其峰先生的另一類繪畫作品中,是以竹子為題材?!吨熘瘛肥菍O先生大膽嘗試的一幅畫作。在這幅畫里,黑色和紅色成了主色調。在黑色的群石中,生長出幾棵結實而高大的紅色竹子,其竹枝竹葉都為紅色調,其作品寓意深刻。青翠的竹枝如血般浸染后,依然挺拔。紅色的竹葉給人以生命和希望。整幅作品用筆精致,畫面充滿激情,紅色與黑色的對比中更顯示出紅色的活力和激情。在這簡單的畫面里,畫家展示了豐富的生活閱歷,同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
孫其峰繪畫中第三大類作品就是關于梅的題材。在《白梅雙鳩》中,畫家用筆遒勁,梅花滿樹芬芳宜人,兩只可愛的斑鳩并肩小憩。畫面似乎簡單,但又平衡、和諧,用墨自然流暢,點染恰到好處。在孫其峰的作品中,這樣題材的作品有很多,我們不難看出同樣的題材孫先生卻能每一幅都不重復,而畫面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作品中都充滿了人文情懷和飽滿的精神。
總之,孫其峰先生還有大量的作品題材,相當豐富多彩,而表現(xiàn)手法也非常多樣。除了過去作品中的豁達通透和安詳寧靜外,更多了俏麗和悠遠的意境,畫面便也有了詩情畫意,讀他的繪畫作品就是在讀人生的詩歌一樣。
(二)從構圖分析
“構圖”一詞是從西方引入中國繪畫的一種說法,而在中國古代稱之為“經(jīng)營位置是也”。魏晉顧愷之最早提出“構圖”問題,曾在《魏晉勝流畫贊》指出:“若以臨見妙裁,尋其置陳布勢,是達畫之變也?!弊鳟嬚咴诿鎸陀^事物時,要反復“尋”“置”“布”,由此可知構圖的重要性。寫意花鳥畫是比較隨意、偶然的即興創(chuàng)作,這就要求作畫者自身要具備良好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扎實的基本功以及容納大自然的心胸,要在胸有成竹的情況之下一氣呵成。
縱觀孫其峰的花鳥畫,會發(fā)現(xiàn)他的作品構圖大概可以分為這幾種:S形式、折枝式、全景式。在孫其峰的《構圖散記》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花鳥畫構圖的獨到見解,從中不難看出他的別出心裁,特別是全景式的布局形式,在古代花鳥畫的構圖中很少有類似的方法,他結合了西方繪畫構圖形式,同時,又應用到了山水畫的構圖元素,完全地組合在一起,做得是淋漓盡致。
孫其峰繪畫作品中的“S”形又稱“之”字形構圖,就是在畫面的藝術構成中自由地上下移動和左右調節(jié)。古人畫河流以婉轉曲回為遠,而畫山水以靠右讓左為法,畫花卉或人物以“S”形為美。孫其峰花鳥畫中婉轉回曲、靠左讓右等形態(tài)皆形成“S”形的規(guī)律,而且這種規(guī)律具有轉輾、曲柔的美感,因為它形成了一種曲線美。
折枝式構圖在中國畫中歷來都有存在,也是傳統(tǒng)繪畫中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的一種形式,這在孫其峰的作品中也比較多見。
從古至今,不難看出有很多畫家都嘗試過全景式構圖,現(xiàn)當代名家潘天壽、孫其峰等都做到了獨樹一幟。特別是在當代的畫家中較為明顯,也是因為現(xiàn)在的各種展覽效果所產(chǎn)生的原因,都是要求畫面做大、做滿、做細等。
(三)從筆墨上分析
清代的畫家石濤曾提出“筆墨當隨時代”,說明了筆墨在中國繪畫中是極其重要的。我們現(xiàn)在評論一幅畫的標準就是看畫面中的筆墨應用。所以說,“中國繪畫強調筆情墨趣,實際上,所謂情趣并非單純靠筆墨本身就能產(chǎn)生,而是根植于運用筆墨的主人,亦即畫家內心深處。在那里,先蘊蓄著一定的情趣,然后由心而手、而筆、而墨,落諸縑素,方始呈現(xiàn)豐富多姿的藝術形式美。所以筆墨情趣絕不等于玩弄技巧、爭奇斗異,須從培養(yǎng)情操、蒙養(yǎng)心境中來”。
孫其峰在繪畫的道路上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和他的書法、篆刻是有很大關系的。他在書法方面以隸書為見長,他的書法追求是選擇美的形式學習和借鑒,融入原有掌握的隸書自成一格,遒練的用筆和蒼勁灑脫的韻味,不同于古人和當代眾多寫隸書的書法家。他的新隸書形成之后,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評。在孫其峰的花鳥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用筆,抑揚頓挫、用筆精湛、筆筆到位,他的用筆與畫面中的題跋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具有濃郁的書法氣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他在畫面的題跋,基本上都是用隸書寫標題,接著就是用行書提款。他畫面中的每一處題款都是與畫面緊密而完整地應用得恰到好處。
三、孫其峰花鳥畫對當代花鳥畫產(chǎn)生的意義及其影響
孫其峰之所以擁有現(xiàn)今的成就,離不開他在藝術生涯中教書育人、默默奉獻的人生追求。作為新時代的美術教育家,他將畢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教育事業(yè)中,為了藝術而奮斗到老。在中國社會動蕩不安、中國繪畫面臨瀕臨之際他堅守本分,面對外界的打壓和變動時絲毫不畏懼。在他身上不但能看到藝術方面的創(chuàng)作技法,更多地是感受到了他真實地活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不為名利去搞藝術創(chuàng)作,用最真誠的態(tài)度投入到美術教育中。這么博大的胸懷使他實至名歸,桃李滿天,也為發(fā)展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繪畫建立起一個較為完善的美術理論和美術教育體系。
孫其峰的花鳥畫在京津畫派中是具有代表性的,關鍵是在傳統(tǒng)繪畫語言中最能體現(xiàn)出來,很好地傳承和發(fā)展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直到現(xiàn)在,中國的美術教育中,特別是中國花鳥畫課程,全國很多高?;旧隙家詫O其峰花鳥畫作品作為學生的范本進行臨摹和解讀。他的花鳥畫作品對當代花鳥畫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結語
孫其峰在藝術道路上的執(zhí)著,造就了他今日的藝術成就?!安磺笮嗡疲植浑x形似?!边@是對孫其峰寫意花鳥畫獨到的詮釋。很多畫家大部分傾向形勢而忽略了中國花鳥畫重要的內在,這樣的作品是經(jīng)不起反復推敲和欣賞的,更不利于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也影響審美標準和藝術追求。
通過本論文的研究,不但梳理出孫其峰繪畫藝術特征的相關元素和對當代中國畫的新啟示,還能全方面地去感受孫其峰花鳥畫的藝術魅力,并將他這種新穎的藝術形式進行傳承和發(fā)揚。
參考文獻:
[1]俞建華編著.中國畫論類編[M].北京:人民美術山版社,1957.
[2]王伯敏.中國畫的構圖[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
[3]沈樹華.中國畫題款藝術[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
[4]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劉應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覃麗紅,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